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2017-05-09李一默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体系建设创新创业

摘 要:近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了多部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逐步明确“面向全体”“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深入推进阶段。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13日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内涵

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件事的内容和边界,那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也需要先将内涵弄清楚。

1.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的

目的1:以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专业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支持。高职专业教育多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学习为辅,而且训练的内容更多的是强调准确、快速,因此重复的练习必不可少。将创新创业引入专业教育,给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乃至无限)的应用场景,可以让专业教育鲜活起来,让课堂更加吸引学生。

目的2:以创新创业思维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专业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传統的专业教育采用很多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在国内外创新创业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法值得专业教学借鉴。

目的3:以创新创业教育营造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新创业教育多采用项目式教学,容易形成成果,对学生学习形成反馈很快,学生习得的获得感强。另外,学校里的创新创业活动也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了很好的展示,形成了非常正面的反馈,有利于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氛围,更加容易树立中心学习的意识。

1.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师资、课程、实训(活动)、实践、氛围等元素的综合作用。每个元素在这个体系内进行交互,交互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得、知识学习、技能习得,方法的掌握等。而交互的结果就是,这些学习成果从“虚”向“实”转化的过程。

1.2.1双创师资建设:师资建设是所有教育建设的基础,只有有了师资,才能完成对学生教学的设计、开发、实施。

1.2.2双创课程建设:为了让学生系统学习创新创业,需要建设“面向全体”的基础性创新创业课程,要建设“面向类型”的拓展类创新创业课程。课程应以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做好服务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和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发。

1.2.3双创实训(活动)项目、实践场地建设:根据创新创业活动本身特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有实训(活动)项目的支持,以验证理论,动手操练。对于科技创新立项,创业项目实施等,还需要配套专门的实践场地(科技园、孵化园等)。

1.2.4双创环境营造:高职院校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以外,业余时间的学习也非常重要,形式有活动、社团、讲座、交流、比赛、参观、调研、考察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这个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的大前提下,高职院校的各个部门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关要素

2.1体制 机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需要高职院校在组织上作出设计,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对于这个从事全新事务的部门要给予更大的体制自由度、机制的便捷。

2.2制度 政策建设: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需要有相关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例如创新创业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什么,如何进,进多少?都需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另外,例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以活动和实践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必然占用学生大量时间,那么就需要设计“学分置换”制度,“弹性学制、休学创业”等制度。

2.3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后勤保障体系,这个体系保障师资建设的投入,课程建设的支出、实践场地建设与运行维护,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支持等。例如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支持,就可以采用奖金模式、基金模式、投资模式、融资模式等,需要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设计。

2.4激励机制建设:为了让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期,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对于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从事建设工作的,在外出学习、考察、进修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再如学生选学、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给予更高学分的激励;又如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有外出参加大赛,增长见识的机会;又如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对师生进行奖励。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思路

3.1因地制宜,小步快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考虑与高职院校本身专业设置、地区产业特色、教师情况、学生情况的匹配。从条件适宜的二级学院(系部)开始,从适合的专业开始,从师资充沛的地方开始,从建设意愿强烈的地方开始。

3.2引入资源,盘活存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在原有工作中新增的部分,需要新增资源以支持和推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政府、行业部委、合作企业等渠道获得支持。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实践场地进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盘活校内资产存量。

3.3制度设计,放开搞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在基础阶段和专业教育类似,而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阶段从形式上看就与专业教育有本质区别,需要全新的制度设计。因此,需要在制度设计上更加灵活,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原则,适时推进。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极大关系的高职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在这个经济活跃的时代,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懂创新、能创业的人才,需要适宜适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2015年5月13日.

[2]朱团,车文实,陈丽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2014(03).

[3]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28-32.

作者简介:

李一默(1978.10—),男,内蒙古人,内蒙古包头市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建设。

基金项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案的研究”课题资助(编号:QY2015-1-2-3)。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体系建设创新创业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