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钨酸钡微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荧光性能

2017-05-05张海峰李莹尹永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光致发光

张海峰 李莹 尹永奎

摘要:文章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采用取向吸附自组装方法,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分级钨酸钡纳米粒子。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得到梭状、花状等不同形貌的产物,实现分级钨酸钡微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的形成经历了成核、增长、取向吸附、再增长等过程。

关键词:分级纳米结构;取向吸附;钨酸钡;光致发光;混合溶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4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014-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5.007

分级微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光学、电学、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微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形貌和尺寸,因此微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已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分级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多采用取向吸附自组装的合成方法,通过开展取向吸附,研究者近来已成功地制备了多种材料的分级微纳米结构,例如二维米状硫化铅、椭球、叶片、蝴蝶状氧化铜、米粒状α三氧化二铁、花状钼酸钙、钼酸锶以及氧化锌等。然而,上述材料的制备都需要在高温条件下合成,同时需要复杂的反应步骤,而且还需要添加高成本的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纯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乙醇和水都是理想的合成微纳米材料低成本溶剂。不同于纯相的乙醇或者水,二者混合溶剂的优势在于,成核增长速率比纯水快,使得早期的初始粒子迅速生成。同时由于混合物中含有强极性的水,迫使这些初始粒子按照纯水的生长习性进行取向吸附,因此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能够获得材料的分级微纳米结构。

白鎢矿结构钨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具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在核自旋光孔、光催化、模拟拉曼散射和固态激光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为了提高钨酸钡的应用效能,研发、设计分级微纳米钨酸钡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采用溶剂法已经合成了多种形貌的分级微纳米钨酸钡,如层状、羊毛状、谷粒状、双塔状、剪刀状、束状、花生状、船头状和羽毛状等,但是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可控制备分级微纳米钨酸钡未见报道。

本研究中,我们在室温下,采用乙醇和水混合物作溶剂,成功地制备出不同形貌的分级钨酸钡微纳米粒子,并对不同形貌产物的生长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通过对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产物形貌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1 实验部分

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使用前未经提纯处理,实验用水为蒸馏水。具体过程为: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将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钨酸钠和氯化钡混合搅拌15分钟。室温下静置12小时,通过离心分离白色产物,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充分洗涤,最后室温下干燥。

利用D/max-rb 12kW 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所得产物进行物相分析(CuKαλ=0.154nm,扫描范围:20?≤2θ≤80?);采用日本日立公司S-4800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捷克Tecnai公司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形貌、尺寸、微观形貌和结构。室温下,采用Pekin-Elmer公司生产的LS-55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2 结果和讨论

2.1 分级钨酸钡纳米粒子的表征

X射线衍射仪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图1为两种代表产物的XRD图谱。由图可知,所得产物均为体心立方钨酸钡(JCPDS No.85-0588),并未发现其他杂峰,表明三种条件下的反应完全。尖锐的衍射峰说明产物的结晶性良好。另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的结晶状况有着一定的差别:(a)谱线中(200)的相对衍射峰明显强于(b)谱线。这一结果表明反应物的浓度决定了体心立方钨酸钡的优先生长方向,同时也能够影响最终产物的形貌和尺寸。

图1中,固定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5,调节反应物浓度:(a)C(BaCl2)=C(Na2WO4)为12.5毫摩每升;(b)C(BaCl2)=C(Na2WO4)为1.5毫摩每升。

图2为两种代表性分级钨酸钡粒子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照片。当反应物的浓度分别为12.5毫摩每升时(氯化钡和钨酸钠的浓度相等),生成了尺度均一的梭状产物(图2a),平均长度约为9.98微米,宽度约为1.94微米;当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1.5毫摩每升时,生成了一种新颖的花状形貌产物(图2d),花瓣为谷状的亚结构。花状产物的平均直径约为10.92微米,谷状亚结构约为6.53微米长、2.21微米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两种产物的长轴方向晶面间距为0.318纳米(图2c、图2f),复合(004)晶面间距,说明产物长轴方向的生长方向是沿着<001>方向生长。另外,两种产物均有着粗糙的表面,说明这两种产物均是由小粒子沿着<001>方向取向吸附自组装得到的。

图2中,(a)和(b)的浓度为12毫摩每升,(d)和(e)的浓度为1.5毫摩每升;(c)和(f)分别是(b)和(e)方框部分的高分辨透射照片。

2.2 分级微纳米钨酸钡的形成机理

相比于纯水,钨酸钡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加快了钨酸钡在混合溶剂中的成核增长速率,使得粒径很小的初始粒子迅速生成。混合溶剂中的水有很强的极性,迫使这些初始粒子沿着<001>方向发生取向吸附来降低(004)面的晶面能。此外,由于产物的成核速率与过饱和度成正比,过饱和度最大时成核最快,成核迫使该核周围的过饱和度降低,成核速率减慢。以过饱和度最大时的成核为中心,水的极性迫使<001>方向的晶核发生取向吸附,最终再增长为梭状结构。如果将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产物的形成过程依旧包括成核、增长、取向吸附,再增长等步骤,反应物浓度降低使取向吸附、再增长之后的产物为谷状而非梭状结构,谷状产物的表面能依旧很高,需要进一步自组装成花状产物来降低表面能。图3总结了梭状和花状产物的形成过程:

2.3 分级微纳米钨酸钡的光致发光性能

图4描述了产物室温下的光致发光光谱。当激发峰为393nm,所有产物均在558nm处出现了强的绿光发射峰。花状产物发射峰的强度明显强于梭状产物。一般认为,钨酸钡发射峰主要源于WO4中电荷迁移,产物的尺寸效应导致了二者发光强度的不同。

3 结语

本研究在室温下,以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成功地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多级钨酸钡纳米粒子。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实现了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的控制,并对材料的合成机理进行了阐述。所得产物展示了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这一研究有望为可控合成其他类型钨钼酸盐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A.D.Dinsmore,M.F.Hsu,M.G.Nikolaides,Manuel Marquez,A.R.Bausch,D.A.Weitz.Colloidosomes:Selectively permeable capsules composed of colloidal particles[J].Science,2002,298(5595).

[2] H.G.Yang,H.C.Zeng.Self-construction of hollow SnO2 octahedra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aggregation of nanocrystallites[J].Angew.Chem.Int.Ed.,2004,43(44).

[3] C.M.Lieber.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Chemistry,physics&applications[J].Solid State Commun.,1998,107(11).

[4] C.Schliehe,B.H.Juarez,M.Pelletier,S.Jander,D.Greshnykh,A.Kornowski.Ultrathin PbS Sheets by Two-Dimensional Oriented Attachment[J].Science,2010,329(5991).

[5] P.D.Yang,F.Kim.Langmuir-Blodgett assembly of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J].ChemPhysChem,2002,3(6).

[6] S.Kwan,F.Kim,J.Akana,P.D.Yang.Synthesis and assembly of BaWO4 nanorods[J].Chem.Commun.,200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項目(项目编号:12531747)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6G450)。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光致发光
PL技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缺陷检测
光致发光与变色纤维发展趋势
浅谈稀土掺杂半导体发光材料
光浴对CH3NH3PbI3薄膜光致发光量子效率的影响
多功能光谱仪测量光致发光光谱在彩色宝石鉴定的应用探析
ZnO/Bi3.6Eu0.4Ti3O12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
双掺杂核壳结构ZnS:Mn@ZnS:Cu量子点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乙醇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及生物成像应用
One-pot facile synthesis of highly photoluminescent graphene quantum dots with oxygen-rich groups
白果形钨酸铅的可控合成及光致发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