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袁宏道的疾病书写
2017-05-08黄艳
摘要:袁宏道的后半生饱受疾病折磨,疾病也为其创作提供了特殊的体验。《去吴七牍》以“孝”以“病”以去官,不似《陈情表》柔滑,然步步衔接,由情及理,将一封公文写得绘声绘色,展现了中郎独特的情怀。与友人的书信各有妙处,给朱司理的尺牍不仅量多,且极尽夸张,目的性明显的同时却不使人感到厌烦,在与其他友人的尺牍,袁宏道更多地坦诚内心的脆弱与想法。其疾病书写善于描绘自身的痛苦,苦情之至,却也是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尤能代表袁宏道的文学思想主张。
关键词:疾病书写;公文;尺牍;苦情
袁宏道被称为公安派实际上的领袖,才情为最之故,从已有文献看,袁宏道是一个乐于创作并有意识保存和传播其作品的文人,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窥见他的心路变化。进代钱伯城点校版《袁宏道集笺校》,大体以时间为序,为研究袁宏道文学思想之路提供了极大便利。
中郎一生,几经沉浮,辞官吴县,隐居柳浪,离任吏部,固追求“自适”之缘故,其身体的衰败也举足轻重。据袁中道《吏部验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先生偶病疟,又家中有书来云詹姑病危”,袁宏道初仕吴县,职位低而县务繁芜,期年之后,退意顿生,恰逢“病疟”,勉力处理县务,终不得行。又中郎《告病疏》:
二十八年,……于今六月,臣由水道复命,行至安庆,火病大作,胸膈烦闷,嗽喘弥月,肌肉尽销,仅余皮骨。剑戟支床,动转不得,日进数匕,呕吐者半。纔抵瓜、仪,适遇臣亡兄右春坊右庶子臣宗道柩还,一恸倒地,病势遂极。骨肉凋残,埋忧无地,肝肠荼毒,望死如乡,悲惨之极,病始不支。延仪真医生鲁明道等诊视,皆云火形可攻,心痾难拔,药饵徒伤,补克俱损。假之数月,万一有瘳。
兄长宗道死于任上,袁宏道受到不小打击,身体进一步受到摧残,难以复原,宏道终年疾病缠身,殁于火病,其文学创作受其影响颇深。
一、公文之“真”
《去吴七牍》的创作时间为万历二十四年至万历二十五年初,附于《锦帆集》之后,最早由吴郡袁无涯于万历三十年刊刻,集名和作者都按袁宏道原意,可见袁宏道对其的满意程度。《<去吴七牍>的修辞策略》评价其“声泪俱下,以情感人”、“态度坚决,方式灵活”,《乞归稿一》与《乞归稿二》以“孝”为中心,以庶祖母病中为由,字字凝情,句句含泪,将“独抒性灵”贯彻到极致。从《乞改稿一》始,中郎转变方式,重点阐释自己病重,无力县务,从情到理,在公文中也保持其“真”的本质。
李密一封《陈情表》,融情于事,从自身不幸命运出发,自小与祖母凄苦相依,而今祖母老迈,若不能侍药床前,实乃不孝,如此不堪为国之栋梁。其后明确表达自己忠君爱国的情节,表明自身立场,以孝感人,委婉情深。在《去吴七牍》中,《乞归稿一》与《乞归稿二》以庶祖母詹氏之病重而欲辞官,然袁宏道的成长历程相比李密可谓顺风顺水,对詹氏的情谊也未见有其言说的那般深,故在“情”之一字,袁不若李之深切感人也。袁宏道《乞改稿一》至《乞改稿五》则更多从自身病痛出发,言其“郁火焚心,渐至伤脾,药石强投,饮食顿减”,数月之后,毫无进展,《乞改稿四》与《乞改稿五》写作之时,袁宏道已经“将妻孥行李,移至前途,单身在宅,专候命下”。
袁宏道的《去吴七牍》乃上奏州府长官之公文,由亲情而苦情,到最后竟有几分无赖架势。而李密身份敏感,前朝之臣的身份使其在《陈情表》中谨小慎微,一言一语皆深思熟虑,未敢表露半分不愿的情绪。袁宏道另一篇告病公文《告病疏》,以病为由,又因其兄病逝的打击,“一恸倒地,病势遂极”,“心痾难拔,药饵徒伤”,“万不得已之情”与“万不可支之病”乃万历二十八年袁宏道辞职之由,全文结构严谨,写实为主,条理清晰。述以理,辅以情,虽不及李密《陈情表》感情充沛,柔肠百转,除却夸张叙事的成分,完美呈現了袁宏道对“自适”的渴求以及对辞官一事的坚决。
袁宏道万历二十八年告假归隐,疾病仅为很微小的原因,对政治的失望以及伯修死于任上才是真正的原因,时局暗淡,前途渺茫,而生死堪忧。中郎《答黄无凈祠部》云:“弟往在邸,尝语伯修曰:‘今时作官,遭横口横事者甚多,安知独不到我等也?今日吊同乡,明日吊同年,又明日吊某大老,鬼多于人,哭倍于贺,又安知不到我等也?以是无会不极口劝伯修归,及警策身心事,盖深虑朝露之无常,石火之不待。不幸而不待者果不相待,痛哉!……以弟观之,眼前数十年内,所余几何,纵复得之,有何光景?若不力学,皆是添叶之日。程途有分,资梁早办,便为得计,去之迟速,可勿论也。”为官几载,却不在重位,伯修客死异乡给了袁宏道最直接的打击,“心痾”由此而生,再难拔除。
二、与诸友尺牍的差别对待
袁宏道在令吴时期广交好友,以尺牍交游,在萌发了辞官的念头之后,与友人的书信来往日渐频繁,其中诉苦尺牍引人注目,《笺校》卷五、卷六共收录此类尺牍20篇。
据袁小修《行状》,袁宏道在万历二十四年“偶病虐”,此外未多作赘述,可推测时年袁中郎虽病却未危及生命,袁宏道《乞改稿一》言:“医延三人,时踰数月,秋毫莫效,精血损耗,瘦骨如戟,愈补愈虚,转攻转盛。”可见夸张。在一系列写令吴苦病的尺牍中,袁宏道写与朱虞言的尺牍值得深思。
朱虞言与袁宏道属同科进士,而朱虞言当时在苏州府任推官一职,是袁宏道直接上司的近官。在与朱虞言的尺牍中,袁宏道极尽夸张之能事,因“连读不得请”,而“呕血症遂大作,近已作床褥中物,不知可得起否”,将病因归结到“连读不得请”之上,病情久久不得缓解,“畏风日如强敌,不知何日可得称人”,又以王子声、李丹阳之死恳求朱虞言以求去,到最后将自己的状况比作“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而“大抵病因于抑,抑因于官,官不去,病必不痊”,告知其妻孥行李已先行,与《乞改稿四》同步,表明了自己辞官的决心。
而与其他友人的尺牍中,袁宏道更多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如:
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遂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奈何哉,奈何哉!不肖此时唯首丘是望,报刘又属第二着矣。
走病疟,几无复人理。倏而雪窖冰霄,倏而烁石流金,南方之焰山,北方之冰国,一朝殆遍矣。夫司命可以罚此下土者良多,何必疟也,毒哉!
