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段说明文教学策略探寻

2017-05-04潘一桃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潘一桃

摘 要:到了三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教材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在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说明文的教学日益凸显出来。说明文与一般散文、小说等文体不同,抒情性弱,但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以建立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教学;说明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中段说明文教学的特征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三四年级的时候,学生的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主要表现在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经验等。在知识积累方面,三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文章阅读以及简单的分析能力,这为学生阅读扫清了基本的障碍。在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就处于感性思维能力多于理性思维能力的时期,也正是学生逐渐建立逻辑思维能力的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逐渐提高了。除此之外,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得到了增强,对事物的理解也深刻了。

说明文旨在说明事物的形态、特征、原理等表面的特征,以及说明事物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等,行文特点在于逻辑性强、结构严整、语言严谨,是说明性与描述性相统一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阅读出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更要教学生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熟悉说明文的行文手法,分清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二、小学语文中段说明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巧妙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抒情性文体,尤其是散文、小说等,尽管教材中说明文的内容占据着一定地位,但学生接触的仍然相对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在讲解说明文的时候,与其他内容相似的文章做比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自主体味说明文的特征。例如,在讲解《太阳》一文时,与巴金的《海上日出》做对比。尽管在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不能言明说明文有哪些特征,不能用专业术语来描述这种文体,但他們能在阅读中通过一系列数据的罗列、打比方与比喻的对比中,形成对说明文的第一印象,并且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不同文体的特征。随后在教师的讲解中,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了解说明文的特征及具体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概念模糊已经成为一个困扰教学发展的问题,比较法的运用能够在讲解说明文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文体概念。

(二)发现文本特点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最终还要落实到文本特点的教学,以教材为依托,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在讲解说明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启发学生按照文章的行文逻辑进行思考,这是从说明文本身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特点出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还要让学生悟。例如,在讲解说明文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将其中运用的一些说明方法进行标记,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例如打比方、列数字、对比等方法,都是说明文常见的手法,同时也是能够标识说明文的方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熟悉说明文的过程,学生对说明文的特征的把握,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就需要练习。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打比方、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来进行说话练习,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像文中一样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我们丽水紫金大桥的“长”,从而对说明文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三)从内容入手进行分析

在说明文讲解中,教师还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的学习,说明文都是说明某一事物的形态、原理等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教材内容入手,对学生进行讲解。说明文中对事物的描述中陈述多于描写,以客观的语调进行描写。也就是说,通过说明文的阅读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个事物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这个事物是什么。因此,教师可以以此入手,在学习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合上课本再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个事物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熟悉说明文,并且产生初步地运用说明文的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说明文以严谨、朴实为文章特点,应用性远高于文学性,但其中对文字运用、篇章结构仍然有所要求,仍然需要在学习中注意。

(四)学练结合

进入小学中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开始接触简单的写作,包括看图说话、记叙文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描述练习,不一定完全成文,可以仅仅是一个段落等,让学生尝试描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带来一些常见的事物,让学生进行描述,再对比学生的描述情况,寻找出彩之处。尽管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这个步骤有些难度,但教师可以逐渐尝试。

说明文教学是小学语文中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后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以教材为本,紧扣说明文特点,采取丰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熟悉、适应说明文,这样才能切实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许璐琳.浅议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6,17(11):84-8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