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04罗庆丽

职业·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因材施教高职院校

罗庆丽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实施的分层次教学法实践,提出了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区别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因材施教,切实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班内分层次教学法 因材施教

课 题:本文受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课题《〈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讨与实践》项目的资助,编号XJG201507022,(起止时间:2015年05月—2017年09月)。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其实,因材施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分层次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学有所得,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生源层次多、学习基础较差、数学水平也良莠不齐,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就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提高。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使高等数学教学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切实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主要形式

1.分层次“走班”模式

2015年,笔者学院对部分五年一贯制学生进行了分层次走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在该教学模式下,新生入校后,先根据入校成绩以及学院考试摸底的结果,按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B、C),组成新的教学集体。同时,“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级划分,只是在上数学课时,学生按分到的班级层次去不同的教室上课;等到期末考试时,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试卷考试。这种“走班式”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并制定与学生的基础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实践发现,这种分层次“走班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由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不能在同等的环境中得到公平的教育,这就使得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加完备的知识系统,“走班式”教学模式大大地影响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将班级分割为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班级管理。

2.班内分层次教学模式

班内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分层不分班的一种做法。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教学行政班中,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充分承认和注意个体差异的现象,因材施教,让每节高等数学课都能人人有所得,有效地培养学生,使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发展。

三、高职高等数学班内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1.学生分层

在学生入校后,根据入学成绩,教师先将所带行政班级内的学生大致分为A、B两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优良组,B层次为基础组,大概实施教学三周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对两组人员进行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

每学期开学之前,教师根据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把握让每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则,制定出每节课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争取在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具体的做法是:每节课制定出两个教学目标和要求,A层次的学生完成A级目标,B层次的学生完成B级基本目标。

3.教学方法分层

在教学过程中,对A、B两个层次学生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A层次着重于理解与提高,B层次着重于做题方法的模仿。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侧重于B层次的学生,一是帮助其理解基本概念,二是侧面提醒其注意力要集中。在习题练习环节中,难度稍高的问题则提问A层次的学生,一是檢查A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为B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模仿对象。

4.备课内容分层

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法的前提是备课内容分层次。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查阅相关资料,要在精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内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

5.授课过程分层

分层次教学法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授课过程分层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行政班级内教学时,很难做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到不同的教室上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环节,主攻基本目标和基本知识,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环节,分解分层次目标。

6.练习和作业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对高等数学教学而言,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数作业布置“一刀切”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根据分层次教学法的要求,A层次的学生可以做每章总练习的所有题目及额外补充的习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以及提高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B层次的学生则以整理课堂练习以及每章总练习教师指定的基础题为主,旨在知识的验证和记忆,让B层次的学生减小心理压力,并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7.考试分层

考试分层次就是“分层命题,总分不同,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是:在一份试卷中,教师命题时涵盖基础部分和分层次部分,基础部分是A、B两个层次的学生都必做的内容,是两个层次的学生都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分层次部分的试题,则根据题目的难易度设置不同分数,由两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层次的试题。考试后,教师根据A、B两个层次学生的成绩,对下一学期的数学学习进行新的分层。

总之,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法,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基础好的学生“不够吃”、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同时,也让学生在其能够达到的发展空间内,得到了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高数教学中,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忠.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定点分层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

[2]魏广东.浅析“分层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

[3]范彩霞,张智平.高职数学的分层教学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

[4]王丽媛,刘勇.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因材施教高职院校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