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会里的一场修炼

2017-05-09周媛

中华民居 2017年2期
关键词:随性书房窗户

都会里的一场修炼

在一些人心中,书房多少有点鸡肋。他们觉得,在寸金寸土的年代,家中的空间与其留做书房,不如改作他用更实在些。现代人看书时间本来就寥寥无几,赖在沙发或飘窗上看足矣。

但在我心底,书房是带着仪式感的地方,进门前虽不至于焚香沐浴,但总免不得要沏一杯茶饮,再翻开一本或艰深或随性的书,或靡靡之音相伴,又或让时空留白。总之,就是要有这么一段时间,把自己安安静静地托付给这个不算大的空间。

有位朋友跟我说,无论多忙,自己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待在书房里,不带手机,不开电脑,只有自己与书,纯粹得很。他的孩子也知道,每天有一段时间爸爸是不会陪自己玩耍的。我想,这种观念也会传承给他的孙辈,那就是家中有个地方是用来阅读和思考的,需要我们静下来,慢下来。

有些书房带着大大的窗户,于是阅读这件事便颇有旧时的风韵,只是遗憾那过往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现今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能在这嘈杂纷乱的世界里静下心来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考验修为的事情。无论如何,这不大的空间承载着的是一颗试图安分下来的内心和一个沉稳的灵魂。

有人说,书房似道场,带着一股子的力量,让人沉淀,也让人开窍。这话听上去有点玄乎,倒也不是天方夜谭。在这个喧哗的、忽视阅读的都会里,安安心心地在书房里度过一些时光,确实也是一种修炼。

以前我很喜欢早早地出门,到一座公共图书馆,然后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开始与书为伴的一天。透过旁边的窗户,能看到一座颇具特色的桥梁。在深冬雾蒙蒙的重庆,桥身的那一抹红色显得非常耀眼。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在那间“大书房”里与许多陌生人安静读书的画面,那时,内心是那样的平静和充实。

《赠李十四》(节选)

唐·王勃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猜你喜欢

随性书房窗户
把自己关进书房
早晨
童年的小书房
品鉴书房
新常规
条纹主义
擦窗户
窗户知多少
大师们的书房
Local Choice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