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入幼心
2017-05-04王丽
王丽
摘 要:“聪明的大脑,健康的身体,是吃出来的。”可见吃是何等重要。进餐点心都是为幼儿身体发育提供了充足营养,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物质前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它重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点心活动环节的组织并不尽如人意:无序,环境嘈杂,不恰当的催促、强迫,偏、挑食等,忽视了对幼儿良好进餐(点心)行为和习惯的培养。纲要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将身心和谐发展的健康观念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因此,保教并重,加强幼儿园点心环节的组织和指导对促进幼儿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班幼儿自主生活实践与探索的活动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需要出发,将其中的点心作为重点关注和突破的环节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
关键词:小班幼儿;点心;自主管理
合理的营养膳食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于全天在园的幼儿,他们因每日活动量较大,体能消耗多,所以需要我们提供适量的营养供给和补充以帮助幼儿及时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我们大家重视的午餐外,各园都会为孩子提供适量的点心。因此,点心也成了各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一个细小且重要的环节。可是或许正因为它并不像午餐那样作为正餐,所以常常被人忽视,并且多数时候都是受教师高度控制,处于“封闭”状态,以至于幼儿被动服从,使得原本应该是享受的生活环节变得那么压抑。
刘静波博士曾说过:幼儿园许多规则的制定都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标准为出发点的,对于孩子来说不合适。整齐划一虽然方便了管理者,但这种过分强调环境有秩序性的常规,却忽视了幼儿个体自主性和幼儿的情感需要,因此对个体的发展来说有害无益。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相对于中大班较弱,并且情绪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在“点心”环节也时常会出现一些现象。
1.不想吃
处于这种现象的幼儿,情况有多种。有些是由于午睡之后的“起床气”,情绪不稳定导致不想吃;有些是本身对一些食物有挑剔的行为;有些是看见别人不吃,由于爱模仿的年龄特点,自己也不想吃等。
2.不能吃
现在有些幼儿由于过敏体质,常会有一些食物是不能吃的,比如有些幼儿对蛋类过敏、有些对虾过敏等。
3.不会吃
很多孩子由于动手能力较弱,遇到需要剥壳的一些点心,便有点手忙脚乱。如果老师按照规定的时间安排,动手慢的幼儿可能刚剥完,老师就要进行下一个活动了。有些则是对于有些食物常常是抱有一半的兴趣,即吃了一半,就将另一半倒掉造成浪费。
上述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点心环节的“不自主、浪费”等等问题,那么面对小班这样一个小年龄段的群体,我们如何做到让幼儿自主、愉快地用餐,我进行了一些反思、探索、尝试。让作为“辅餐”的点心也能像正餐一样,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实施策略:
一、因人实施,满足幼儿在点心上的不同需要
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因此,他们的生活饮食习惯也会不同,这些不同也会反映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因此,我们要关注个体,因人施教。
1.特别关注幼儿,点心需要化
为了能够使孩子愉快地吃点心,我们设立了一个“特别关注”栏,意在让教师了解一些需要特别关心和照顾的幼儿。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忙于一日工作的教师很快就能看到今天一些情绪不稳定的或者是“病号餐”的孩子。有些小班幼儿不善于表达,有时班级中两位教师上下午班会交换,这样的形式对这样的情形都有所帮助,教师可以很快体察到班中幼儿的饮食情况,对号入座,让小班幼儿在点心时感到安全、温暖和愉快。
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不同,所以教师要丰富点心的种类。结合营养分析和幼儿的个别需求,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点心,如水果、馒头、包子、面包、各种粥等等,注重干湿点心的搭配。
2.多种点心用具,点心自助化
起床后的点心提供基本上都是孩子在即将起床或者刚起床后的时间。往往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都是由教师或者生活老师分好,孩子起床后就可以直接吃。正因为教师的不放心让小班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失去了一个动手锻炼的机会。所以,在午睡后的点心环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蒸过的点心,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其手小骨发展的点心夹子、点心盘子、勺子等供幼儿自主选择取拿点心。如果是一些煮过的点心,如小米粥、红枣银耳汤等,我们则可以根据不同的量将其盛好,待温度适宜后,以供幼儿自由选择。
除此之外,多数情况下,小班幼儿都是直接用小勺用餐,所以这样的方式让很多孩子在技能的获得上得不到进步。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便都是小班的孩子,但是他们在动手能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孩子会使用筷子,有些孩子会拿勺子,有些孩子连拿勺子的方式都不对。所以如果教师单方面的提供勺子,使得孩子们在原有的一些技能上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在小班也尝试提供筷子与勺子,让孩子自由选择以达到发展水平上的
提高。
二、创设温馨的环境,引发和支持幼儿的点心生活活动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环境既能提供机会,也能产生压力感和紧张感,从而影响其发展;如果环境提供了机会,幼儿就会朝着社会文化目标的方向发展。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张的那样: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里从事愉快的活动,通过有趣的“工作”来塑造自己的精神,才能使幼儿达到“正常化”。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点心生活环境,更好地把教育渗透在环境中,让幼儿不仅能在显性的环境中心灵得到快乐,还能在隐性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1.洁净安全的点心环境
安全卫生的点心环境是幼儿点心的基础,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干净的点心环境,首先,保育员在幼儿点心前按照消毒程序做好桌面的消毒工作,清洁环境,做好餐前准备工作;另外保教人员也需要佩戴好帽子和口罩;其次,幼兒在点心前需要将小手洗干净,吃点心时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用完点心后,轻放点心用具,正确地漱口、擦脸。
2.愉快的点心进餐心境
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床后,断断续续地就有幼儿如厕、洗手、喝水、吃点心,所以这时候就可以按照幼儿动作的快慢自然进入点心环节,先完成自己想做的一些事的孩子就可以先用餐,改变以往大家统一用餐的习惯。
(1)播放优美音乐,环境幽雅化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一些教学活动或者操作活动中使用一些音乐,使得幼儿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活动。的确,音乐可以缓解疲劳、让情绪得到释放、放松。因此在幼儿点心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以帮助幼儿获得愉悦的进餐心境。除此之外,我们并不规定幼儿在进餐时一句话都不能说,而是允许幼儿适当地轻声说话,让幼儿的情绪情感得以表现。
