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7-05-04张俊刘淑香
张俊+刘淑香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启蒙和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改中,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想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升,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针对性措施,希望对当下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现如今,小学课堂仍然保留“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势必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使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改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课程背后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养成自己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扭转教师和学生的对立位置,教师由掌控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具体实施,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已经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想要学习的内容。当代小学数学教学素材内容丰富、新颖,如果小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和教师缺乏沟通交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现代教育观下,教师应当转变思维,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应该和学生平等沟通,教学相长,作为参与者加入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使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让小学教育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质疑,在质疑和解决质疑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不断进步。
二、强化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动手实践,不但能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大胆让学生亲手去做,大胆尝试,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质。
比如,在讲解“圆的周长”这章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公式结论,而是让学生准备好半径为3厘米、4厘米的圆,让学生亲手去量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分成小组得出最后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团队协作的快乐,动手能力也有所提升,这样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學生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启发小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
学生思维的培养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思维培训只有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持续训练,才能让学生打破思维惯性,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养成创造性思维。如何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呢?首先,教师在指导解题方法时,有意识地讲解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站在不同角度上;其次,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在讲解过程和批改作业过程中,将不同学生的正确方法认真记录,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的思路不断共享,同时可以站在多个人的思维方式上,更有利于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四、强化合作意识
合作交流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关键性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互相学习,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学会在团队中学习并发挥作用。
小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而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下完成,以上这些教学方法,打破了以往僵化死板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不但提高了主观能动性,还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小学生这种好玩好动的学生群体效果非常明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课程的趣味性,打破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改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学习已经不是简单对知识的教授,而是以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何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2010(11).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