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2017-05-04黄朝晖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成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黄朝晖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困生对数学缺失兴趣,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使其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指导学生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数学学习,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进一步研究了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问题的对策,为帮助小学教师及时解决学困生问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成因

1.教师教学观念传统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还应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工作,使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导致学困生的数量逐日上升。教师观念传统主要表现在教师居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不允许学生质疑,学生在课堂中遇到一些不了解的内容,不敢向教师发出质疑,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2.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

小学生缺乏丰富的学习经验,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还不具备总结学习经验的能力,因此,在学习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盲目地追求课堂教学效率,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知识。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最终成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3.教学评价有失公平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甚至在日常教学中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其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以及点滴进步视而不见,使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致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差。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问题的对策

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将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胆质疑,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目的。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钟表”教学中,学生对分与秒以及秒与小时之间的换算一时弄不清楚,这时教师应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学生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如果课堂质疑时间有限,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间询问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耐心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解决问题,例如,学生A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帮助学困生减轻学习压力。

2.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教师应该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融會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小学数学“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忆,学生可以将乘法分解,如,1×4=4,2×4=8乘法口诀中,教师可以使学生将乘法分解成1个4=4,2个4是4+4=8,学生充分掌握了如何将乘法转换成熟悉的加法进行记忆,有效地增强了数学记忆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在其他乘除法运算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需要教师认识到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教师不应只关注学习成绩,应该在教学中找出导致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原因,不断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将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进行肯定,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加以鼓励,使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同时,对一些学习不积极、课堂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看到学生的优点,将其优点放大,并委婉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认可,使其纠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以此减少数学学困生的数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学生奠定数学基础,形成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练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面对数学学困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使学生热爱数学,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涂传山.略论如何衔接好中小学数学教学[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11).

[2]沈文汉.支撑平台: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桥梁[J].江苏教育研究,2016(Z4).

[3]黄捷毅.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5).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成因学困生小学数学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