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7-05-04姚力利
姚力利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受重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有效地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做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发展的素质人才,而语文素养是素质人才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小学生的心智、认知能力等都还没有完全发展健全,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感受到文字、语言之美,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满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保持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也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自主地开始对语文知识进行分析探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更为显著。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语文知识的阅读,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思考和探讨,让学生能有效地体会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发展更为完善。同时通过阅读也能让学生有效体会到文章当中文字、句子的优美之处,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2.通过说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学科,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都是需要学生去多说、多写才能理解的更清楚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说写方面的教学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言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朗读这篇课文,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学生对角色的分析、探讨,让学生对课本知识内容了解得更为清晰透彻。同时这样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朗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详细经过,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可以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将这个故事进行描绘,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也能让学生对人物分析得更为透彻,有效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提升。
3.通过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为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探索的热情,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学习《匆匆》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对文章当中的句子进行赏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章当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还能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种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娇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吉林教育,2013(4).
[2]国秀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