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研究
2017-05-08李军松
李军松
摘 要:以实证方法考察天津市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发现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场域、教学目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的认知障碍和实践是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拟态环境;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1-0057-04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然而,时至今日,实践教学仍然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加强和创新实践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此,本研究以天津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显现实践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为寻求有效的解困路径提供现实依据。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本次调查以天津市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状况及其认知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389份,其中有效问卷1340份,有效回收率为89.3%。调查样本中,男生占42.2%,女生占57.8%;重点本科占25.4%,普通本科占45.5%,高职高专占30%;文史类占47.6%,理工类占52.4%。
所有受访大学生均已经开始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其中,已经完成“一门”、“两门”、“三门”和“四门”课程学习的,分别占到13.1%、32.8%、29.8%和24.3%。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大学生们也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实践教学。但若以场域来划分实践教学,大学生的参与度在各类型教学场域
中差异明显,具体教学形式的实践教学参与度也千差万别。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参与者达到100%,具体教学形式,如“文艺创作与表演”、“课堂讨论”、“学生讲课”、“观看教学片”和“其他”,分别占到31.04%、42.94%、17.76%、87.09%和2.54%;校内实践教学,参与者达到76.72%,具体教学形式,如“小论文”、“读(观)后感”、“挂职锻炼”、“社团活动”和“其他”,分别占到17.54%、62.99%、0.60%、42.91%和4.18%;校外实践教学,参与者达到49.25%,具体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考察”、“公益活动”、“课题研究”和“其他”,分别占12.91%、11.34%、18.28%、19.25%和10.60%,更有50.75%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虚拟社会实践教学,参与者最少,仅占15.82%,具体教学形式,如“虚拟体验”、“网络调研”、“模拟训练”和“网事研究”,分别占6.42%、10.30%、8.21%和4.93%, 84.18%的受访大学生没有参与任何虚拟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在实践教学的参与过程中取得收获,如“了解身外世界”、“培养能力”、“完成作业”和“体验生活”,分别占到了43.9%、31.0%、15.8%和9.3%,尽管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课堂、校内、校外和虚拟社会等多个场域展开,但由课堂转向课外,由校内转向校外,由现实社会转向虚拟社会,大学生参与度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甚至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基本没有参与过校外和虚拟社会实践教学,很难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另外,调查還发现除了课堂实践教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少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直接指导。
二、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的第二部分从Q11~Q33,共有23道,回答采用Likert式五点评定法:“非常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比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对每个回答给出一个分数,从左到右,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别为1、2、3、4、5。
(一)信度分析
以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 为指标,确定量表中各项目得分之间的一致性。本调查有1340个样本参与信度分析。表1显示的信度分析过程中参与分析的个案数量和缺失值数量。
三、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主要是研究相关的一组变量中提取公共因子和确定因子个数的一种统计方法。采取主成分提取公因子的方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造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实困境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经过正交旋转后,提取6个因子,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即存在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场域、教学目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等六个方面的障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这6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51.849%,分别可以解释10.702%、9.455%、8.952%、8.547%、7.927%、6.267%。
(一)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客观基础和重要条件,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但是,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新技术发展时,它都为整个文化创造一种新环境,这个新环境是完全看不见的环境。从古至今,莫不如此。”[1]大众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现代社会创造了一个新环境——拟态环境,但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由真真假假的信息组成,但是人们却总是把拟态环境作为现实环境本身来看待,并且心甘情愿地将它作为自己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窗口”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是控制在大众传媒所提示的拟态环境中。一方面,拟态环境充当向导,引导人们在信息泛滥的现实环境中规避风险;另一方面,拟态环境也可能导致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判断和行动的误导。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似乎对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这一客观事实估计不足,甚至还没有意识到拟态环境插入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早已让“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只是被大众传媒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很显然,局限于现实环境而设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客观世界,即使有些直接经验的积累,也经受不住大众传媒海量信息的冲击和误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主动走向大众传媒,面向拟态环境而做出教学设计,引导大学生分析拟态环境包裹下的现实社会和开展社会实践。
(二)教学评价
何为有效教学评价?通俗地讲“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2]那么,怎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效教学理想的兑现与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三者密不可分,既要重视教师的讲授,尽可能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有效发展,也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而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终效果又取决于课程资源的有效供给。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欠佳,与多方面因素相关,既有认识层面上的,也有实际操作层面上的。一是受制于传统的“有效教学”理念。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认知里,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实践教学并不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既耗时耗力,而且过程不可控,效度不可考。二是现有课程资源有效供给不足。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师生比例、教学场域、教学设备与设施和教学环境等,也包括师生教与学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人格品质和相互关系。实际情况是尽管大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所获取的经验比较片面狭隘,对他们了解社情、国情、民情的帮助也非常有限,但大学生们并不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社会实践教学的效果,甚至一定程度认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三)教学场域
