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09王霖

速读·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鼓励主体性师生关系

王霖

摘 要: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兴趣,有了兴趣人们才会完全投入去研究学习,若没有兴趣,自然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无论是哪一学科都应把兴趣教学放到首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提高兴趣教学的水平,让学生时刻感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感,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学习中感到学习语文的幸福,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欢快舒畅。

关键词:师生关系;主体性;多媒体技术;鼓励;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兴趣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想学、爱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另外一个重要保障。如果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学生势必不太喜欢学习某个课程。只有亲其师,才可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在进行授课时,经常会出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情况。学生不会踊跃发言,教师自己也会讲得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在授课之余,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利用下课的间隙,与学生聊了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这样无疑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要对学生一味地严格要求,严厉对待,应该遵循张驰有度的原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占据着课堂的主体位置,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机会去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限制。而产生这样的原因是教师受到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只需要跟着教师的脚步,按照教师的安排去执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成绩。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味,学生并没有兴趣去学习,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思想观念,将课堂主体的位置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语文内容呈现出来,教师可以采用文字、图片或者是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课堂,这样新颖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然后,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语文知识穿插其中,并在保证课堂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教学中应该开展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一个活跃和谐的语文课堂,为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程并不是一门难以理解的课程,即使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语文课程多么的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循循善诱之外,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多多鼓励和表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鼓励学生积极快乐学习的一劑良药。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是他们认为自己取得成功的一个肯定。哪有一个孩子不希望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呢。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到位,教师要表扬;如果学生某一次作业做得非常出色,教师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当在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进行表扬。教师的表扬并不需要教师多付出什么,却给了学生莫大的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要做到言之有物,不要为了表扬而进行表扬。教师的表扬要诚恳,有针对性,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表扬是发自肺腑的,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表扬的同时,也要及时对一些表现不到位的学生进行适当或者委婉地批评,让学生及时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

五、注重探究性教学,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通过小学语文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还应该准确的把握探究性教学这个着力点。探究性教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教学方法,利用探究性教学,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来获取各种学习经验,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的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各方面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科学的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并积极的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中去。然后指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利用自身学到的各种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加工等,得出最终的结果。例如,在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较为熟悉一些生字,但却大多对这些字的含义和用法等不够了解。因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便十分积极地表扬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同时,笔者也告诉大家,只认识这些字是远远不够的。大家还要继续去寻找这些字用在教材和画报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种目的性较强的、深入的探究性学习,并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高涨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要学得愉快,更要学有所获。教师在一堂课上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教了多少东西,而要关注自己让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轻松能养成的,要经过教师不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

猜你喜欢

鼓励主体性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