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意”去“创益”

2017-05-08樊国芳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验性思想品德课创意

樊国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与推崇。要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资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师经历 生活化 体验性 教师肯定

初中思想品德课历来被打上枯燥乏味的烙印,即使是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在他们看来也索然无味。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的内容,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每天都在与自己的老师、朋友打交道,哪里还有必要用书本中那“高大上”的一套去教他们相处之道。所以,原来应该是温馨和谐的课堂,反而变得死气沉沉。面对这些沉默不语的学生,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摒弃传统教育理念,让思想品德课堂走出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才能打破课堂了然无趣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笔者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同学·朋友》一课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谈谈自己粗略的看法。

一、抛砖引玉:分享教师经历,激起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们的心灵。”笔者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老师的亲身经历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上课前先向学生讲述自己高中时代的经历,向他们介绍与自己携手共进的好朋友,从而引出《我的人际圈》这一部分教学内容。

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们都非常踊跃地向大家讲述自己与好友的小故事,并主动分析好友的人格魅力,学生通过归纳自己的回答,顺理成章地总结出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征。正是这种讲故事的导入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交流分享的欲望,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就地取材: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教学内容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如何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是每位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余文森老师在他的《有效教学十讲》中讲到,要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就必须“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在教授“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为了维持友谊而牺牲原则的行为?其实在学生身边类似的言行可谓不胜枚举,问题一出就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给好朋友抄作业,帮同学考试作弊,为受委屈的同学“出头”,为让同学“渡过难关”,而帮其撒谎等等。对于这些行为,同学们都知道其中的危害,但仍都是“以恶小而为之”。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些身边的“小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笔者展示了视频《帮朋友去打架,谁知变抢劫嫌犯》和新闻报道《走路碰撞起争执》,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从初中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感知生活,获得幸福,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成为生活真正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三、寓教于乐:深化切身体验,激活课堂教学

大多数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纠其原因主要是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往往都是一些抽象的道理。假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能将这些大道理蕴涵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悟其中的寓意,相信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对学习变得十分热衷。任勇老师也十分推崇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在《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一书中,他就特别强调:“体验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大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在教授交友的第二条原则时,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游戏——来自多米诺骨牌的启示,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暴露同学之间的冲突,通过情感体验,真正体会教材所要传达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小组的突发状况为本环节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他们小组本是第一个完成挑战的,结果由于某位女生在举手报告时动作过大,导致桌子晃动了一下,使他們的努力前功尽弃。这个“飞来横祸”引起了其他组员的不满,都指责她的过失。看着这位女生在大家的“声讨”中显得那么地局促不安,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顺势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既然事实已经发生,结果已成定局,如果你是这位女生,你会有什么感想,最希望你的同伴怎样来对待你?”形势立马发生了转变,大家都纷纷指出这是同学是无心之过,应当给予谅解和宽容,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在交友过程中要学会“宽容他人,加强沟通” 。而全班唯一挑战成功的小组,结果也非常出人意料,整个过程居然是由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小女生独自完成,这令全班同学都对她刮目相看。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认识到与友伴相处还需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懂得欣赏、赞美他人。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设计中将有趣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就能在乐趣中掌握知识,又能满足他们的好动心与好胜心,还能深化学生的切身体验,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真实而生动的教学情境,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鲜活生动的生活场景,充满乐趣的活动设计,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萌生探究欲望。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和目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兴趣,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新课程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思想品德课必定也能焕发勃勃生机,闪耀动人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任勇.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孙端镇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性思想品德课创意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体验性*——以时空异置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