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2017-05-08叶文君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叶文君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物品、事件、现象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创建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生活化

在高考试卷中,高中化学的比例在逐步增加,这也造就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越来越脱离生活实际,为了考试而学习,在生活中缺乏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实践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就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掌握化学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化学学科特征

化学学科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它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处处可见化学现象,随时可以学习化学知识。比如说,当我们在购买羊毛衫或真丝围巾时,判断自己买的毛衫、真丝围巾是否是真货,我们可以用火柴点燃衣服上的样本线,点燃后如果闻到有烧焦后的羽毛的味道,说明买到的是真货;没有,说明是假货。采用这种方式判断真假的理论依据就是真丝与羊毛都含有蛋白质成分,蛋白质灼烧后会有烧焦后的羽毛的味道。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对应在一起。

二、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方式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是将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用于解决、理解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想。比如我们平时常吃的油条,多吃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这种说法是否具有科学道理,我们可以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验证。在炸油条时,经常会加入一种物质:明矾,目的是让油条显得蓬松、个大,明矾被人食用后,基本不能排出体外,长久沉积在人体内部,具有慢性毒副作用,致使人提前出现痴呆、脑萎缩的现象发生。这些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观察、联系、挖掘生活素材、生活现象,根据化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设疑、解疑,自主学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情境生活化是指将生活情境移到化学课堂上,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生活素材有所选择、有所加工,要将生活素材转变为教学资源,使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学。比如:在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一个苹果放在讲桌上,用刀子切成两半,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切开的苹果的颜色(有浅绿色逐渐变成综黄色);然后再将市场买回的一杯鲜榨苹果汁展示给学生,苹果汁的颜色鲜艳,且一直未有改变。根据这些现象启发学生思考,苹果汁保鲜的方法?切开的苹果变色的原因?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提醒,苹果中含有二价铁离子,切开后置于空气中,被空气氧化,二价铁离子变成了三家铁离子,因此颜色呈现为黄色。而市场所售鲜榨果汁是因为渗入了还原剂才会保持颜色鲜艳。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高中化学生活化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生活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化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向与生活实際相结合的开放的、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体验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小组合作,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使教师由教书匠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如在学习“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科学”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搜集周围关于环境污染的资料,将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类。对于当前面临的最危险的“雾霾”现象、水污染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防治这些问题的化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化学知识。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渗透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而且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知识。比如在学习食品的添加剂时,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家人、朋友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亲自参与,即掌握了课上知识,拓展了知识面,有培养了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在讲解物质的酸碱性时,讲到人体正常的PH值为7.35~7.45,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PH值在7.35以下,呈酸性体质。其实在化学课堂上,学生根据物质的酸碱性的知识就应该明白我国国民体质呈酸性的原因,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将此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忽略了化学知识的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忽略了化学学科的魅力,阻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起着重大作用。教师要注重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知识,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的化学学习生活化,使学生产生“学有所用”的感觉,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大,2005.

[2]汪阳.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