病人的心态往往较常人脆弱,心思亦更加敏感,“疾病之于作家的心态和心态及创作关系问题有着别样的关系,并在文学中形成各种特殊的表达意向和象征隐喻世界,且从独特性与整体性关系上表现出更为普遍的人学和文学意义”。袁宏道令吴所患“恶病”,“既病在身,更病在心”,唯有辞官,徜徉山水,方得痊。这段时期袁宏道的疾病描写前后反差明显,辞官之前如前文所述,消极哀伤,病痛渗于纸面,辞官之后则是完全相反的景象,此时的袁宏道摆脱了繁杂的县务,竟是感激起了这场“几乎夺取他性命的疾病”,并以为乐事,如尺牍《张幼于》篇:“以令致病,以病解令,令诚苦我,病不乐我耶?”又“疟病甚成就我,毕竟成就我去,快哉!” “病是苦事,以病去官,是极乐事。官是病因,苦为乐种。弟深得意此病,但恨害不早耳。”掷却乌纱,以求自适,达到目的之后,苦便不再是苦,而是“极乐”。
三、“苦情”与书写“痛苦”
孟郊以“苦吟”著称,早年间动荡的政治局面,颠沛流离的生活,生命渐老而功业未成,给孟郊带来莫大的痛苦却无力改变,于是他将之宣泄到诗歌中,来缓解“国家动乱、名不聊生之痛,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之伤,生活困顿、居无定所之愁,亲人离去、朋友凋零之悲,生命渐老、功业未成之哀”。有意识地将这种悲伤哀婉的情绪带入诗歌的创作中,形成孟郊“苦吟”的诗风。孟郊在《偷诗》中自述道:
饿犬齚枯骨,自吃馋饥涎。今文与古文,各各称可怜。亦如婴儿食,饧桃口旋旋。唯有一点味,岂见逃景延。绳床独坐翁,默览有所传。终当罢文字,别着逍遥篇,从来文字凈,君子不以贤。
而孟郊的“穷困”是造成其诗热衷于描写苦痛内容的重要因素,袁宏道的疾病文学创作则是表达苦痛。早年间的《病中短歌》诗,描绘自己病中憔悴可怜的样貌,“头发未长颠已朽”、“面貌如烟戟露肘”;《去吴七牍》向长官描绘自己的病状,“精血耗损,瘦骨如戟”;与诸友的尺牍更是将自己的痛苦展现地淋漓尽致,“走病疟,几无复人理。倏而雪窖冰霄,倏而烁石流金,南方之焰山,北方之冰国,一朝殆遍矣”, “一病五月,几往太山治鬼,徼福得少痊,然已面如烟,骨如系,肘如戟,移牍归矣”,“病来五月,鸡骨支床,面貌如烟,肘指如戟”。“戟”之一字,在袁宏道疾病书写中颇受偏爱,“戟”为武器,细长尖锐, 用于描写病中的形貌,不由让人联想到形销骨立、面目憔悴的病中形象。“戟”之一字,虽无“苦痛”却又饱含“苦痛”,苦情之至。
袁宏道疾病文学的“苦情”偏重于书写“痛苦”,以“诉苦”为主,以达到辞官解脱与心理解脱的目的。年少时诉苦于诗,《去吴七牍》向长官诉苦,以求達成辞官之愿,向朱虞言诉苦,旨在为其求情,向诸友人诉苦,得到友人的理解同情。独抒性灵,直接表达所求,即使目的性明显,依旧无法使他人对其产生功利映象。
注释:
①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十三“士人張幼于”條言“主者以三人同列稍引嫌,為裁其一,則幼於也”。
②創作時間先于後同名者。
③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7至188頁。
参考文献:
[1][唐]孟郊着 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明]袁宏道着 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易闻晓.公安派的文化阐释[M].山东:齐鲁书社,2003.
[4]周群.袁宏道评传[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熊礼汇.袁宏道<解脱集>散文艺术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6.
[6]邹忠民.疾病与文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
[7]陈娟.<去吴七牍>的修辞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4.
[8]范新阳.论孟郊苦吟的心理机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9]聂广桥.孟郊的痛苦内容与解脱方式[J].宿州学院学报,2012,4.
作者简介:黄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