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拓展
2017-05-04孙春红
孙春红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包括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相关文化,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应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宽度,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增加对不同领域教学内容的学习、认识、把握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拓展方法
一、突出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学习音乐首先要懂得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文化品质和道德修养。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小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基本等于没有,对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基本停顿或是无效开展。其实,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建立思想观念的阶段,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处于空白状态,这时正是培养他们建立正确鉴赏能力的最佳时期,同时也因为他们的这个特点,他们能品味出成年人所体验不到的美,这也等待着我们教师的有效挖掘。
所以,我在教学生学歌曲的过程中,更多地加入了引导学生对这首曲目鉴赏的授课内容。为了让小学生容易接受,我的教学过程有明显的方向性,我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等方面分别对这首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在讲解后,我通常会让学生不受约束畅所欲言地把自己在鉴赏之后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有的学生会说:“歌词很美,都是一些美好的词汇。描写的景色也非常美……”还有的学生会从另一个角度说:“旋律很明快,唱完之后感觉很轻松。”虽然小学生在表述时可能不能用更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觉,但他们已经开始从音乐中找寻“美”了,这就是鉴赏的开始和鉴赏能力的初步建立。
二、艺术是相通的,让音乐与其他学科挂钩
不论是绘画还是音乐,虽然它们表达思想的媒介不同,但它们又都是“世界语言”,所谓艺术是相通的。那我就在教学中有意地在学科之间搭起桥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艺术的包容力。在课堂上,我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展开联想,也可以发动学生一直展开联想,想一想用什么学科来同这个乐曲或歌曲建立关联,进而扩展小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获得更多对音乐的理解。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将音乐和其他学科相结合,以达到让小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的目的。例如,在教一曲关于“雨”的曲目时,我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从语文书中找一段描写雨景的文字,并请几位学生伴着音乐声大声地朗诵——一个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雨景”就浮现在学生的脑中了。这种方法特别有助于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也丰富了小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学生在充满意境的教室里愉快地享受音乐。
三、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是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带着热情主动去享受音乐、鉴赏音乐、使用音乐是学好音乐这门课程的前提。对于正值懵懂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烈,表现欲旺盛,单一呆板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就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这个特点来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表现欲,给他们搭建起展示自己的表演平台,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这种方法可以是单独请一位学生上台来表演曲目,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一组一组地上台来合唱表演。在采取这些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加入“比赛”“给红花”等措施,让小学生的热情进一步调动起来。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不管他们表演到什么程度,只要是有所表现就要予以表扬和肯定。还可以让不太能唱的学生来给歌曲伴舞、伴奏,只要他们动起来,参与进来,拍桌子打节拍也是允许的。
这种让学生做学习主体的做法,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学生在参与中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而使音乐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四、多媒体教学让课堂有声有色
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上的应用,使音乐课从单一的听觉系统中跳出来,使平面的“听”发展成“声光电”立体化的模式,视觉系统被激活,使学生对音乐情境的理解更直观、更形象、更立体,对于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内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接触更多的多元文化,利于他们接受并认识人类文明的其他优秀成果。
例如,在教爱国类的歌曲时,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美丽,调动起他们的爱国情愫,我就用多媒体幻灯片一边播放音乐、一边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祖国美好河山的美景——一望无垠的草原、广阔的海洋、巍峨的高山、雄伟的长城……一幅幅美丽画卷的视觉冲击,再加上音乐的刺激,学生完全被带入特定的音乐情境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的作用,教会学生唱歌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综合素质教育,并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模式,让小学生能在快乐、自主的课堂中受到音乐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何祯缘.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2).
[2]程郁华,郭宝.小學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课堂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14(4).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