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2017-05-04肖钰烨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肖钰烨

摘 要: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操作”,而操作要借助于环境、材料。所以,区域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区域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目标得以实现不可或缺的前提。

关键词:区域材料;选择与投放;低结构化材料

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他们主要是通过在材料中的互动来获得生活经验的。这些游戏中的材料不只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媒介,也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共同话题,是教学方针与内容的主要载体。在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不仅可以判断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是不是细致入微,而且也反映着教师的教学价值观。

一、区域材料的选择,可以适当选择低结构化材料

低结构化材料在用途上具有多样性和不固定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潜力、调动幼儿的既有经历,并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他们的想象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能够充分地激起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例如,教师在搜集了大小、形状与材质等都不相同的月饼盒时,幼儿在看到这些东西时就会自动搭建出“高楼”,他们还会不断地探索怎样才能使“高楼”搭建得更稳固,从而在无形中锻炼幼儿思维与动手技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巧妙地利用废旧回收的KT板,将其随便切割成各种形状,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然后教师再给幼儿提供小排笔和水,幼儿就可以在墙上随意地进行各种构思的拼图,随着游戏教学主题的推进,幼儿还能不断地改换拼图内容,例如,我们班的孩子能巧妙地运用KT板拼出各式各样的轿车、船、飞机、海底动物等;精心巧妙地使用镂空的垃圾桶和废旧筷子,还有用乒乓球制作出来的小鱼,幼儿在游戏中就能用筷子拼插出不一样密度的网,将小鱼往下扔的时候就能捕捉到更多的小鱼。这些多种多样的材料选择,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仅进行了自我的思考,而且也充分体会到了与同学协作进行游戏的趣味,而材料自身的低结构性能够使得幼儿创造性地参与到游戏中。

二、区域材料的选择,可以关注真实的工具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在选择区域材料时,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尽可能是幼儿生活中能看到、感受到或接触到的事物,这样有利于幼儿理解材料内容、获得相关的直接经验。我们要信任幼儿,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生活中真实的工具。当儿童有机会使用真实的工具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尊重,感到自己得到他人的慎重对待。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幼儿对工作更加细心,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他们会很好地履行使用工具的职责。例如,在“纺织厂”,为幼儿提供了粗细不同的针以及蚊帐、各种布等,开始的时候很担心针太细,会刺伤孩子,但是观察后发现孩子有一定的规避危险的意识,在使用针的时候他们更加认真、细致而且小心翼翼,最后孩子的针线作品让我们惊讶;在干果区,提供小斧头、核桃钳、坚果夹等工具,可以供幼儿大胆使用工具剥核桃。孩子们在使用各种工具剥核桃的时候非常认真,而且经过反复操作,他们找到了使用这些工具的小窍门,并及时进行交流。

三、区域材料的投放,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哈佛大学达科沃斯教授认为,儿童是通过自己的观念和动作来建构对世界的认识的。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就必须以“幼儿为本”,引导幼儿从自己的视角去寻找发展的机会。区域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不仅需要教师心目中有幼儿,更需要教师能够完全转向幼儿的角度,应引导幼儿主动收集、使用材料。我们班要开设一个鱼儿小吃店,开设之前我问孩子:我们要开设鱼儿小吃店,鱼儿小吃店可以做些什么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说可以做鱼儿火锅的,有说可以做烤鱼的,有说可以做鱼肉寿司的,有说可以做红烧鱼的…… “鱼儿小吃店”要开张,必须准备很多材料啊,小朋友想想我们需要用到哪些东西?“小鱼”“烧烤架”“锅”“盐巴”“味精”“铲子”“勺子”“盘子”小朋友们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最后我们决定分头行动,家里有啥不用的锅铲瓢盆、盐巴罐、味精罐等都带来。第二天孩子们果然像约定的那样,从家里带来了“鱼儿小吃店”开张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孩子们又兴致勃勃地与老师一起讨论、一起摆放这些收集到的材料,“鱼儿小吃店”在第二天就顺利开张了,孩子们高兴极了。与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起准备材料,孩子们的参与度高了,把老师解放出来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对“鱼儿小吃店”的开张更加期待了。让幼儿一起收集材料、投放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生活物品的認识,增强其环保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幼儿提供材料也是他们参与区域活动创设的重要途径,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充分地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和主体精神。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应实现共通化

材料使用的共通化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同一种材料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使用;其二是指同一种材料在同一区域中有不同的用途。这样不仅可以更大程度地挖掘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教师收集、制作和投放区域材料的压力。例如,我们班收集的PVC管,在“水管大变身”这个区域,幼儿利用长短不同的PVC管、各个口的接头和凳子等,拼接出了形状各异的汽车,幼儿还能与拼接出的汽车互动,坐在凳子上开一开自己拼的车;在“趣味水画区”PVC管又成了孩子们画水画的主要工具,只要在PVC管下面塞上一小块洗碗的布,在PVC管上注满水,幼儿就可以自由地在走廊或者水泥地上大胆地作画。

当然,同一种材料在同一区域中也可以挖掘出不同的价值。例如,废旧瓶盖在美工区不仅是很好的装饰材料,可以装饰成车轮或者人物、动物的眼睛;还可以成为很好的拓印工具,让幼儿拓印出实心或者空心的圆再进行装饰。所以区域材料的共通化,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还能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一步主动挖掘材料的玩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五、区域材料的投放,应注重选择和删减,讲求实效

在区域材料投放的初期,不能一股脑儿把材料全投放进去,这样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们无所适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忙于操作、体验各种材料,不仅降低了学习兴趣,还影响了关键经验的获取。例如,在面粉区刚开设的时候,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有面粉、擀面杖、小笼子、各种模具、量杯、小脸盆、食用色素、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桌布,发现孩子们看着这么多材料不知所措,要么用模具的时候将面粉撒的到处都是;要么添加食用色素使面粉的颜色变得惨不忍睹。所以根据观察,我们及时对材料进行删减,先提供面团,让幼儿练习使用擀面杖,先学做简单的包饺子、做包子;在幼儿对材料充分熟悉之后,慢慢地有选择地投放一些模具,可供幼儿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再添加一些食用色素,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不仅使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增强了,而且使孩子们经验的学习和建构更有目的性。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在选择和投放的时候,应尽量挖掘低结构化材料、生活中真实的工具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在收集和投放材料的时候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还要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和投放材料,实现一物多用;在投放材料的时候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投放,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在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