教学场域是指发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情景中的特定场域,就目前而言,主要分布于课堂、校内、校外等现实环境中,也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新媒体开发新型的教学场域。每一类型的教学场域总是蕴含着一定质和量的,有别于其他场域的课程资源,从而满足于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教学要求。这也就说任何教学场域,无论课程资源供给多寡,都是存在着教学功能的局限性,只能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实现部分教学目标,即使再高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拥有最大求知热情、学习能力的学生也不可能从特定的教学场域里完成所有成长课程。
随着媒介化生存时代的到来,教与学双方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也越来越习惯于网络虚拟社会,这种变化改变了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结关系。过去,大学生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现实社会就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成长经验,现在,以媒介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不得不主要借助于大众传媒了解身外世界。很显然,伴随着人类认知渠道和生存空间延伸至网络虚拟社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场域已经不能再局限于现实社会了,而应开放自己的疆域,做出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实践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
(四)教学目的
所谓教学目的,简言之是指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并为教学活动的质量提供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或囿于有效教学理念,不认同实践教学的效率而流于形式;或侧重于知识的习得,不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如此这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了实践教学的热情,即使参与其中,也是心不甘情不愿,或者无法做出自身认同的设计而不了了之。此外,也是根本性的,教学目的必须與大学生学习主体的需求和获得感密切相关,不能相背离。
现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知识的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新定位,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纯粹的书本知识与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做中学”把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生活的活动联系起来,既丰富了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又助长了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开放、共融性的实践教学中更多地“了解身外世界”,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角色
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以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在可控的理论教学中,他们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尽情地展示个人学识和风采,在不可控的实践教学中,他们又是苍白无力的课程旁观者,不仅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受到了挑战,而且不可预知的教学进程更使得他们茫然不知所措,多忙于维持教学秩序,而无暇做现场指导。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一方面极大地缩小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权威的半径,尤其是面对来自大众传媒错综复杂的信息,使得其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过去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开发者转变,使得其必须不断强化参与意识和效果意识,扩展实践教学的可控半径,发挥领航作用。
(六)教学形式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亦或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直困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症结所在,虽然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诸如参观考察、挂职锻炼、文艺创作、影视鉴赏等,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追本溯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即: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于知识习得,而止于求知;教学形式花样百出,却与教学内容离题万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要么热情不高,要么力有未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心或无力驾驭各种教学形式;课程资源投入不足,与怯于供给同在,如安全问题始终是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头上的利刃,伤人害己等。因而,即使大学生有较高的求知热情,但受制于现实环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供选择的教学形式却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数流于形式,对课程学习助益不大。
“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显而易见,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实效。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等方面不能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加以调整,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不只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造了难题,深陷于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操作不易,实效欠佳,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了解决现实困境的钥匙,拓展了教学场域,提供了便利的认知渠道,也可以规避现实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等。
注释:
①通常Cronbach α系数的值在0和1之间。如果X系数不超过0.6,一般认为内部一致信度不足;达到0.7-0.8时表示量表具有相当的信度,达到0.8-0.9时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Cronbach α系数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们的值会随着量表项目的增加而增加,因此,Cronbach α系数可能由于量表中包含多余的测量项目而被人为地、不适当地提高。还有一种可以和Cronbach α系数同时使用的系数。系数能够帮助评价,在计算Cronbach α系数的过程中,平均数的计算是否掩盖了某些不相关的测量项目。不同的研究者对信度系数的界限值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在基础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至少应达到0.8才能接受,在探索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至少应达到0.7才能接受,而在实务研究中,Cronbach α系数只需达到0.6即可。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斯蒂芬妮·麦克卢汉,戴维·斯坦斯.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2.
[2]高慎英.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5.
(责任编辑 杨卫宏)
Study on the Plight in Practice Teach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under Pseudo-environment
LI Jun-song
(College of Marxism Educ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