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新使命 抓好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

2017-05-06毛建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毛建华

摘要: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对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认清新形势,探索新方法,进行新实践,切实提高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新水平。

关键词: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高校离退休党员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数量多,而且学历高、地位高、威望高,做好老同志党员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贯彻我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和长期的改革开放,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回答。

本文依据2016年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结合工作实践,对做好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做一些探析。

一、当前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一)今年起党对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赋予了新使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要求离退休干部部门要坚持不懈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教育引导更多离退休干部和党员,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六点明确要求。这是自1982年老干部退休制度建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名义印发的离退休干部工作综合性文件,意义重大,特色鲜明,要求具体。高校离退休管理部门如何全面把握《意见》对本部门工作职责的新定位,把中央决策部署与本部门职能科学地历史地具体地结合起来,推动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迈上新台阶,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认真研究。

(二)近年来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遇到了新挑战

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一直是党建和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具有特别意义的一个课题。

长期以来,多数离退休党员能够做到坚持党员标准,严格要求,严格律己,“退休不褪色”,但也在教育管理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离退休党员思想涣散、党性褪色、信念沦失、志趣低俗,有的不能参加、有的长期不愿意参加组织活动,不愿缴纳党费,不履行党员义务,思想境界道德水准甚至等同于普通群众,随着离退休老同志年龄上进入“双高期”和需求多样化,加上住址分散、联系不便,给服务管理、组织建设、落实制度带来了难度。

离退休和党建工作部门如何构建现实管用的工作载体,促进离退休党员管理制度落实,确保他们既能保持公仆本色,不失党员身份,做到“退休不退党”,又能发挥才能和特長,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为社会和学校发展贡献余热,成为党建工作新挑战。

(三)高校离退休工作和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了新课题

由于本世纪之初高校追求规模发展,许多高校都是多校合并,校区多,党员分散,带来教育管理难、开展活动难、组织制度落实难。比如我们吉林大学是就是六校合一的多校区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离退休职工9000多人,约占到在职人员的一半,党员2800多人,为有效促进离退休干部和党员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2012年开始学校对离退休职工实行了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的新机制,使离退休职工服务管理进入了新转型、上了新台阶,同时由于两级管理是新生事物,在两级管理模式下,校、校区、各基层学院的职能定位,新制度运行方式以及各种工作关系配合协调等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适应、理顺、完善。做好这个庞大群体的服务和管理,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也确实需要付出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解决。

二、我们在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我们吉林大学和平校区现有离退休职工207人,党员51人,离休干部1人、厅级以上退休干部3人,由于合校后有的单位撤并改原因,校区有的单位(学院)只有1、2名离退休职工,有的甚至没有,有的离退休职工和党员找不到二级管理单位,只能挂靠在校区离退办。这样在二级管理实施上存在不统一和不平衡,也对党组织设置、制度落实和党员管理带来了不便,同时由于多是工人党员,相对来讲文化程度不高,大都缺乏做党的工作的经历和素质,加上离退休经费标准较低,这都对支部书记选拔和基层组织工作开展造成了困难。校区离退休办党政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各级和学校关于离退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总要求,牢牢把握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工作取向,抓住校区离退休党员特点,特别是注重发挥校区历史上长期军队体制下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氛围,通过落实制度、创造有效载体和运用现代化手段等,因地制宜,科学施教,科学施管,使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一)抓好组织,以党章和组织制度为基本规范和依托

我们把组织健全、设置合理、制度落实作为抓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和第一步,根据西区离退休党员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作用、有利于参加活动出发,按照住址和平时生活,灵活设置了3个离退休党支部,工作人员分别加入其中,择优选配了支部书记,并拟积极探索在新建的西区离退休活动中心和舞蹈、旅游、体育运动等兴趣爱好小组中建立临时党小组。同时坚持把支部落实好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作为抓手,定期例会、坚持学习和开展活动,把《党章》规定党员的义务权力,作为党员的基本遵循,使落实党的各项组织制度成为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

(二)建好阵地,注重运用互联网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

现在手机、电视、互联网和活动中心是离退休老同志互相交流、感知社会、开展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场所,我们注重对此阵地的关注和利用,围绕“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建立了西区离退办“职工微信群”和“党员学习交流群”,通过互联网转发各种信息、通知、学习材料,进行学习交流,链接红色网站,散发红色段子,引导正确看待网上段子的真与假,要求党员统一订阅“共产党员微信”,还为每人发放了新《党章》,开展了问卷调查,在离退休活动中心设置了多个学习室,订阅了相关报刊杂志,通过这些营造红色氛围,引导大家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聚焦,去伪存真,调动热情,有效互动,传播正能量,同时定期参加工作人员的相关学习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三)创好载体,坚持开展“党员群众互助帮扶活动”

