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调查分析

2017-05-06杨佳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财调查分析大学生

杨佳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及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为此,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消费情况的调查。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和理财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相比于中学时代,有了更多的资金和业余时间可以来进行分配,虽然步入成人的行列,但是对于人生资源的分配能力还不足;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 在大学生活中,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既存在着合理、理性的消费行为,也存在着不良的消费行为。

(二)大学生理财的目的和重要性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理财意识以及心理特征。并且针对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明确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理财意识。其次,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阶段更应该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大学阶段理财只是初步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理财习惯,可以为以后的人生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二、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数据调查显示报告

我们通过一款名叫问卷星的app,对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大学生理财集中体现在花钱、省钱及挣钱方面。作为一个没有正式收入的成年人,大多数大学生的理财消费观念正在趋于成熟和理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大学生上大学所花学费获取渠道和方式,包括学校的奖学金、困难资助、勤工俭学、家长资助等。父母提供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占96%;依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占18%;有39%的学生利用勤工助学、做兼职的方法获取生活费和零用钱。

根据问卷调查大学生的生活费,零用钱主要用于一日三餐,电子产品和购买衣物。恋爱支出过度成为一部分“月光族”的主要形成原因,在学习用品方面的消费战极少数。

1.电子产品的发展节奏日渐加快,大学生对于新型电子产品的喜好以及关注度基本处于社会前列队伍。

2.吃喝,娱乐和日常用品(服装,化妆品)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其中吃喝占据较多,一部分消费金额用在了娱乐方面,这一现象在大二,大三的学生中有明显的体现。

3.大学不限制自由恋爱,加上家长给的生活费基本都是一次打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这让很多拥有爱情的同学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但却没有合理的限制消费。找兼职工作也是因为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

在这次调查问卷中,因为100人中有56人是大四学生,因此为了消除调查对象的年级对于数据的影响,我对年级和消费去向进行了交叉分析。

由图1可知,大致上并不受年级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的理财消费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如今的大学生正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形成新的理财消费观念。据调察,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具有理财观念,绝大部分并无理财意识,而且缺乏实际行动。相对于大学生消费的超前,理财意识并没有超前。只有个别同学有储蓄能力,一个月下来还会有些生活费剩余。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月光族”,他们对自己一个月用多少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用完了可以向朋友借一点周转下,用途理由充分的话,可以向父母请求补充”。

三、造成大学生理财现状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从苦日子走过来,自然不希望在物质方面对唯一的孩子进行苛刻。大多数父母对于学校的生活消费标准并不是完全了解,因此并不知道给多少才是合适。总以为少给绝对不行,多给剩下的他们会自己攒下来。这种宁多不少的态度,也变相误导学生的理财意识。

(二)社会问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贫富差距近些年来愈发明显。导致部分家境不错的学生无法摆脱“虚荣心”;传递速度的加快,让人们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也增长了人们的物欲。对于自控能力远不足的大学生势必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校外不良环境的存在,也让学校生的“生活费”有了固定去向(网吧、KTV、夜店等)。

(三)自身问题

1.很多大学朋友都不曾对一天的消费有过克制心理,觉得这些消费都是小费。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的消费。

2. 大学生之间容易出现攀比现象 。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有了更多的钱供自己支配,但是大学生的自制力还很欠缺,自己对钱的控制力很薄弱,因而造成了大学生盲目地乱花钱。

3.大学课余时间充足,但是学校依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在大学校园里进行。学校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都与大学生消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校虽然也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教育,但往往都是说教式的,形式主义的,政治化倾向明显,不从学生实际情况了解,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说服力。

四、培养及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方略

1.大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上没有能完全独立的消费群体,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学习、生活情况确定合理的消费标准,量力而出。同时,大学生在消费前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消费计划,做到有计划消费。

2.不论家庭有多富裕,让孩子们看到勤劳简朴的父母,这会为孩子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为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可以让他们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父母还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消费情况,要给予孩子一定的消费自主权,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引导他们树立储蓄意识和理财观念。

3.学校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上来解决和树立理财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精神世界满足,就会对物质世界的欲望减少。在学校多设立可以让学生进行兼职的工作岗位,把学生的参与劳动情况列入成绩考核。

参考文献:

[1]周亚莉.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以及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94.

[2]朱艳飞,向秋兰,李佳.培植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J].法商论坛,2008,(1):91.

[3]薛艳萍.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及应对办法[J].商业研究,2008,(2):36.

[4]周亞莉.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问题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94.

[5]王娜,范海荣,胡建生,母华敏.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2):22.

[6]刘天娥,赵娜.大学生消费特点及消费教育的再思考[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67

猜你喜欢

理财调查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
大学生理财之我见
大学生理财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途径的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