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7-05-04苏纪荣
苏纪荣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而在这一阶段教师如何做好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大门,使学生能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呢?结合小学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其他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要想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结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上的难点来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思维的训练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实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最为本质的认识,它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性意义,也是建构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传授一些数学基本思想,使其从根本上武装起来。
例如,笔者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希望通过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传授类比思想,笔者在课上为学生放映了相应的动画情节,让学生通过动画人物去进行立体图形的认识,这样就能引起学生对长方体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到动画场景中去,让学生通过动画来学习知识,这种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传授知识,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以后,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角。这一主体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更多的改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部分,只有学生学会依靠自身去探索数学知识,才能逐步懂得数学的乐趣与方法,在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中才能使数学知识得到逐步的积累,从而一步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量,使学生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反客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笔者在教学中就将把圆等分的教学模具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拼一拼,在教学中教师对那些拼成长方形的小组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习圆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就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切实提升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生活场景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数学的场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拉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更加具體化,使数学学习从抽象的数学符号中抽离出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例如,针对“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这一道题,教师可以将其更生活化,将其和学校组织的春游以及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转变为“同学们,咱们年级现在如果要组织春游,学校可以给咱们班三辆小车和一辆大客车,而小汽车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大家来算一算够不够咱们年级人坐呢?(年级实际有75人,这个信息学生是知道的。)这样这道题就成为现实生活中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一听到春游,学习的兴致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样学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导就能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方法。
四、培养学生反思学习习惯,使学生思维更加缜密
在教学过程完成以后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反思。在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有主见地思考、评判事物。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所得结果进行及时的验算,检验问题答案的合理性,出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做出调整与改进,这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对于学生反思思维能力的训练,既能培育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而且这一方面的训练也能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更加仔细,从而减少考试时不必要的丢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充分尊重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提升,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变化教学策略,制订出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培养计划,让小学数学教育也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擎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现状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浦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解题反思与优化思维品质的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