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电商扶贫的路径探索与思考

2017-05-08高斌琦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扶贫探索思考

高斌琦

摘要:在国家电商扶贫项目的推动下,环县抢抓电商扶贫机遇,带动当地一批农民脱贫致富、企业增收,成效比较显著。本文通过对环县电商扶贫的具体做法进行总结,结合实际分析环县电商扶贫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扶贫 探索 思考

甘肃省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属国扶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贫困面积大,贫困发生率高。近年来,环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加快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胆实践创新,逐渐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新路子,在增加就业的基础上实现了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环县电商扶贫的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去认真总结和思考。

一、基本做法

环县于2015年6月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綜合示范县”。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实现了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41个,培育规模以上电商企业40户,发展转型网上销售企业135家、个体网店1060家,累计实现交易额4.12亿元、线上销售额9700万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增加就业5800多人。

(一)政府推动指方向。2015年以来,政府连续出台了《环县电子商务发展五年规划》《环县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环县精准扶贫电子商务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完成了以“一园两馆两平台两中心”为内容的环县电商“1222工程”,确保2017年底实现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电商交易总额累计突破7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增加就业1万人以上。

(二)资金注入添动力。环县积极利用2015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到位资金1850万元,以及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协调贴息贷款2000万元扶持电商企业。为返乡青年、贫困大学生等电商创业者每人提供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为安排高校毕业生或通过订单种植带动农户发展的电商企业提供贴息贷款50万元,为网销小杂粮加工厂和网货供应平台企业各提供贴息贷款500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政策引领搭平台。环县依托电商创业孵化中心,打造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入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甘肃慧聚联创电商服务公司,负责全县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培训孵化、营销推广、品牌培育等工作,免费为本地电商企业提供产品包装、网店建设、活动策划、运营推广等服务。吸引回乡创业青年、高校毕业生60多人回乡创业,创办了麦上客、一站通、古耕农夫等电商企业30多家,年实现销售收入3800多万元,并对这些企业通过政策引领、资金帮扶、技术培训、运营服务等全方位跟进孵化,使其成为电商发展的种子企业。

(四)遍地开花结硕果。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县一批电商企业也悄然壮大,也促进了一大批企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一批群众脱贫致富。例如原本以超市、门店、商场为主要销售渠道的环县麦上客食品有限公司注册 “老麦良品”网店后,月均线上销售红小豆等杂粮50多吨。木钵镇电子商务服务站与韩国客商签订红小豆订单80吨、为贵州“老干妈”供应黑豆500多吨。贫困村农民赵陇军创办的“陇原农村味”网店销售新鲜的地皮菜、葵花杆芯等农特产品,月销售额达28万元。退伍军人李涛创办的“庆洲老兵农家山货”网店店月均销售杂粮9800单左右。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乡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环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还不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环县乡村物流体系以交通运输、直接供销和邮政快递为主,大多物流、快递只能到乡镇,不能进村入户,这对电商扶贫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一方面农户或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到不了加工产或物流集散地;另一方面,群众和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物流成本较高,配送不便,不利于电商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农村市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二)电商品牌效应还不够强。环县农村种植的小杂粮品质优良,民间手工艺品质量上乘,许多本地电商企业在线上主要销售这些东西,但是这些商品缺乏统一的品牌包装和质量评估,造成品牌知晓率低,部分农产品、手工艺品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进而影响环县电商品牌形象。

(三)电商队伍专业人才匮乏。熟练运营电子商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虽然入门容易,但是要把它运营好就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团队。环县电商企业普遍缺少电商交易平台建设、农产品信息收集和分析、农村网络资源整合、产品开发与规划、市场运营与开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还需要专业的人才的帮助下才能实施。

三、对策措施

(一)健全电商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商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电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环县在建成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完成行政村宽带网络和电子商务服务点全覆盖。充分整合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按照全县统一标准建成乡镇、村级服务点。加快建设集智能仓储、分拣包装、乡村配送、冷链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全供应链式物流配送中心,大幅降低环县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成本。依托县邮政公司成熟的物流体系,使乡村电商发展物流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发展壮大小杂粮精选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小杂粮精选、苦荞茶、胡麻油、杂粮食品深加工,逐步建成从订单、加工、品牌、包装到销售、发货一条龙的电商生态圈。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环县要在电商技能培训上要注重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通过“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实践中练”等方式,打造一支“懂营销、留得住”的本土电商人才队伍,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妇女、返乡青年、复退军人等群体开展电商创业培训。组织开展贫困户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成为行家里手。

(三)强化质量品牌效应。首先要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结合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产品认证体系,实现了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其次要建设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为农产品增加RFID标签,对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与销售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控,做到网销农产品质量有保障。最后要实行统一订单种植、统一生产加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网上销售、统一打包发货、统一仓储配送的销售模式,逐步提高网销农产品的知名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扶贫探索思考
证监会“扶贫”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