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引导初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7-05-08张开广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际问题初中学生数学知识

张开广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学习现状,就数学教师如何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提高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的应有价值,浅析自己的几点见解:1.创设引入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3.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4.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

关键词:初中学生 数学知识 实际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以“数学化”的思维习惯去描述、分析事物,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调动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综合素质,浅谈几点个人的见解。

一、创设引入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心理活动共有的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情境感兴趣时,就会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积极投入。一个人所取得的创造成果,大多是在对所研究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情况下取得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创设一种情境,首先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一旦对所创设的情境产生兴趣后,就会以积极的热情,轻松地投入到情景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身边熟知的日常生活和事物出发,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实现“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比例尺”时,在课堂上先创设了一个“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教学情境,她告诉学生:“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就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家相信吗?”于是学生纷纷走到地图前度量、报数,教师逐一地回答相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都感到很奇怪,不解地问老师是怎样算出来的?这位教师很神秘地告诉学生:“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于是就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特别想知道比例尺的“神秘”,因而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都高涨起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概念是抽象的,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树立概念的直观形象,它就会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含义是必要的,但真正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是不可忽视。大家知道,一般学生的思维是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世界,而数学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性的某些事物的一种高度概括,所阐述的语言是非常精简的,所以对学生来说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如果在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脱离了现实,没有把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思维中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那么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就找不到一个新的生长点,就好比学生在现实与抽象之间被隔着一道屏障,进入不了数学的抽象世界,抽象的数学概念就难以容入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现实题材,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体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量把那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变成能看得见、摸得着、看得懂的直观的数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世界逐渐走向数学抽象的世界,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好数学概念,而且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感知生活。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理解数轴就简单了。

三、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

传统教育往往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师只是灌输知识,这是不适合学生的旧教育。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创造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宜其发展的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对待数学学习。为利于学生主体发挥潜能、发展素质、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去,给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讨论、评价和决策,让学生能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学会自己去分析、思考和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提高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而最终又应用服务于生活。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活动,如做衣服、购物、盖房子、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修路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把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会感到亲切、自然。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注意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有关数学信息资料来充实教材,重組和丰富教材内容,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使学生真正领悟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从而调动其主动地学习数学、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通过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林.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抽象概念的具体形象化[J].关爱明天,2016,(03).

[2]陈莉.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单位:山东省兰陵县矿坑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实际问题初中学生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