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性
2017-05-04王金凤
王金凤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课应该是活动课,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的活动。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所以要孩子们主动去学习很难。对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课堂互动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课堂;互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互动打好基础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影响深远,特别是倾听习惯,是其他一切习惯的基础。数学以理解为主,其学科符号单调,算理抽象,小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所以“认真听、听明白”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就必须了解学生喜欢倾听怎样的声音和语言风格。每个教师的语音素质和语言风格都不尽相同,根据观察本班级学生的喜好,教师可以调适自己的语音特点,激发学生对倾听的兴趣。因为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学生的主观的愿望有关系,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评选“倾听之星”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全班同学评出“倾听之星”,奖励学生一颗五角星贴到评比栏里,为学生树立倾听的好榜样。让全班同学都来争当“倾听之星”,把学会倾听当作一项教学常规来抓。当学生听明白了,就有能力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了,从而也就愿意和大家互动了。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互动关闭恐惧之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攻克知识堡垒这个任务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才是主体,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一定会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所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性的关键所在。很多老师都在这里摔了跟头,他们崇尚权威,不容争辩,整节课“一言堂”,这样的课堂怎么会出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也就很难实现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自然,学生也很难积极地配合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交互肯定也就实现不了了。
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互动创造条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注重学生的学,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选好“领头羊”,于是,在全班就产生了无数个小老师。遇到难题,老师可以拔几根“毫毛”吹一吹,全班授课制瞬间就变成小组合作学习式。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表达,学会质疑,质疑教材,质疑同学,互问互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创设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互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善问。为此,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地点拨、示范,指导学生提问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途径。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用课件出示了一些大家熟悉的课本、文具盒、钢笔、书包、练习本等学习用具,并在商品下明码标价。然后我告诉大家:老师今天让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当老板,推销自己的商品。让坐姿端正的同学当顾客,给你上讲台购物的机会。结果,大家不仅积极回答问题了,课堂也立马秩序井然。当顾客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买了相应的商品,于是,相应的数学问题也就产生了。同学们兴趣高涨,看着别人上台去“买卖”那么好玩,都渴望上台啊。于是我分小组叫大家继续“买卖”,同学们可开心了,不知不觉中,就提出并解决了很多“20以内的加减法”的问题,所有的同学都攻克了本节课堂知识难关。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在教学设计上,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空间,逐步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于有了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大家也就有了互动的兴趣。
五、采用游戏教学法,是提高互动的法宝
卡羅琳·原伯说过:“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10分钟左右,10分钟以后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小动作不断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他们的这种互动就“变味”了。要期望他们短时间内再次集中注意力和老师进行知识上的互动是不理智的。课堂中的互动本来就是一种思维的交流,所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具,激发他们的兴趣,保证有效互动的产生。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赞赏与鼓励,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促使学生积极和大家互动。对于小学数学老师来说,只有认真对待,精心设计,就一定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王存彬,陈苏冬.初探小学数学活动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3).
[2]洪国明.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现象的反思[J].科学大众,2007(1).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