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2017-05-04祝银辉
祝银辉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美;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意境美;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思想美;鼓励学生发现创造美。
关键词:美育;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育,就是培养学生懂得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形象、培养感染学生,在学生的全面教育中,美育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发展智力,又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追求。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丰富的关于审美的一些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白板又进入课堂、iPad逐步进入课堂。学生在上课时候可以很直观地从声音、色彩、图像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准、更全面,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感受美的能力,塑造完美的性格,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
一、创设情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和源泉。兴趣来源于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这就是教育的很好的展现。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情境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僵化思路,达到以景生情和以文生情的效果。教师需要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创设关联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带着表情,绘声绘色地诵读相关的课文内容,这样可以把实际的教学转化成完美的、崇高的境界。比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其中有大量关于桂林的美丽文字,其中有对桂林山水的全面描绘。教师需要配以动态的、生动的画面,并且选取美妙的配乐,让学生进入生动的、奇妙的花景中,让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和风景之美。
二、欣赏佳句,感受文字美
語文教学要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语文是充满语言魅力的学科,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学科。
小学阶段,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示范朗读是很必要的,在语文课本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有生动的优美语句,有引人入胜的意境,也有非常感人的场景和画面。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整体美,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朗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和意境的美丽之处,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关键之处。叶圣陶称有感情地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可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多么重要。
三、揣摩语言,感悟人物的思想美
优秀的人物形象能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欲望大大提高,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好好研究课文中的言行,并透过文章内容深入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情感,运用各种方法分析他们的性格,从而感受文章里人物的心灵。例如,《生命生命》一课,文章的作
者——杏林子的真实经历,可以配乐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感悟生命意义,并列举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让他们感受活生生的人物,更深层次地理解珍惜生命的意义。
四、熏陶渗透,体会社会的情感美
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学生必然会产生对社会美好事物和人的强烈情感,并且体会到社会的美丽。比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众人皆知的文章里,海伦·凯勒为人们讲解自己对美好光明世界和生活的无限渴望。教师可以拿网络上的视频片段和典型图片,通过一个简单直接的小课件,让学生了解到这个作者人生中的关键人物,也就是莎莉文教师,让学生深深地体会这个伟大教师的平凡一面以及无私之美。
五、发掘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美
教学过程是把学生学的知识变为一种能力。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文章的内容,引导他们开展一些有效的美的活动。比如表演,既是一种欣赏,又是一种再创造;课本剧、小品,也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还可采用其他表达方式进行创造美的练习。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美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02.
[2]龚声蓉.多媒体技术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张东海,汪平,张斌,等.论学校美育多元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2).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