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初步研究
2017-05-05梁健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CT室鞍山114000
梁健 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CT室 (鞍山 114000)
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初步研究
梁健 辽宁省鞍山市中医院CT室 (鞍山 114000)
目的:分析丘脑肿瘤的核磁共振诊断与MRI表现。方法:选择本院在近3年收治的丘脑肿瘤患者6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核磁共振影像学表现症状。结果:60例患者经过MRI诊断,并且研究按照患者组织病理分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可见的星形细胞瘤16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生殖细胞瘤18例,好发于患者背侧丘脑与上丘脑,转移瘤16例,没有显著的占位效应。而畸胎瘤与淋巴瘤各5例,强化较明显。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患者下丘脑肿瘤的诊断中,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病变的主要位置及范围,对患者的疾病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丘脑肿瘤 核磁共振 MRI 临床诊断
Preliminary Study on MRI and MRI Features of Thalamic Tumors
LIANG Jian An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Anshan 114000)
丘脑肿瘤占据脑内肿瘤的4%,并且种类居多,大多数的丘脑肿瘤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淋巴瘤通过放射治疗就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风险,因而对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对于之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1]。本次就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丘脑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的MRI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本院在近3年收治的丘脑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均在2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6.2)岁。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头痛、运动障碍及视力减退、模糊等症状。感觉障碍患者有2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麻木。运动障碍患者有30例,临床症状主要为肢体活动障碍、共济失调与偏瘫等。颅内压升高的患者有9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1.2 方法
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检查仪,在扫描过程中,先选择患者头部线圈,再对患者进行矢状面、冠状面与横断面扫描。取患者仰卧位,进行T1WI和T2WI成像扫描,具体的扫描参数设置为:层间隔0.99mm、层厚度3.5mm,矩阵为256×256。所有患者均进行静脉注射靶向对比剂作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的注射剂量设为0.2ml/kg。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必要情况下,在扫描后期对患者进行DT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扫描。采用单词激发自旋回波平回波脉冲序列进行相应扫描。参数根据检查标准进行相应设定[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及诊断的肿瘤类型。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依据组织病理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类,其中,呈现出星形细胞瘤的患者有16例,生殖瘤18例,转移瘤16例,畸胎瘤与淋巴瘤各5例。经过MRI诊断,星形细胞瘤的发生位置主要为背侧丘脑及上丘脑,不同等级的T1WI与T2WI的表现会不相同。6例Ⅰ级和Ⅱ级的患者,其T1WI的表现多为低信号,T2WI则表现为高信号,患者周边的水肿程度一般较轻。10例Ⅲ级和Ⅳ患者T1WI和T2WI的信号高低与Ⅰ、Ⅱ级患者相同,而患者的信号表现则是不均匀的,患者周边的水肿程度也扩大。生殖细胞瘤患者肿瘤的发生位置主要是背侧丘脑与上丘脑,通过MRI扫描,T1WI主要表现出低信号,T2WI则表现出不均等的高信号,经过增强扫描强度后,没有明显的占位效应提示。转移瘤主要发于背侧丘脑,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类圆形的信号改变,在对其增强扫描后则会表现为中度强化,没有明显占位。而畸胎瘤与淋巴瘤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特点,强化明显。
3.讨论
丘脑的位置在机体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的位置,外面毗邻内囊,丘脑内侧面形成第三脑室侧壁[2],因而在影像上通常会由于后丘脑及内外侧膝状体主要是一些传导纤维,并且属于分界并不明确的团块,而将丘脑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底丘脑与上丘脑四部分[3]。丘脑因其位置较深,导致发生的肿瘤类型较多,其中有原发于丘脑本身或者丘脑邻近结构侵犯的。
