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5-04黄惠金
黄惠金
摘 要: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杨再隋教授在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进行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思考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中的很多文章都是来源于作者的实际生活,所以通过教师自己的生活感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合理地引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亲近语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爬山虎的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不同植物的生长方式:牵牛花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表面各个方向的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终以一定的方向旋转,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那么爬山虎靠什么攀岩墙壁呢?有没有同学猜一下?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教学,让学生将课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使教学脱离套路化、想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内容多元化、生活化
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很难达到课堂之上的互动,更把语文当成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学科,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技,授人以果不如授人以苗”,教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应当以一种自由平等的理念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收获知识的乐趣,构建良性的课堂环境。这里就需要运用多元化、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就应当在原有的命题作文上扩展新的形式:“过几天就是庙会了,假如你想要去庙会,但是妈妈不在家,你害怕妈妈担心你,就要写一个留言条,大家想一下你们平时是怎么写的,一会写在作文本上给老师参考一下”,又如在《将相和》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里面的人物,构造一台生动有趣的舞台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文章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
三、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勞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更应该挖掘深层次的内涵,能够让学生做到灵活运用,而生活实践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不拘泥于课堂之上、书本之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例如,我们在身边所见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假日旅游时去的风景名胜,这些都是语文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一个请假条,一张留言单等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日记的习惯,把语文教学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四、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作文虽然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但是其思想源于生活实践,只有善于观察生活,不断体会生活的人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反观当下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并不注重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也没有要求学生去注重生活,这就形成了写作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断层,使学生的写作停留在讲套话、大话,空洞无物的水平,严重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隔一段时间就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如开展以“我的爸爸”为题目的作文,以一周为限,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爸爸,观察爸爸的体貌特征、言谈举止等等,之后再让学生去写自己的爸爸。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他们特别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他人的赞许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强劲的动力。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表达我们的感情、思想,它让我们与周围的人交流,与社会融合,在生活中用语文去向别人传达我们想要做的事、说的话,我们无时无刻不运用着它,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离不开语文的。因此,我们应该解放教学思想,深刻体会生活化教学的含义,让学生活学活用,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孙欣.找寻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1).
[2]刘芳.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1).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