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体”选文教学点的确定研究
2017-05-10潘秀云
【摘要】当前“教材体”选文在我国的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正確处理这类文章也可以发挥它们潜在的价值,正确确定这些选文的教学点是正确处理这类文章的前提,对文本进行解读是确定“教材体”选文教学点的关键。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抓住关键正确确定“教材体”选文的教学点,希望能提高一线教师的批判意识和文本解读能力。
【关键词】“教材体”选文;教学点;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33-02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选文是“文选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缺失,语文教材一直顶替着语文课程,目前,我国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往往选文顶替着课程。所以,对一线教师而言,既然无力改变课程研制这样上位概念的现状,如何正确地处理选文就显得尤为关键。而教材编写由于方方面面的限制,选文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语文教材,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教材体”选文,这类“教材体”选文一旦处理不好,往往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如何确定这类选文的教学点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体”选文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教材体”选文指: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课文事实与常识不符、价值观陈旧,甚至有杜撰名人故事的选文,这类选文往往是为了达到编者的某些期望,而特意删改或者编纂的文章,整体上存在着篇幅短小,思想性、艺术性轻薄的问题。这一概念始于2009年,浙江三位语文老师,对普遍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课文事实与常识不符、价值观陈旧,甚至有杜撰名人故事,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关注。
“教材体”选文出现有一定的原因。相较于家长,教材编者可能更关注语文知识体系以及其他诸多非语文、非教育的因素。加之一些教材的编写的限制,例如规定每篇文章字数,甚至哪篇课文必须出现哪几个生字……重重限制之下,再好的文章也就慢慢走样了。因为这样的创编,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教材体”。
显然,“教材体”选文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一线教师对这些文章的教学点处理不当,不仅不能使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语文知识,甚至会与学生的发展南辕北辙。
笔者举两个例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小学阶段的一篇文章,“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都选用了这篇文章,也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删改。然而删改后的两篇文章依旧存在明显的逻辑问题,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极力想表现这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然而除了开头和结尾的牵强附会之外,中间段落分季节描写的内容,不能支撑这个结构。笔者有幸在茹茉莉工作坊听了工作坊优秀教员的这节课,不得不说这位老师在教学技巧的使用上堪称完美,然而教学点的选择却发生了偏差。教师在竭力引导学生概括中间段落,学生概括莫衷一是,老师的总结很牵强。那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总——分——总”的结构就只是几句话而已,中间的逻辑完全不需要考虑。而这很明显不是正确的语文知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产生根深蒂固的坏影响。
无独有偶,沪教版教材也没能幸免。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做了删改。这篇原本是叶永烈写的逻辑性极强的杂文,然而经过删改之后,编者意图将其定义为一篇议论文,并且对事例进行了更换,对语言进行了删改,直接导致选文逻辑的不严密。如果教师选择按照“论点”、“论据”、“论证”的思路选择教学点,那么学生还是没办法学会什么是真正的议论文,更妄论学会写优秀的议论文了。
所以,一线教师首先要有批判意识,不能盲目迷信教材,认为教材中的选文一定都是经典,能够敏锐地识别“教材体”选文,是正确确定教学点的前提。
二、“教材体”选文教学点确定的关键
“教学点”指的是一篇选文的关键处和学生理解困难点重合的部分,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有其潜在的价值,“教材体”选文也不例外,前提是能找准教学点。而王荣生教授的“依据文本体式”、薛法根老师的“依循文本特征”,都强调按照文本体式去确定教学点,更好地发挥选文的功能。“教材体”选文也有体式明确的,一部分也可以依体而教,例如薛法根老师就主张小学四年级之前按课文的体式来教。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文体,并不是静态的“文体知识”,而是动态的“文体学识”,也就是说阅读这一文本的具体方法和运用这类文体的表达要领,而不是仅局限于议论文只是强调“论点、论据、论证”这样的做法。
但是,“教材体”选文由于经过改编,有的课文文体难以辨认,依据体式就难以确立教学点。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我们的教学往往是这样,教材编纂者和教师的阐释不尽相同,那么“教材体”选文如何趋利避害,选择恰当的教学点?我觉得关键是对文本本身进行准确的解读。
关于文本的解读,王荣生教授提出了教师文本解读的三种身份:作为读者,作为研究者,作为语文教师。所谓作为读者,指的是语文教师在分析一篇选文时,先不用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来分析,而是自己好好读、好好感受。这一点对于“教材体”选文更是最重要的一条,只有平心静气地阅读,才能发现学生的困难点,才能发现选文的问题,才能趋利避害地选择教学点,才不会发生阅读取向上的错误。阅读取向相当于一种战略,它指的是我们分析文本的目的与角度,阅读取向限制着阅读方法。我们知道,分析文本依据文本体式,虽然一些“教材体”选文体式可能模糊,但是阅读取向依旧是关键,它指导着我们如何阅读,如何找到正确的教学点。当然,教师在文本解读上还要作为研究者,因为只是和学生一样拥有零散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能对文本进行理性的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点。最后,在文本解读的时候,教师还是要把自己作为语文教师。这一点,绝对不能和第一点调换,也不是说用语文教师一些固定的知识去解读文本。而是指能教会学生阅读。所谓“教会”,包含三点:第一点,指的是能使学生喜欢原本不喜欢的文章,这里的喜欢更多的意思是尊重,即尊重经典,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优秀作品、伟大作品的敬畏之心。第二点,能使学生读懂原本读不懂的文章。第三点,能使学生读好原本读不好的文章。
上文的案例,教师的教学点之所以出现偏差,除了没有识别教材体,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本解读出现了失误。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教师如果能把自己作为读者去解读文本,会发现,用原文对第二段春天小兴安岭和第四段秋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进行概括根本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这两段根本不适合概括。而且非要把“绿色的海洋”和“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作为中心,很明显是与选文逻辑背离的。而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文章,体式应该是一篇散文,那么根据前文,四年级之前是可以按动态的“文体学识”教的,那么教学点自然就落在每一段中能体现美的字词句子上,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来把握小兴安岭的美。
也有对“教材体”选文处理得比较成功的学者,薛法根老师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文章《卧薪尝胆》是一篇典型的教材体文章,虽然史实正确,但是短小轻薄,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本身只占了文章最倒数第二段的两句话“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相信很多老师面对这篇文章会有一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从读者的角度解读这篇文章,故事本身学生是能够读懂的。但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再反问一句,学生真的能读懂、读好吗?学生真的能理解卧薪尝胆的辛苦?真的能读出勾践受到的耻辱,理解勾践的忍辱负重?其实不然,薛法根老师把敏锐的目光放在了“奴仆”二字上,通过分析“奴”和“仆”的象形文字,让学生认识到这里的奴仆不等于现在的佣人,而是丧失人格、备受屈辱的人,從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勾践受到的耻辱之深,感受到他忍辱负重的伟大之处。
所以,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价值,如果找准教学点,就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而找错教学点只会南辕北辙。所以一定要学会正确的文本解读。
三、结论
一线教师面对教材,应该形成一定的批判意识,要能够准确识别“教材体”选文,认真去解读文本,选择合适的教学点。教学点的确定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所以教师应该加以重视,提高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薛法根.识体·适体·得体——文体分类教学的价值考量[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6.
作者简介:
潘秀云(1991—),女,江苏泰州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