我们以离退休党支部为依托,开展了“党员群众结对(组)互助帮扶活动”,将校区30多名身体健康的党员,每一人或几人与一名或数名群众通过自愿申报结成了20多个互助帮扶的对子或小组,把每名群众都纳入其中,特别将60岁以上独居和空巢的、平时缺少活动和交流的、身患疾病或遇到变故和困难的、居所地域偏远难以聚集联系的确立为重点帮扶对象,让党员群众有效结对(组),构建离退休党员与群众沟通联系帮扶的平台,挖掘内部自我管理和互相帮助的潜力,增强了党员意识,活跃了基层支部工作,也对高龄、空穴、孤寡老人和困难职工起到帮扶作用,试着摸索了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党支部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向和途径,受到大家欢迎。

(四)搞好活动,让党员群众常互动、常关爱、送温暖

一是“串串门”,家庭居所临近的至少每年互相上门(串门)2次,通过上门走访看望,送去政治关怀,了解生活状况,传播正能量。二是“聊聊天”,我们开设了离退休职工QQ群和微信群,结对(组)党员经常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聊天互动,畅谈发展变化,交流思想看法,填补精神空虚,了解动态需求,疏导生活疙瘩和思想心理问题。三是“帮帮忙”,对因病不能自理或家庭变故造成生活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党员可以力所能及地进行慰问和帮扶,主要是积极反馈给所属二级单位和有关部门,保证职工突发困难时能及时知晓、得到帮助。四是“动一动”,根据离退休职工的个人爱好和特长,组成如体育健身、书画摄影、旅游参观、歌唱舞蹈、麻将棋牌等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聚集活动,满足生活文化健身活动需求,积极组织文化健康活动,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

(五)做好促评,建立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的良好机制

我们将各种党员活動特别是“帮扶活动”列为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印制了《互助帮扶活动爱心记录册》,并定期收集、公布、展览,起到工作交流和督促检查的作用,今后还将开展“先进互助帮扶活动小组”评比表彰活动,对做的好的小组予以表彰奖励,同时作为将来评选“模范离退休家庭”、“优秀离退休党员”和“先进离退休职工”的重要依据,使活动开展有了组织和制度保证。

三、做好新时期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路、对策

(一)必须把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作为离退休工作的大局来抓

离退休党员是“党的建设的特色”,是党和学校的重要财富,也是离退休工作的财富、资源和正能量,其教育管理是党赋予离退休工作的重要使命,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党的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不是无关紧要,不是多此一举,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大局和关键所在,这项工作做好了,党员作用发挥好了,离退休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不辱使命,有力促进服务管理中心任务的完成,因此要把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规划,认真谋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

(二)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牢牢把握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

这是新时期中央对离退休工作总要求的鲜明特色,是当前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遵循,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要牢牢把握这个工作取向,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始终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共同释放正能量;坚持用阳光心态去感染和带动周围群众,以积极的心态、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国家的发展变化,客观分析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放眼国家和学校事业发展,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做好新时期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以党的组织制度为基本,不断建造适宜载体

党章规定党员的各种权力义务和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无论在职与否都必须遵守的法则,只有把基层组织的制度坚持好了,党员的权力义务履行好了,才能落实好党和学校的关怀,才能约束好党员的言行,这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平台和基本方式。同时,考虑到党员退休以后由于角色转变和身体原因,应该创造更为多样的方式、建立更加贴切务实的载体让他们易于参与,比如党员学习可以采取时间上经常一些、方式上灵活一些、内容上多样一些,重视利用和加入现代化手段如“互联网+教育”,通过微信、红色网站、红色段子加强宣传,占领阵地。组织活动可以与社团、慈善活动、旅游、参观、咨询、健身兴趣组织以及在职单位、社区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离退休内部组织和校内以及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寓教于乐、寓管于乐、制度约束、活动引领、氛围熏陶。

(四)做好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充分体现老干部特点和优势

一是把握政治优势。老干部党员一生为党为校,走过风风雨雨,是学校建设的功臣,总的看他们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经验丰富、享有威望,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服务、教育、管理中首先要充分尊重、充分信任、充分褒有政治关怀,想方设法去凝聚和释放老同志身中的巨大力量,用好红色资源。二是把握思想特点。老同志思想一般比较坚定、正直、理性、不易改变,有的相对孤单、脆弱,因此对他们要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尊重、多一分情感,更多通过引导,力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是把握生活规律。老同志离退后,党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健康长寿,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固定的家庭规律、休闲规律、办事规律,因此,要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原则,在尽量不过分打扰他们一日生活的前提下安排学习教育活动。四是把握健康状况。安排活动不能不考虑身体状况,一概而论,一个法子捅到底,做强求和硬性规定,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该上门的上门,该集中的集中,该走访的走访,该通话的通话,把握好老同志生活和健康需求的“时”、“势”和“适”,赢得教育管理的主动权、信任权。

四、结束语

教育引导广大离退休党员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是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也是离退休工作部门面临的崭新课题,承载着党、学校的重托和广大老干部的期望,高校离退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促进引领老干部党员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光荣使命的完成。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