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与我国教育公平
2017-05-06杨瑜
杨瑜
【摘要】本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教育失衡问题,探讨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经济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主要内容;我国教育公平;促进对策
社会公平问题是我们社会的热点问题,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Ⅲ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但在当前社会中,我国城乡、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教育不公平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使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等弱势群体就学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因此,要探析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出发,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与教育公平观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认为,公平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对社会现象或行为的主观感受,因此人们的公平观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生产实践,马克思说过,人们头脑中的每一种影像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所以,应当将公平问题放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去考察,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针对教育不平等的现实状况,1866年,马克思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一个公民的“真正利益”)。口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阐述中,了解到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一是教育是一项平等权利,二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1、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雇佣大量的工人和童工进入工厂劳作,试图实现工人和机器的异化,使得大量的童工不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被经济地位高的资产家享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为争取无产阶级享有公平的教育权,恩格斯明确提出“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这个措施对我们的穷兄弟来说,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当社会使愚昧成为贫穷的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对人犯下了双重的罪过”。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各种异化现象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高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将工人禁锢在机器前,教育的内容只是要求无产阶级提高自己生产的技能,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的受教育机会是被迫的,是受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所影响,并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成了机器一样被资本家使唤的工具,失去了独立的本质,身心受到摧残,这归根结底是源于私有制的存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智力体力的发展,是个人的兴趣、观念、需求、道德和个J性等的发展,它的实现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3、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的精神活动,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马克思曾对脱离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平等国民教育的德国工人党进行批判,提出:“平等的国民教育?他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而所谈到的只能是现代社会)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或者是要求用强制的方式使上层阶级也降到国民学校这种很低的教育水平,即降到仅仅适合于雇佣工人甚至农民的经济状况的教育水平呢?”这层层的问题,一方面,揭露了德国工人党离开政治和经济条件空谈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提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三、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和整个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一直致力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发展,虽然有所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进而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也在慢慢增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相比城市来说是非常陈旧和落后的,教育设施不齐全,教育环境差,使得农村的孩子不能通过先进的教育设施得到直观的感受,学习到新鲜的内容,从而使得农村的孩子获取信息的速度相比城市的孩子会更慢,同时,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一些图书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向城市,农村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带来的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了生存的需要,甚至一些农民涌向城市务工,使得许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放弃入学的机会,这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
2、教育体制的不公平
在当前义务教育的制度下,虽然许多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在教育过程和制度下仍存在着些许的不公平。城市和农村地区乱收费的现象突出,时不时就得收取学生的费用,甚至是比较高的费用,这让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承担不起。除了收费,在高考教育体制下,高考录取分数线也存在着不公平,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地区,为了读上名牌大学,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分数线低一些,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录取的分数线要高很多,使得欠发达地區的孩子会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的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多很多,甚至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和本地区择优录取的隐性制度下,一些孩子即使考上了也残忍的刷下去,这使得教育公平很难实现。
如今高校收取学费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公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收取的费用是不一样的,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但面对高额的学费,即使喜欢某些热门专业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而选择其他学费较低的专业,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孩子,顾虑就少了,即使高额学费也由着自己的兴趣而投入大量的资金。
3、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形成的教育结果不公平
当前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欠缺,教育配置各种不齐全,而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经济水平的差异下,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会不同,他们个性与潜能的发挥也会不一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差异也较大。从基本的素质与能力来看,一般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能力要更强,接受的新鲜事物较多,思维更活跃,在选择职业方向、就业竞争的环境下,他们往往会更加出色和受欢迎。在这样的差异下,教育结果也是不公平的。
四、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对策分析
1、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教育公平不能脱离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保障。因此,为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公平,应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经济的差距,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雄厚的经济支持。
2、完善教育体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当前教育下,迫于学习的压力,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即智育的过程,这对于我们一直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我国应完善教育体制,从教育的总目标出发,根据不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因材施教,建立一个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科学教育目标,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教育中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的问题严重,应加强对该类现象的法律监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教育中的腐化现象,加强教育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公民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监督意识。
3、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保障。由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包括教育设施的完善,教育条件的改变,比如改善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用房的条件,改善当地教学环境,让孩子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图书资源供学生阅读,使他们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建设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文体设备,让学生不仅能学到课堂的知识,同时加强锻炼,培养健康的体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还应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优质教师资源流向重点中学,重点班级,而普通中学优质教师资源缺乏,使得教育发生了层级的划分。因此,应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进入普通班级,提高教师的师资待遇,及时发放教师工资,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使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进入普通中学和普通班级,优化教师资源的流向,满足教育公平发展的师资需求。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肯定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在教育过程中的智力、体力、兴趣、道德和个性等的发展,允许和鼓励人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当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方案,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潜能,坚持统筹兼顧的方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充分做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