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的阳声韵研究
2017-05-03罗汶君谭菊英
罗汶君,谭菊英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2.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的阳声韵研究
罗汶君1,谭菊英2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2.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语言的空间差异反映了语言发展的时间序列,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古阳声韵发展为n、ŋ二分型,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四川方言音系》和其他汉语方言,认为中古阳声韵的演变历程为:从vm、vn、vŋ三个韵尾演变为vn,然后舌尖作势而未抵住齿龈并鼻化成为v~n,随着鼻化或者舌尖特征消失而成为vn(v~),最后成为口元音v。
四川仪陇裕民方言;阳声韵;鼻化;舌尖化;演变
一、引言
四川省仪陇县位于北纬30°11′至31°39′、东经106°14′至106°52′之间,属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人口108万,辖56个乡镇。仪陇县内通行西南官话,具体来说,属于西南官话中的川黔片成渝小片[1]。裕民镇位于仪陇县南部。
目前关于阳声韵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语言演变的角度阐释阳声韵在某一方言中的演变,如王洪君从文白异读的角度探讨阳声韵的分合演变[2-3];二是从阳声韵的演变看语言的接触和影响,如薛才德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4];三是探讨中古阳声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如张燕芬提出中古阳声韵今读有八大类型,并描述其在各方言区的分布,其中选取了四川包括成都、北川、遂宁等13个方言点进行调查,认为四川是n、ŋ二分型[5]。《四川方言音系》调查了四川汉族地区150个县、市的语音状况,仪陇县作为南充的方言调查点之一并列出其声韵调的状况,认为仪陇县的阳声韵有ã、i~ε、uã、y~ε、ən、in、uən、yn、aŋ、iaŋ、uaŋ、oŋ、yoŋ 13个[6],中古阳声韵在仪陇方言中保留的是n、ŋ,同时还有鼻化韵。本文的“阳声韵”指的是中古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的舒声韵。语言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阳声韵在各方言中的发展和保留的程度不同,有的发展得快一些,如广州话中保留了m、n、ŋ三个鼻韵尾;有的发展慢一些,如昆明话中有大量的鼻化元音。共时系统中各方言阳声韵发展的快慢和保留的程度不同,也反映了历时条件下阳声韵发展演变的历程。本文根据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的阳声韵的调查情况并结合汉语方言中的阳声韵探讨阳声韵的发展演变。本文作者中有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本地人,这使得我们能较为详细且准确地考查当地方言的阳声韵情况。
二、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调查
通过笔者对《方言调查字表》[7]中阳声韵的调查,发现中古阳声韵尾在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保存的是n、ŋ二分型,阳声韵如下:
an耽贪潭谭南男簪参蚕堪ən跟根痕本喷蒸称秤仍升
ɑŋ帮滂忙榜藏丧慷昂钢抗iεn颜奸谏仙浅辩篇绵连碾
in津亲尽辛彬英冰凌平鸣iɑŋ娘良将相枪祥两奖亮匠
uan宛转川软晚还惯闩篡幻uən吞尊村春钝论孙准蠢润
uɑŋ装床疮霜光广慌汪筐王uŋ公孔洪送东同龙翁懵蓬
yan元喧袁院怨劝券倦玄犬yn孕云君群勋晕郡裙训熏
yŋ胸凶拥用琼迥永泳熊雄
我们发现,中古m、n、ŋ作为韵尾的阳声韵在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存留下来的是n、ŋ;əŋ与uŋ相混,一部分归为uŋ,另一部分ən、in与iŋ不分都归为in,而m已经不存在于现今的当地方言中。
三、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阳声韵的演变
很多学者都对中古阳声韵演变类型及其在现代汉语各方言中的源流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力阐明了m、n、ŋ的演变类型以及与中古各韵摄的对应关系[8];张燕芬提出中古阳声韵今读有m、n、ŋ三分型和n、ŋ两分型以及鼻音韵尾鼻化元音共存型等八大类型,同时分类型描述了其与中古各韵摄的对应关系,并描述各类型在各大方言区的分布[5]。但是具体的m、n、ŋ是如何演变的呢?正如徐通锵先生所说:“语言的发展同时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语言的空间差异反映语言的时间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空间差异来探索语言的时间发展序列。”[9]笔者通过共时系统的汉语方言探讨其历时的发展演变。
(一)vm到vn的演变
耽参贪三
广东清远(石潭)方言tamʧ‘amt‘amʃam
四川仪陇(裕民)方言tanʦ‘ant‘ansan
广州话完整地保存了中古阳声韵尾m、n、ŋ,而上文也谈到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阳声韵尾只有n、ŋ。这共时的差异反映的是历时的演变。通过对比发现m、n出现了合流的情况,即是m韵尾的字与n韵尾的字合并,于是在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中出现了只有n而无m韵尾的情况,这其实也是从m到n演变的结果。那从m到n的演变过程是怎样呢?m是唇音,在作为韵尾时,m的发音并不十分明显,只是在发音即将结束时有一个紧闭双唇的动作;后来人们发音时为了省力和经济,就逐渐丢失了紧闭双唇的动作,但是m与n同为浊音,虽然双唇的动作消失了,但发音的其他动程还存在,于是m舌尖化变成了n。用图示表示其演变过程(本文的v皆代表元音):
(二)vŋ到vn的演变
蒸称仍升
普通话t■əŋt■‘əŋʐəŋ■əŋ
四川仪陇(裕民)方言ʦənʦ‘ənzənsən
上文在描述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阳声韵的特点时,谈到一部分əŋ归入ən,那么现在来看一下əŋ到ən的演变过程。əŋ与ən同为鼻尾韵,发əŋ时,音节结束时未到达舌根鼻音的位置,而是舌尖化便成了ən,iŋ到in的演变过程类似。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所有的ŋ都变成了n,四川仪陇(裕民)方言在ɑŋ、uŋ等韵中仍保留着ŋ韵尾。从ŋ到n的演变过程用图示表示:
(三)vn到v的演变
三连关泉
普通话sanliεnkuanʨ‘yan
眉山话sãni~εkuãʨ‘y~ε
成都话sanniεnkuanʨ‘yεn
溧阳话(市区)sAlikuAɕu
