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2017-05-08袁亮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生活化小学数学

袁亮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小学数学在新课改背景下,逐渐实施了生活化教学。教学生活化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后,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了教学质量。本文在对教学生活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教学 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应用,不仅符合新课改要求,而且能够及时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教师在数学知识中巧妙融入生活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由此可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展开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生活化的原因分析

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灵活运用知识的人才被社会各行业大量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基础阶段和关键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为学生灌输数学理论知识,而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生活化,以此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这也是教学目标的良好体现。

教学生活化,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现如今,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竞争压力也在随之增大。激烈的社会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小学数学教育被提出了较高的教学标准。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实施生活化教学,这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小学生能够及时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另一方面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数学学科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这一学科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逐渐完善学科体系、丰富学科内容,以此作为教师的教学教材,能够使培养的学生全面发展,能够促进数学学科逐渐完善。

二、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应用为最终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教育,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解题能力,还能在现实生活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化、生活化。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主动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丰富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折扣”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展示学生喜欢的玩具模型,像芭比娃娃、变形金刚等,玩具模型展示过后,班级内女同学和男同学的学习兴趣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激发,基于此,教师让学生在附近商店内购买这两件玩具模型,当商店举行优惠酬宾活动时,芭比娃娃原价20元,现已七折售卖,那么学生应该支付给商家多少钱呢?这时学生就要运用本课中所要学习的“折扣”知识进行准确运算,这时,学生学习“折扣”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能被充分调动,最终学生能够通过独立运算完成购买行为。从中能够看出,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小学生能够发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作用。

(二)积极运用数学语言解释生活现象

数学符号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是生活中的主要辅助工具。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经验较匮乏,并且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基礎上,以童趣化的教学语言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自然的接受数学知识学习。例如,当教低年级学生认识“0-10”这11个数字时,教师可以采用兴趣引导法,即课前教师以师生聊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11个数字中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这时,小学生就会积极踊跃的进行问题回答,其中,有的学生喜欢5,因为自己的生日是在五月;有的学生喜欢1,因为数字1代表排名;还有的学生喜欢8,因为自己的班级是八班。利用数学语言针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还能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将枯燥的知识生活化。

(三)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会严格按照已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然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在新课程背景中,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还要引导学生以数学知识的角度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观察生活,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应用;学生还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将知识还原于现实生活。例如,学习数学知识“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时,为了避免数学知识过于抽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联想,“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到上述计量方式了呢?”。为了使学生的回答结果相对集中,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讨论,最终小组学生分别给出如下结果:“建筑楼的高度以米为单位进行计量”、“文具盒以及钢笔等学习用具以厘米为单位进行计量”等等。利用这种措施实现教学生活化,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通过理论与生活相结合、数学语言解释生活现象、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等措施对小学数学进行教学生活化,能够优化数学教学质量,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学生活化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5,(36).

[2]周录利.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才智,2015,(27).

[3]曲连永.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4]张志家.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安江镇一完小)

猜你喜欢

新课程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