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有效性

2017-05-04张艳宾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摘 要 目前,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期望,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缺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人文的关怀。因此,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本文认为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的提升,需要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本文从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作者简介:张艳宾,河钢宣钢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253

人文关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是以社会主体中的人的个性作为基础的,它包括:人的需求、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的思想。然而,在现实中,难以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融入人文关怀,构建一个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的提高。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呼唤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针对人来说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作为一个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从其本质上来分析,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断培养人、不断塑造人、不断发展人、最终完善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它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社会的一个理念,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目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同时,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以人文关怀为理念,要在实际行动中进行实现。

(一)人文关怀体现了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

为了满足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需要从人文关怀开始实施。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知,人在具体活动过程中,往往能够表现出来自己的性格,這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人具有三性,包括: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等,而人文关怀的理念与人的本性统一,它把人看作是生命的创造体,所以,它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等特点,通过努力,使人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的话,从人的本性开始关注,最终确立人的本性。也就是以人的方式去对待人、去关怀人,确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人来进行的教育,最终也是为了人更好地得到发展。所以,其价值诉求的核心也是人,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人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真正的价值,即满足现实的需要。而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情况、人的尊严、人的生活条件等。人文关怀积极贯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以,它被作为一种理念,关注人的方方面面,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价值追求统一。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即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关注人的自我发展、关注人的完善、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真正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实然”转为“应然”的局面。

(三)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人为本,最终体现其价值。人作为教育的一个中心部分,也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最终从“实然”转变为“应然”的教育,所以,有必要从人文关怀开始实施。对于人文关怀,其思想的本质,即以人为本,对于以人为本,其最重要的内容以及最集中的表现,即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本着“以人为本”,即把人作为教育的中心,另外,对人的生活世界给以关注,也就是更好地尊重人、不断塑造人、最终解放人,而其终极关怀,即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当然,以人为本是从现实当中的人开始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其人文关怀针对教育者,把它当作一个主体,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与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的人文关怀反思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有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情况,人们没有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缺乏人文关怀,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价值的定位、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计、方法的实施等,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化”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最终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它的价值包括两个层面,即社会价值、个体价值等。从理论上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社会价值、个体价值,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但是,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特殊的政治背景时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发生改变,以社会的需要、政治的需要为核心,甚至以社会价值为主导,而忽视人自身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即实现“社会本位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不符,不利于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基于这种价值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无法实现,即不利于受教育者的成长,不利于教育者个人价值的实现。基于这种价值定位,受教育者不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他们认为,不论思想政治教育有多重要,与他们也没关系,主要与也党和国家有关,也就是与社会需要有关,而与他们自身的需要、成长、发展等方面关系不大,所以,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被强制进行的。这作为一种政治义务而被服从的,所以,他们从心里讨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甚者有排斥的心理。在社会发展中,把“以人为本”作为理念,而其价值定位,以“社会本位论”为核心,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实现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化”

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实现其社会政治目标。但是,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主要是针对具有不同思想层次的受教育者说的,给以提出要求,即任何一个人均无条件的服从,最终实现整体价值,这样一来,教育目标的实现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现实生活等情况,换句话说,教育目标的实现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情况,受教育者往往具有层次性、创新性、个性的差异性等特点,同时,没有把价值主体的多样性,以及利益需求的多元性考虑进去,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制定目标时,往往是千人一律地制定一种要求,一种规格目标,有必要重视理性分析,以及更好地认识目标层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人的共性塑造,还要重视受教育者内在的需要,根据其差异性、价值利益主体的多样性来制定目标,最终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泛政治化”

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方面的教育、政治方面的教育、道德方面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教育。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政治教育为核心,所以,其他的教育内容为政治教育服务,其内容、体系、结构是以政治教育内容为主导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性。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当中,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诉求。但是,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仅强调它的政治性。这个时代与以前不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以政治性为核心,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最终塑造一个社会政治所需要的形象,使其具有服从、奉献、谦恭的特点,同时,人的创造性、个性、人的生存状况能够被体现,最终实现以“一切为了受教育者,为了一切受教育者,为了受教育者一切”为教育理念。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灌输化”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选择了“灌输”的教育方法,这样就没有了人文关怀。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体现不出来,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这里,以灌输式为核心的教育方法,不同与列宁所说的“灌输”教育思想,它是一种僵化的教育方法,其远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人性原则。对于这种教育方法,没有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一味地把所要讲授的教育内容灌输给受教育者,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教育者中心论”为原则,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无条件接受教育信息,导致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得不到发展。从实质上分析,这种教育方式没有以人为主体,它仅仅反映着教育的社会本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以教师中心论为核心,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理念,使得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得不到培养,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融入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效用提升的有效途径

目前,学校要想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乏的困境,需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用,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所以,需要社会群众的一起努力。但是,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可知,为了彻底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问题,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即价值的定位、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计、方法的实施等,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最终提升其效用。

(一)突出人文关怀价值,整合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在社会发展理念中,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所以,有必要重新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进行审视,进而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甚至更加科学地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及人文关怀价值,同时,社会发展的诉求要与个人的发展需要结合在一起考虑,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活动,应以人为核心,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关注其社会价值外,还要关注人的价值,使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统一。

(二)制定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现教育目标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候,应结合受教育者的需要、层次性、差异性来进行。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个性不同,思想道德层次、需要层次也就不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进来,确保每个人的创新力的生成,以及实现终极价值目标,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关照人的生存状况,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从其教育内容上分析,需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要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尊重人、关心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题中之义,即尊重人的价值、唤醒主体的意识、培养德性伦理、培育和谐心理等方面。

(四)超越灌输式教育方法,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受教育者在这一活动中,作为一个主体来接受教育,他们经过自己的判断、选择、内化等思维运动之后,接受这些思想信息。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教育规律,让受教育者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思想教育研究.2015(2).

[2]土东莉.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邏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2015(2).

[3]土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思想教育研究.2015(4).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