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精神园地
2017-05-09周媛
文人的精神园地
《东坡寒夜赋诗图》,由明代画家仇英所画。
《老学庵》
宋·陆游
穷冬短景苦匆忙,老学庵中日自长。
名誉不如心自肯,文辞终与道相妨。
吾心本自同天地,俗学何知溺秕糠?
已与儿曹相约定,勿为无益费年光。
在传统文化里,书房文化是清雅、独特的,正所谓“一缕书香压百香”。无论在怎样的社会,书香总是能弥漫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空间,用来安放爱书之人的灵魂。
文人自然钟爱书房,这里是历代文人启蒙受教、追求仕途之路的起点,也是寄托心灵、寻找自我的栖息地。“明、静、雅、序”是书房布局的四大要求,也可以理解为文人的自我要求。从古代开始,文人的书房便大多在建筑和屋内布局上带着这样的气质。
苏州园林是文人的“世外桃源”,就连那里的空气都飘着一缕缕书香气,里面自然不乏书房和藏书楼了。旧时,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达,自然有打造园林的人力与财力。园林的主人又大多是被贬的官员、文人。他们崇尚风雅,渴望“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于是,造园者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叠山挖渠,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苏州园林也就沾染了很多文墨气。
《天籁阁摹宋人画册》 之一,由明代画家仇英所画。
《雍正帝读书像》
“雨惊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苏州园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牵动着主人的心绪和情思,书房更是如此。在哪里置一张桌,在哪里搁一把椅子,又在哪里挂一幅画,都是颇有讲究的。
我初次去苏州园林,不过是游客般的走马观花,看不懂那些曲曲折折。堂中的八仙桌、太师椅,不过是就着儿时教科书的记忆看个热闹罢了。后来再去时,我便真觉得美了。那种文人写意山水园的美感,透过园子里的每一处留白散发出来,让游园的过程也诗意起来。
无论居于广厦楼宇还是斗室草堂,文人大多会给自己的书房取个名号,以寄情名志。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感佩乐师师旷年迈仍然秉烛夜读,为激励自己,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老学庵”。明代学者张溥自幼好学,为了将读过的书烂熟于胸,他边读边抄录,抄完就立马焚毁,反反复复,达7遍之多。他的书房也因此取名为“七录斋”。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的别称“饮冰室主人”,就是取自他的书房名“饮冰室”。他曾在《饮冰室自由书》一书中说明:“庄生曰:‘我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以名吾室。”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他临危受命,维新变法,困难重重,内心焦灼,唯有“饮冰”方能解“内热”。
文人感性而多情,书房名也随之唯美而浪漫起来。陆小曼别名为陆眉,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意,便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眉轩”。何香凝看见中秋清冷的月光洒满屋内,于是有了“人月双清”的感叹,便有了“双清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