普通话中,n韵尾保留着,而眉山话和成都话(例字来源于四川方言音系)的n韵尾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溧阳市区话(溧阳话属于吴语毗陵小片,所选例字来自于笔者的调查)中有n韵尾,有ən、aŋ但没有An,这是因为An韵类的韵尾脱落演变成为口元音。具体而言:眉山话的n类阳声韵都变为了鼻化韵,即元音鼻化,韵尾脱落;成都话中的n类阳声韵只是带有舌尖鼻音的动作,舌尖只作势而没有抵住上齿龈。溧阳市区话的阳声韵的演变并不完全一致,ən和aŋ这类阳声韵依然保留,但ən类演变更快,比其他几类更快,韵尾直接脱落成为口元音。共时状态下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在此可作为北京话的代表)、眉山话、成都话和溧阳市区话的n类阳声韵的不同,其实是n类阳声韵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也反映了n类阳声韵的韵尾从有到无的时间发展演变序列。元音鼻化和舌尖作势而没有抵住上齿龈只是两种不同的演变方式。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vn和v~两种形式在很多方言中都存在,而vn的形式在其他方言中不多见,于是我们就《四川方言音系》进行考察。《四川方言音系》调查了150个点,并列出了150个点的声韵母,笔者通过对150个点的n韵尾的阳声韵(an、iεn、uan、yεn,极少数方言点并不是这四个韵都具备)进行分类和统计发现:一是150个点的n韵尾的阳声韵大致有三种形式即vn、v~、vn;二是三种形式的分布大致遵循这样的规律,即重庆及其附近基本是vn,成都及其附近基本是vn,而在靠近云贵地区的四川南部的很多方言点是v~;三是我们发现阳声韵的演变各地并不相同。上文通过普通话、眉山话、成都话和溧阳市区话的对比,发现各方言中的vn演变过程只是其演变过程的某一段,正如溧阳市区话是vn、vŋ鼻音韵尾和口元音v共存型,蓬溪、安岳方言中有iãn、i~εn(二者都是iεn的地方变体,具体音值不同)的形式,每一个方言点vn的演变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言点an、iεn、uan、yεn四个韵出现了v~n、v~、v等形式,有的发展比较快变成了v。这也可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印证:张燕芬探索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发现咸山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在不同现代汉语方言中读音并不相同,有m、n和ŋ三分型和鼻音韵尾以及鼻化元音等多种类型。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方言如浙江汤溪和湖南辰溪中古阳声韵九摄合并为一类,都是口元音。中古阳声韵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呈现出不同的读音类型,这共时的地域差异勾勒出中古阳声韵历时的演变过程。依据上文的分析,我们认为vn的演变过程是: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阳声韵的调查,发现四川省仪陇县裕民镇方言是n、ŋ二分型,通过考察《四川方言音系》并从汉语方言的空间差异分析阳声韵的演变。通过上文vm到vn、vŋ到vn以及vn到v的发展演变,总结出阳声韵发展演变的历程:
语言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是无形的,稍纵即逝,而语言的空间差异则是有形的。空间差异正是语言发展演变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的空间差异探索语言的时间发展,从中窥见语言发展演变的轨迹。
[1]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J].方言,2009(1):72-87.
[2]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上)[J].语文研究,1991(4):40-47.
[3]王洪君.阳声韵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下)[J].语文研究,1992(1):39-50.
[4]薛才德.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J].思想战线,1992(4):60-66.
[5]张燕芬.中古阳声韵韵尾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读音类型[D].济南:山东大学,2009.
[6]四川方言调查工作指导组.四川方言音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6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责任编辑:穆刚
Research on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of Sichuan Yilong(Yumin Country)Dialect
LUO Wenjun,TAN Juying
(1.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ocument,Southwest University,Beibei Chongqing 400715,China; 2.School of Literal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reflect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time series,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it shows that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of the Middle Ages in Yumin country Yilong Sichuan dialect had developed into n andŋtwo types.Taking it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combining with Sichuan dialect phonology and other Chinese dialect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 in the Middle Ages is evolved from vm,vn and vŋthree endings into vn,and airs of the tip of the tongue do not arrive in live gum and nasalization becomev~n,then along with the disappearing of nasalization or apical features thevn(v~)was formed, eventually the mouth vowel v was achieved.
Sichuan Yilong dialect(Yumin country);the nasal consonantal rhymes;nasalization;apicaliztion;evolution
H172.3
A
1673-8004(2017)02-0064-04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2
2016-03-13
罗汶君(1989—),女,重庆石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词汇研究;谭菊英(1990—),女,四川仪陇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实验语音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