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17-05-04祁丹红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数学

祁丹红

摘 要: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数学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此要上好一节课,教师的语言是关键。课堂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仿佛身临其境,可见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和深奥的学科,数学教師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的知识让学生接受,这就对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善于运用形象的语言,化简为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良好的教学语言是一堂精彩好课的前提。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对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一些看法。

一、规范的教学语言贯穿整个课堂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教师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把握到位。韩愈的《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理解透彻。例如“数字”和“数”,数字只包括0、1、2、3、4、5、6、7、8、9这10个,而“数”是由这些数字所组成的。再如“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和“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增加了”和“增加到”等。大部分学生喜欢把“234”读成“两百三十四”,这里就要纠正:在数学中,只有在说几位数的时候才把“2”读成两,如除56是一个两位数外,只要有“2”就应该读成“二”,这就是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另外,在数学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干净利落,重点的话不能冗长,抓住重难点进行教学,有收有放,不拖泥带水,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些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话。多年的学习生涯,我们作为学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上课麻利、简练的老师更受学生喜爱,因为他们上课特别注意避免讲些不着边际的空话,没必要重复的话,也没有“这个”“那个”“啊”“恩”等口头禅,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注意到讲课的内容上。

二、丰富的语言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1.巧妙化设疑,激发求知欲

任何一节课都是从导入开始的,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教师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雄伟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建筑,再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图片的美,然后指出“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就能找到答案了。”通过学生直观地观察,再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设疑,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能集中,自觉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2.多样化提问,提高参与度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本,删减了很多文字性的题目,插入了大量有趣、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利用例题或练习中的情境图问学生:“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你能用文字的形式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我让学生先摸摸手中的三角板上的一个角,然后提问:“摸了这个角,你觉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或者说说你摸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摸到这个角是尖尖的。”有的学生说:“我摸到这个角的两边是直直的。”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把学生的话用概括的语言总结:“角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这样,教师只是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记忆也会更深刻。

3.幽默化引导,体验其乐趣

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有些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不带劲,那就需要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的小例子调节课堂气氛。曾经听过一堂二年级的课,是教学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纯粹以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并不会很好,但是老师很巧妙地消除了枯燥的学习氛围。首先图片出示4个人物:爷爷、爸爸、儿子、孙子,然后又解释道:“爷爷辈分最大,所以他代表最长的长度单位米,爸爸比爷爷小一辈,代表分米,儿子比爸爸小一辈,代表厘米,孙子最小,代表毫米,每相差一辈,就是进率10,而米和厘米之间是隔一代的“祖孙关系”,所以1米=100厘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地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积极的语言评价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听讲。同样的语言艺术中语气如何,也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经常在数学课堂中看到这样的情形: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或者答错时,老师就会严厉地批评学生说:“你在干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这样的话语,很伤学生的心。学生听了这样的话,要么不服批评,要么很悲观,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成绩就会直线下降。

翻阅过一本教育杂志,说起这样一个实验,教育家洛克把学生分成四组,学习同一个内容。第一组是受表扬组,经常性地被表扬,他们的成绩是扶摇直上的。第二组是受谴责组,经常性地被批评,这些批评刚开始还有用,但是到后来一点用处都没有,成绩直线下滑。第三组是被忽视组,只是听别组被表扬或批评,自己的表现得不到认可,成绩比前两组还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采取任何表扬批评措施,也不让他们听到别组的表扬和批评,成绩是最差的。洛克的这个实验说明“奖励和惩罚在教育上都是必要的,没有奖惩学生的成绩会下降,而且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好评价的时机,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从一个信封里逐步倒出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个什么图形,学生开始大胆地猜测,等学生猜出长方形后,我马上把图形从信封里拿出,并及时表扬:“你们猜得可真准呀!”这一句小小的鼓励,使得学生在接下来的猜图形游戏中更起劲了。再如,课上的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也可以鼓励性地提问:“你说得真好,请你做个小老师,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这一句看似简单平常的语言,对学生来说鼓励性更强,学习的积极性更强。

数学是一门讲究语言艺术的学科,它规范、严谨、艺术。教师的一段有声有色的描述,可以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一句启发性的语句,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用枯燥的语言照本宣科地教授课本知识,会使学生上课昏昏欲睡,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知识,会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艺术,让它成为教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2]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2005(9).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数学
纸的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