(2)趣味主题餐桌,点心自主化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在点心环节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主题餐桌,可以根据动物、水果、植物等小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来命名。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还可以自由选择同伴到自己喜欢的主题餐桌边吃点心。当然,为了避免孩子拥挤,我们事先会告诉幼儿如果发现你要去的餐桌边已经坐满,可以选择第二种餐桌。下次就要动作快点就能选择自己想要的餐桌,这样一方面引导幼儿学会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间接改变幼儿动作慢的习惯。
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让他们通过角色游戏满足需求,动手能力的欠缺让他们通过活动锻炼提高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可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动物”,让孩子通过扮演某种角色来尝试给“小动物喂食物”。同时还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如勺子、筷子、夹子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不仅能让幼儿知道要做一个爱吃、会吃的孩子,还逐渐提高了他们餐具的使用能力。
3.安静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小班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都逐渐学会独自用餐,教师就要充分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幼儿安静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促进消化器官发育,还有益于幼儿饮食卫生和身体健康。小班孩子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都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个年龄特点,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的关于用餐的儿歌。如儿歌《点心歌》“点心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细细嚼,慢慢咽,一口一口全吃完”。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习,可以隐性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细嚼慢咽的饮食
习惯。
4.自主有序的餐后整理行为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教师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餐后整理行为,对于幼儿自主有序的餐后整理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施:
(1)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引导孩子
小班幼儿好模仿,因此教师可以以榜样的作用,幼儿潜移默化模仿,比如教师在点心后将桌面收拾整齐,然后将用具轻轻地放在指定的位置。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信任孩子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相对于中大班来说较弱,因此教师处处小心谨慎,不敢放手。其实,只要教师抱着一个相信孩子的心态,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他们自己去整理,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还可以促进幼儿能力更好地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给每桌配一块抹布,当有汤汁类点心不小心碰洒时,幼儿可以自主取拿抹布进行整理。
三、多形式激励,促使幼儿感受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我们要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知道在孩子的成长中,面对批评教育,他们更需要的是鼓励引导,只有在鼓励中,他们才会变得更加积极,所以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是我们要思考的。
1.点心小屋——主人篇
小班孩子喜欢玩角色游戏,所以我们可以创设点心小屋的游戏情景。每次请点心就餐時表现好的或者是有进步的作为小主人为前来的“顾客”提供服务,让他们自由进行买卖,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完成了用餐。
2.干净小屋——值日篇
虽然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弱,但是对于简单的抹桌子这类动手活动,大部分孩子还是可以学习并且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主动收拾餐桌上遗留下的残渣。日复一日,在有序、整齐的氛围下,幼儿便可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改变了以往成人包办代替,剥夺幼儿自发学习机会的现象,这样简简单单的点心时刻也能激发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3.金色小屋——明星篇
对于幼儿用点心时好的表现,比如良好的进餐和收拾整理行为,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可以展出每个点心小屋的文明进餐明星宝宝,将幼儿进行纵向比较,对于有进步的给予鼓励,不断地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当然每个幼儿都是有个性的,每个幼儿都有适合自己的强化方式,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考虑幼儿的个性外,还应考虑幼儿的年龄因素。
四、组织丰富的活动,给予幼儿发展的空间
由于孩子的做事速度不一样,所以难免会出现有人在点心时已经吃完,有人才刚开始吃的现象,这样就容易形成一部分孩子用完点心无所事事,一部分孩子还在那里细嚼慢咽,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尝试在幼儿的等待中渗透游戏,让简单无味的统一等待时间变成充满趣味的个性化发展空间。
1.在整理活动中发展
这里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干净小屋——值日篇。在时间较为紧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让用完点心的孩子充当值日生,帮助教师收拾桌子,让他们在忙中有乐,乐中有获。
2.在区域活动中快乐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用完点心的孩子可以开展的活动比时间紧凑时多很多,这时教师就可以选择性地开放一些区域内容,如材料容易整理的,让孩子进入这样的区域进行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度过等待,收获快乐。
3.在自由游戏中成长
自由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情况一般是用在当日所食用的点心为汤食类的食物前提下,这时幼儿如果进入区域活动会影响到就餐的幼儿,此时,我们就要将活动向走廊上拓展,在空间上将幼儿动静分离。比如可以让幼儿在看图书、玩积木、折纸等等活动中自由选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在交流中促进交往、快乐成长。
实施效果:
“吃”是每个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然而吃好这一项就需要在物质上与精神上都得到满足。所以在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者,更是孩子生活的创造者。有效地指导幼儿的就餐问题,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让平凡的点心环节变得不平凡,即使是小小的点心环节,我们也要做到小中求细,细中求意,在小小的环节中努力做得仔细并使孩子生活得有意义。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优化幼儿一日的生活环节,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发展空间,让他们做快乐的小主人,让快乐自主用餐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邱学青.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游戏指导篇[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