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2017-05-08赵新玲夏侯雁鸿
赵新玲+夏侯雁鸿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班级授课中一种主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我们仍在各种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上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要么学生根本不会合作,要么看似热热闹闹,却只是优等生的个人秀……究其原因,还是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教师的训练与指导,结合我们团队几年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经验,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下面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与指导谈几个行之有效的小策略。
一、发挥好“头”的作用
1. 选对小组长。选择小组长时不能以成绩为单一标准,还要考虑孩子的其他非智力因素,比如有的孩子乐于助人,有的孩子善于组织,有的孩子想法多样……这些都是担任小组长的积极加分项。
有的老师觉得没有那么多适合担任小组长的完美学生,这时就要依靠教师有一双慧眼和点金之手,帮助一部分不那么完美的小组长成长起来。比如某班有个思维活跃,知识丰富的孩子叫小广,他的成绩在组内并不是最好,可是每次发言总能让课堂增色不少,老师决定让他担任组长,换掉原来学习成绩好但性格内向的组长。刚当上组长的小广同学,只知道一味地自己表现,没考虑到激发组员的积极性,老师一方面正确引导他,另一方面制造机会让他观摩别的分工合作较好的小组是如何展开学习讨论的。现在,这个小组已成为班内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的小组,连不爱说话的原组长,现在也能按分工侃侃而谈了,可见,选对组长以及组长的正确带领相当重要。
2. 树立好榜样。让学生现身说法,把学生小组学习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加以宣扬,树立一些好的行为表现或者好的小组,其他小组很快就领会了什么样的情况下怎样做会比较好。
我们也有碰到问题太多无从发现积极行为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暗箱操作”一下。如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教师可以固定盯一两个小组,全程参与小组的学习活动并进行指导,直到这一两个小组比较成熟,成为其他小组的榜样。这样的“暗箱操作”一开始可能只是这一两个小组比較优秀,但一段时间轮流下来,再配合表扬积极行为的方法,班级的小组合作很快就能有序有效。
二、抓好小组建设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教师除了加强对小组长的指导与训练外还采取了这样几个有效措施来提高小组的团队凝聚力:
1. 建立自己的logo。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小组归属感,并且增强小组的辨识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想一句能代表本小组特色的口号,设计自己小组的组标等等,这些由学生自己做主的小措施,让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很快与自己的小组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2. 分工协作,发挥专长。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引导小组长根据组员的特点合理分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如有的小组为了有序交流为每个组员编了号,一般按从差到优开始编,小组交流时从1号组员依次说起,保证了每个组员都有发言机会。同时,根据组员专长合理分工,如有的组员书写很好,交流需要记录时就担任记录员;有的组员善于表达,就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有的组员自制、心细,就专管小组学习时的秩序等等。这些合作交流方法的实施保证了课堂上小组学习活动的实效。
3. 设定一些小组汇报交流的专用语言。为了避免小组汇报流于个人秀,在指导交流方法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交流的语言。
以上是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这些做法帮助我们使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浮于表面的热热闹闹。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总是有个别学生参与不主动、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的课堂调控能力及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等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