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好初中文言文入门课

2017-05-04王健龙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

王健龙

摘要: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普遍反映文言文学习起来有难度,这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有限,教师教法陈旧,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索然无味。因此,为学生上好文言文入门课,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入门课

《陈太丘与友期》与《咏雪》一起组合成《世说新语》二则,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首次接触的文言文。因此,精心设计,巧妙组织,上好文言文的入门课,显得非常重要。

培养一点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生活在当下与文言文产生年代时空距离较大,学生会感到文言文学起来很难。这种畏难情绪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走进文本。加之小学阶段其接触的文言文有限,教师教法陈旧,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苦不堪言、索然无味,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改变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基于这一点,教学中首先设计不同层次的朗读,如无标点朗读和分角色创造性演读,给学生提供多种参与和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赏识性评价中体悟文本的古风古韵,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突破人物形象这一难点时,可设计选择称呼语和标点符号的方式,如结合文本,替客人在“尊君在不?”前面选择一个称呼语,看“你好”和“喂”哪个合适;为元芳的话“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选择一个句末的标点符号,看句号和叹号哪个更恰当,并简要分析。这两个环节,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自身体验畅所欲言,学生既掌握了文言字词,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些语言实践活动形式新颖活泼,学生乐在其中,他们的思维得到激发,兴趣得到调动,为今后积极主动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传授一点学习方法。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缺乏系统性,教师往往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的碎片,字字落实,唯恐遗漏了一词半句,如此打字词的“持久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消失殆尽,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难以提升。要想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者必须加强学法指导。本文中“期”“去”“舍”“委”“顾”等字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可采用内引外联的方法,将这些词与“不期而遇”“去留两便”“舍生取义”“委杖而逃”“瞻前顾后”等词语相对照,通过成语与文言实词互释的方式,化解难点,增添趣味,让学生探索到学习语言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咏雪》中学到的“扩展法”“替换法”联系起来,形成解释文言词语较为系统的规律性的认知。有了这些系统的方法,学生就能借此主动有效地学习新课文,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渗透一点传统文化。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弘扬传统文化主渠道的语文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渗透落实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題。研究教材,斟酌教法,发掘教材中隐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将其渗透在课文教学中,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称呼文化”。因此,教学从标题人手,以“陈太丘”这个名字为发端,在具体的情境中探讨古人命名的方法及“君”“家君”“尊君”的内涵,明确“尊称”与“谦称”的运用场合和规律,在此基础上适时将古文的编排方式、古人的阅读习惯、对联知识、成语释义的方法引入课堂,使整节课内容丰富,充满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给予一点人文关怀。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关注生命、关怀生命、赞赏生命和成就生命。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充满朝气、充满灵性、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文字只是表象,它背后除了有文化之外,还有生命、情感。打开这些密码,让它们成为学生灵魂得以栖息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语文课堂的追求。正因如此,笔者开头唱《真心英雄》调节气氛,导人课题,对学生提出希望,激励他们认真学习,做真心英雄。教学的过程中,抓住契机为学生的表现点赞。告诉学生语文学习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激励他们勇于表达,在讲礼诚信的前提下做真实的、自由的人。最后号召学生要像魏晋名士那样,心中有梦想,做一个有梦的幸福人。这一切为学生在自由安全的氛围中琅琅的读、美美的品、默默的静思、无拘无束的对话创造了条件,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文字背后的文化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在交流展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收获成长的力量。整个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外在的活动和内在思维状态活跃,不同学生在各个维度目标上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