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评价,新智慧
2017-05-04沈丽芳
沈丽芳
摘 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直是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真实的记录,解读幼儿的“抓脸事件”,从分析幼儿“抓脸”行为的具体细节及其发生的情境入手,分析幼儿“抓脸”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抓脸行为”;记录
一、幼儿“抓脸行为”的观察记录
观察事件:2016年9月23日;观察幼儿人数:2人;幼儿总人数:32人
正当孩子们听着音乐做韵律活动时,只听见“哇”的一声大哭,打破了原有的安静。此刻,老师看见了YY小朋友鼻子旁边已经有一片抓痕,他站在那儿张大嘴巴,两行热泪掉下来,一只手拼命地伸向DD。老师连忙跑了过去:“YY,你怎么了?”YY哭着,翻掉椅子,大声说:“DD,出去,出去。”DD站在那边,哼的一声,DD说:“我本来就是坐在这里的,YY抢我的位置,我喜欢坐在这里。”原来如此。
二、研究依据和原因分析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分析,主要有取乐性攻击、手段性攻击、模仿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在案例中,幼儿DD的“抓脸”行为主要是手段性攻击。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冲突,尤其是地位相当的人之间的冲突,有去自我中心的作用,这种人际间的冲突有激发心理内部冲突的作用,冲突还有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作用,因此幼儿的冲突处理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是一个契机。
1.中班幼儿的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儿童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班级抽样调查中,女孩攻击女孩和攻击男孩的比例低,男孩之间的攻击性冲突和男孩攻击女孩的比例要高,男孩不仅易挑起事端,而且也易成为攻击的对象,高攻击性男孩因其敌意倾向常会招致同伴的攻击。
2.幼儿“抓脸行为”的社会因素
同伴因素:幼儿生活当中,玩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玩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
教师因素:教师对部分幼儿的纵容或批评,也容易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3.幼儿“抓脸行为”的家庭因素
在镜头中,DD和YY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是有一定的相似点。他们是由奶奶在家带着,平时比较溺爱,百依百顺的,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4.幼儿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是“抓脸行为”的个体
因素
三、有效评价,实效解决策略
1.教师直面教育现场,发挥干预者、引导者、协调者的作用,进行有效评价
教师要对事件进行干预,因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抓脸”行为,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先制止。幼儿的年龄较小,其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有限,教师要引导。教师以协调者的角色处理突发事件,必须首先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不要为位置的事情再争执,注意力转移到两位幼儿本身。对YY进行安抚,抱住宝贝,给幼儿的伤口进行处理。面对DD,老师不要随便动怒,DD的脾气非常执拗,不会轻易认错,但不能放任他犯错误,随便抓伤别人,必须要教育,不要让其他幼儿效仿,应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但要关注被抓幼儿的感受:“YY的脸都抓伤了,我知道这个位置本来是你坐着的,但是他现在被你抓伤很痛的,脸上都有坑了。”
2.教师和家长要包容挑衅,尊重孩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
3.理解要站在幼儿的高度,一起制定班级的规则
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要让他有情感体验,光讲道理,在情感上不能触动幼儿,解决不了问题。例如,当幼儿打了别人,人家疼,就让他体验到疼的滋味。可以让他通过回忆摔倒的疼痛等来体验别人的不舒服。但是经过这件事后,要让幼儿明理,好朋友学习本领,不一定要坐在一块,座位的位置要遵守大家一起制定的规则,大家都要公平。
4.教师做好双方家庭的调节者
教师做好双方家长的工作,协调家长之间的关系。(1)将事情的原委事先告诉双方家长。(2)根据事件的发展,及时跟踪。(3)反思家园关系。发现好多家庭,宝贝好久都没有剪指甲了,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卫生和安全,教师定期检查幼儿的指甲。
参考文献: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統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24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