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2017-05-05丑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托拉阿莫西林螺杆菌

丑丽娟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丑丽娟

(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取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泮托拉唑+阿莫西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胃溃疡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结论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相比于奥美拉唑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联合阿莫西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胃溃疡;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疗效

胃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占消化系统疾病的10%左右。其中饮食、环境改变、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均为本病的诱发因素[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临床常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抗菌药。近年来,抑酸药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艾普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其中最常见的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但在胃溃疡治疗上,究竟哪种药物更具有优势,临床尚无统一定论。为此,笔者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在胃溃疡治疗上,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哪个更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88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胃溃疡患者,胃溃疡参照《实用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均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经病理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排除癌变、穿孔、其他溃疡患者,同时剔除对本文使用药物过敏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44例。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5.3)岁,女20例,男24例,病程8个月~11年,平均(3.78± 1.10)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2.9±5.1)岁,女18例,男26例,病程11个月~12年,平均(4.81±1.12)年。两组胃溃疡患者在病程、年龄等临床客观资料上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禁食、补充血容量等治疗。对照组44例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批号:国药准字H20083815,来源: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奥美拉唑40~80 mg稀释后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1周后,在溃疡无出血后改为口服治疗。实验组44例胃溃疡患者给予泮托拉唑(批号:国药准字H20066753,来源: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泮托拉唑40~8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周后,溃疡无出血后改为口服治疗。两组治疗期间均口服由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批号:国药准字H19993034)治疗,每天1次,1克/次。两组均给予4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溃疡经检查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8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稍有好转,溃疡面积缩小50%~80%;无效:溃疡面积缩小不到50%,病情或加重。本文将显效、治愈、有效定义为临床有效;②治疗后记录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并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胃溃疡复发率;③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情况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要佳(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组间比较(n=44)

2.2 胃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实验组胃溃疡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同时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见表2。

表2 胃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组间比较[n=44,n(%)]

2.3 不良反应分析:对照组出现1例皮疹,实验组中1例恶心、2例头痛,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异常。

3 讨 论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之一,相关学者提出[3],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及胃酸过度分泌有关。临床常采取保护胃黏膜、有效止血、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等治疗手段。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它们均能特异性抑制H+-K+-ATP酶活性,从而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其吡啶环和苯丙咪唑环上的取代基不同,泮托拉唑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要更强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在中性和弱酸性环境下被激活的比率较小,因此,对组织选择性比奥美拉唑更强,靶点也更加准确[4]。此外,二者不同的是,泮托拉唑不会诱导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活性,因此,临床对于老年人群及肝功能不全者使用较为安全。联合阿莫西林可将幽门螺杆菌有效清除,消除周围炎症,促进溃疡愈合并抑制其复发。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的实验组,其临床疗效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胃溃疡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表明泮托拉唑的使用可显著改善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联合阿莫西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与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相比于奥美拉唑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联合阿莫西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1] 杨玉英,张兰华.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9):23-24.

[2] 李邦夫.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9):867-869.

[3] 陈玉军,黄佩杰.分析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142-143.

[4] 何建军,王艳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26):118-119.

[5] 徐爱梅,刘斌.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1):87.

R573.1

B

1671-8194(2017)08-0021-02

猜你喜欢

托拉阿莫西林螺杆菌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阿莫西林是好药,但只对这几种病有效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青海托拉海冲洪积扇区水文地质及水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