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饮冰”史
2021-09-13
早在冰柜发明前,古人已开始享用“冰激凌”。远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人们就在隆冬季节采冰块储藏于冰库中,便于盛夏时节食用,《诗经》中就有类似记录:“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之凌阴。”这里的凌阴,即藏冰之冰窖。西周成王时期,朝廷专设掌管冰的机构,古人称冰为“凌”,专门掌管藏冰和供冰事务的官员被叫作“凌人”。
到了唐代,冷饮、冷食发展迅速,花色日趋繁多。在唐代长安街头,更有做冰买卖的商人。有记载说:“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杜阳杂编》一书专门介绍了冷饮制作法。
在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花间集》中,有不少记载唐代夏季冷饮的诗歌,其中一首写道:“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仔细看。更向眉中分晓黛,岩边染出碧琅玕。”刻画了一位制作“酥山”的灵巧的宫女形象。诗中的“酥山”,被后人认为是今日冰激凌的雏形。根据文献记载,酥山最底层应该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
到了宋代,由于藏冰制冰技术的普及,民间的冰雪买卖也很活跃。据《东京梦华录》载,当时京城开封的一些冷饮,通常是在其中加冰,种类繁多,有砂糖绿豆、漉梨浆、木瓜汁、卤梅水、红茶水、姜蜜水、苦水(一种加冰的茶)、香蕈饮、紫苏饮、荔枝膏水、白醪凉水、梅花酒、金橘雪泡等等。当时人们还发现,嚼冰块是醒酒、解酒的好办法。如朱敦儒《春晓曲》有“玉人酒渴嚼春冰”之句。
据史料记载,一次,宋徽宗因为“食冰太过”闹肚子,经御医多方治疗无效,于是将民间名医杨介召入宫内。杨介遂用大理中丸为方,以冰煎煮,徽宗服后,病即豁然而愈。其实,将冰用于医疗,始于唐代名医孙思邈,他在《千金方》中云:“以冰凌频熨”而“灭瘢痕”,其效为“良”。明代名医李时珍,则用“夏冰”治疗“伤寒阴毒,热盛昏迷者”,开创了冰敷降温的先河。
到了元代,冷饮的发展又迈上了新台阶。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们酷爱喝牛奶,但是元大都(今北京)的夏天炎热,牛奶保存有难度。元世祖忽必烈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将牛奶放在冰块中保鲜,意想不到的是此牛奶味道反而更佳,当时被称为“奶冰”。忽必烈又尝试加入蜜糖、果酱等,结果制成了看起来就像冰雪状的奶制品。这样,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样,加上浓香的奶味,既好吃又解暑。
13世紀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游览,见到了许多令他惊叹的奇迹,他在《东方见闻录》一书中记载了冰激凌:“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由于马可·波罗深受忽必烈赏识,于是便破例将冰酪的配料制作技术等传授给他。马可·波罗回国后,将原始的手工操作加以改进,连同其制作工艺等一起写进了《东方见闻录》中。
(摘自《解放日报》 刘永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