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分析
2017-05-10刘义香
刘义香
(江西省大余县水城小学)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基础,它与日常生活、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小学数学的教学很重要。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呢,可以就这个问题做一下探究,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课堂研究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学习哪个科目往往是因为他们更喜欢哪个老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对学生多进行引导、少进行批评,防止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学生至少不会产生抵触心理;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不能一脸失望地批评学生,要始终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
二、尊重学生,以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进行教学。在新时期,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尊重学生的地位,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迫学生去记忆自己教授的概念、理论、公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那么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拿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来进行举例,首先,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例如,“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会不同分母分数如何进行加减,让学生带着这个目标去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得到结果,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的结果并就有问题的地方与学生进行讨论,保证学生在独立思考的环境下获取知识。短期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这样可能会延误教学进度,但实质上它更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小学阶段的學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话可能有的学生会感到比较吃力,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的模式,指导学生每五六个人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对知识进行探究、总结,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提升教学的效率。举例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中难度比较大的就是《鸡兔同笼》的问题,学生在遇到这类题目的时候经常会不知所措,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来一起进行探究,每个人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提一点建议,最终把大家的智慧总结到一起,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它不仅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创建教学的情境
所谓创建教学的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转化成更加形象的生活中的故事或现象来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般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借助多媒体来创建教学情境,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它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来创建教学的情境呢?我们拿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来进行举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涉及四则运算的视频,例如,大妈排队买鸡蛋的视频、超市收银员收银时的视频,然后在教学时把视频播放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另一种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是通过粉笔黑板或教师的语言,例如,在学习一些简单的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图形来让学生认识,这种形式相对比较传统,学生的兴趣也相对要小一些。
五、改革评价形式,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小学数学评价形式是这样的:教师拿考试的成绩或者是练习题的正确率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他就是认真学习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那么他就思想懒惰、上课爱做小动作。这种评价形式完全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首先,在学生做错题目或者是考试分数很低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并鼓励学生进行改进,保证学生不会对数学知识感到厌烦;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在哪里,教师只有了解到学生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改进,教学的效率才能提升;再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学生是朝夕相处的,彼此会更了解一些,也更能倾听对方的意见,这种形式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突破瓶颈有着不小的帮助作用。
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众多教师研究的课题,相信很多教师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今天我们就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一下探讨,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