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工业看中国的“致青春”系列电影
2017-05-04于兴欢
于兴欢
摘 要:本文以近几年来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兴起的“致青春”系列电影为线索,对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进行重新解读。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那种感官化、娱乐化、标准化、伪个性化的文化弊端,同样适用于今天中国电影市场上“致青春”题材的电影作品;但是又不能如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一样彻底地否认大众文化。
關键词:“致青春”;“文化工业”;法兰克福
1 “文化工业”理论的缘起
“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是在1947年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著的《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文化工业”是一种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大众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主要凭借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和其他纸传媒,操纵着非自发的物化的虚假文化,直至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的产物,并充当大众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束缚的手段;因为“大众文化”这个词模糊而不准确,会让人误解其是从大众本身产生出来的,于是,他们新造了“文化工业”这一术语来代称并加以区别。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看来,“文化工业”既是技术理性对文化控制的结果,也是文化被商品化的结果,是通过娱乐方式对大众的欺骗和奴役。
2 “致青春”系列电影的解说
2013年4月26日,改自辛夷坞的小说、由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票房走俏,大获好评。《致青春》并不是青春片成功的首例,2010年,泰国电影《初恋这件小事》、2011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都曾掀起青春片的热潮。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中,市场是最有发言权的,制片方看到了商机后,青春题材的电影变成导演和编剧的新宠。《致青春》上映后,接着《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第三种爱情》等电影纷纷上映。
青春电影传达的是关于青春及成长的感悟。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还没有到青春期的人希望去了解青春,正值青春期的人希望从中得到启示;出于各种目的,大家走进电影院,一次又一次地消费这种青春的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技术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那种感官化、娱乐化、标准化、伪个性化的文化弊端,同样适用于今天中国电影市场上“致青春”题材的电影作品。大量的“致青春”系列电影用重复的手法、相似的情节和结构使得这些电影产品的生产与工厂的批量生产别无二致。电影通过虚幻的抚慰造成公众意识的“物化”,进而削弱了公众的批判能力和超越性想象。“致青春”的电影不应当只满足年轻人娱乐化、感官化的趋势,而应该保持深度的美学探索和崇高的艺术追求。“致青春”系列电影不同程度地呈现了文化标准化的特征。其在时间上大多是从现在往后看、在内容上大多是怀念青春,接连不断的相似题材的出现,使得相似内容的青春电影不断上映,造成越来越明显的同质化趋势。
青春电影的受众群体大部分以“80后”“90后”为主。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面临着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残酷的现实。他们希望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得到一种感官的愉悦。娱乐、消遣、感官刺激成为他们看电影的主要目的,从而达到慰藉心灵、怀念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的作用。这些都是“致青春”题材电影在我国得以存在的消费主体和现实基础。《初恋这件小事》不禁让人回忆起青葱岁月中的暗恋情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对于初恋的追忆;《致青春》是对于大学生活的追忆;《同桌的你》是对于同桌加初恋的怀念。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看电影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因此,看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尤其容易得到年轻人的喜欢;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电影制作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电影本身的质量。纵观青春电影,其服装大多以各种校服为主;场景离不开校园、图书馆、教室、寝室这些地方;道具一定有自行车;情节也基本围绕男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从其相遇、相知再到相恋,最后大多因为现实的压力或误会而导致分手。这种标准化、雷同化的青春片,不可否认,与青春校园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电影应该高于生活,导演应该在电影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为受众展现更多具有新意的影片。随着电影观众素质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千篇一律的青春片一定会让受众感到视觉疲劳,最终会被受众抛弃。
3 总结和评价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认为,“文化工业”中的文化和艺术已然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大众的工具,是人类消费的商品。同时,他们对现代科技也持有否定态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有了可行性,艺术品独特的个性化都在科学技术的大量复制中慢慢消失,在这种畸形的文化环境下,人们将所有的目标都指向了盈利性。艺术不再仅仅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娱乐消遣。
在现如今的大众消费时代,我们要坚持艺术的独创原则和批判、超越精神。纵观电影产业下的“致青春”系列电影呈现出标准化、统一化、庸俗化的特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电影作品被批量生产,艺术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审美价值的追求,而是商业规律的商品;年轻人的需求也仅仅是停留在消费享乐的过程中,而其在享受感官刺激的同时,也丧失了个性、独立自主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艺术是纯粹的不具有目的性的存在,是对尚未存在的事物的把握,它是被创造的独立的东西,是不能被模仿的;它是人们对于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值得人们尊敬和肯定的,他们尽全力保护文化的态度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但是在我们吸取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工业”相关理论的精华之处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持有的全盘否定的态度,看到其忽略了“文化工业”的积极意义。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看来,艺术就应该像传统艺术那样,高雅、严谨,是上流社会的人才有资格欣赏的东西;但是,他们忽略了“文化工业”带给人们的便利。“文化工业”让文化亲民化、通俗化,每个人都有接触艺术、欣赏艺术和了解艺术的权利和机会,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阿多诺(德).文化工业再思考[A].文化研究(第一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阿多诺(德).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 霍克海默(德),阿多诺(德).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柴丹薇.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分析——以流行音乐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4.
[5] 凌海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J].外国文学评论,2003.
[6] 杜彩.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结构复杂性——以电影工业、电视大众文化为例[J].传播文化,2011(8).
[7] 李玉杰.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前沿,2010(8).
[8] 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J].美学研究,1999(3).
[9] 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陈学明,吴松,远东.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