丘脑肿瘤在临床上多属于颅脑肿瘤的一种[4],发病率一般较高,并且丘脑的内部结构位置较深,肿瘤的组织类型多,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必须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综合考虑。人脑丘脑周围的核团较为丰富,和周围的神经纤维束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5],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效果会更为显著,但是对患者的不同类型细胞瘤进行全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致死及致残率相对较高。因此对患者的治疗需要确定患者丘脑肿瘤的位置、肿瘤分型、病灶等相关的详细情况之后,才能够对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技术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表1. 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的丘脑肿瘤的位置分布
在孙占用[6]的研究报道中发现,星形细胞瘤最为常见。而目前临床对于丘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活检取得患者病理结果,对于良性肿瘤与低级别的胶质瘤进行全切术,尤其是恶性肿瘤更要进行全切,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肿瘤复发,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做好铺垫。但是全切术也会导致原本正常的重要结构遭受损伤,因而在非必要情况下可能会采取部分切除术。星形细胞瘤T1WI主要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囊变、坏死的现象较为多见。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有3例患者出现出血与壁结节现象,患者的水肿范围大,占位效应较为明显,增强扫描能发现明显强化现象,并且有的囊能够明显见壁结节强化。而生殖细胞瘤的发病年龄偏小,发病部位多在背侧丘脑与上丘脑之间,主要为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侵犯导致。转移瘤其通过MRI诊断,影像会表现为T1与T2信号的改变,瘤内出现出血、囊变等症状,信号不均匀,增强呈现出不均匀强化,通常这种情况下会被误诊为三、四级的星形细胞瘤。而发生在丘脑的畸胎瘤与淋巴瘤较为罕见,畸胎瘤属于先天性肿瘤,主要源头是内中外胚层,畸胎瘤的MRI表现主要为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混杂信号,而单发在丘脑的转移瘤通常较为少见,而患者颅内的转移瘤多发,并且都会有原发病灶,排除丘脑在外,所常见的颅内其他部位能够发生转移灶。
有相关的数据研究报道[7],对确诊为丘脑肿瘤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能够发现发病类型居多的是星形细胞瘤与生殖细胞瘤。并且在临床的诊断鉴别过程中发现,主要是以囊性星形细胞瘤及生殖细胞瘤为主要鉴别对象。星形细胞瘤与囊性生殖细胞瘤的发生位置接近,并且星形细胞瘤的出血、囊变坏死情况居多,但是其钙化情况较少。通过MRI诊断发现,病灶周边有着明显的水肿现象,占位效应也相当显著。但是囊性生殖细胞瘤在临床上症状较为多见的是偏瘫、智力或者患者行为异常的症状,并且在患者的检查中能够见到患者肿瘤的弥漫性生长,占位效应相对较轻,但是其出血及钙化情况较多[8]。
本次的研究报道显示,在所研究的60例患者中,丘脑的星形细胞瘤通常会多发,好发部位多在背侧丘脑与上丘脑之间。通过MRI检测,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会呈现不均匀的信号增加,与孙占用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患者下丘脑肿瘤的诊断中,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病变的主要位置及范围,对患者的疾病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 韩路军. 扩散张量及纤维束成像在正常人与脑梗死病人的临床应用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4.
[2] 赵文博. 丘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D]. 吉林大学, 2014.
[3] 朱剑波. 核磁共振在丘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9(6):435-436+482.
[4] 黄亚辉. 丘脑肿瘤的磁共振诊断与临床鉴别诊断[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3(10):122-123.
[5] 霍丽民, 高深. 显微手术治疗丘脑肿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16(14):67-68.
[6] 孙占用.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构及功能影像学与认知的关系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 2013.
[7] 陈鹏, 牛朝诗, 王光明, 等. 丘脑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显微手术治疗(附20例临床分析)[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5,28(4):209-211.
[8] 林华, 熊斌, 戚晓昆, 等. 累及边缘系统-丘脑-脊髓-周围神经的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电生理与影像学表现一例[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20(2):136-139.
1006-6586(2017)05-0039-03
R445.2
A
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