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鲜军事题材电影美学特征分析
——以《军旗》为分析依据

2017-05-03郭德君

关键词:军旗朝鲜

郭德君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重庆渝中400016)

朝鲜军事题材电影美学特征分析
——以《军旗》为分析依据

郭德君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重庆渝中400016)

朝鲜电影《军旗》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在时空交错和场景变换中将错综复杂的剧情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影片中军旗的含义实际上超越了有形物体本身,其代表的一些朝鲜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直若隐若现地贯穿全片,成为将整个剧情串并起来的一条清晰主线。但该剧并没有进行简单的价值灌输,整个故事在观众眼前极其自然地凸显了战友之间的真挚感情,并在生死考验之间将英雄主义情结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在惊险情节与生活化气息双重交织的过程中,优美或雄壮的音乐适时地穿插其中,所有要素在浑然一体的组合中让人充分领略了朝鲜军事题材电影的美学特征。

朝鲜电影;军事题材;《军旗》;电影美学

从长时段来审视,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密切程度与持续时间之久也许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种交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没有中断过,输出—接受的主导型文化交流模式一直在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之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①,但是输出和接受的主体和客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却发生了互换,从而演绎出许多有趣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并不是一直在单维度状态下发生的,而是在动态变换中维系了持续的发展。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保持了较强的文化影响力,影响了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周边多个国家,但在近代以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影响力出现了弱化,甚至出现了一些逆转趋势②,就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而言,中韩建交后强劲袭来的“韩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一些时段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文化交流特征较为形象的概括。其实,在“韩流”袭来之前,就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的文化交流而言,有一种文化现象不得不谈,就是在20世纪特定历史背景下一些朝鲜电影曾被引进中国,并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为了和“韩流”相区别,我们不妨将以朝鲜电影为主导的文化引进现象称为“朝流”,虽然二者产生的背景、原因、其中的运作机制以及社会影响都有很大的不同。据统计,1952—1992年引入中国有名字可查的朝鲜译制片共计97部[1],如图1所示。

图1 1952-1992年中国译制的朝鲜影片数量示意图

在20世纪一些历史时段里,一定数量朝鲜电影的输入丰富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诸如《卖花姑娘》等经典影片给整整一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朝鲜影片的大量引进与地缘因素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朝鲜电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着深厚生活基础并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这也是朝鲜电影能赢得中国观众认可的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从图1可看出,朝鲜电影主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较多地被引进,从而为中国观众所熟知,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进数量逐渐减少,一些优秀影片中国观众并不知晓,朝鲜二·八电影制片厂于20世纪80年代摄制的《军旗》就是其中之一③。在这部影片里,朝鲜军事题材影片的美学思想得到了集中反映,通过此片,能在一定程度上窥见朝鲜特色军事影片的美学特征,这就是笔者分析此片的初衷所在。如果在中国知网以“篇名”进行检索④,发现对朝鲜电影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而且也无关于朝鲜军事题材电影的专门研究,在中国知网输入“朝鲜电影”进行“篇名”检索后发现,相关文献最早出现于1954年,一直到2016年⑤,除20世纪50年代外,其他年份以10年为间隔进行统计⑥,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就得以凸显。

图2 1954-2015年以“朝鲜电影”为篇名的文献数量示意图

一、军旗之后所体现出朝鲜社会的一些价值理念是衔接整个故事情节的主线

从终极视角来看,艺术作品的来源当然是生活,但是,艺术作品在形成过程中也必然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创作者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多个因素交互过程中才最终产生了艺术作品。朝鲜的许多艺术作品以前在中国引起好评不仅是因为两国有相同的意识形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朝鲜的许多影片中渗透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容易拉近观众和影片的距离,从而产生共鸣。尽管如此,朝鲜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理念在许多艺术作品中还是通过多种途径得以体现,只是有时比较直白,有时比较委婉而已,这一点在《军旗》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整体来看,《军旗》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它主要讲述的是朝鲜战争中朝鲜人民军315联队的一支小分队以超常的胆识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护送军旗的历程。如果仅仅从实用主义角度来分析,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过程本质上没有多大意义,军旗可再造,而人死去就不能重生,保存有生力量在当时也许是明智、合理的选择,但正是在此点上鲜明地反映出朝鲜社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影片演到最后,当剩下的几个人处于四面楚歌的困境时,金泰燮提出建议,把军旗埋下来,将来反攻时仍可找到,副队长李德俊,亦即影片的主人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果断和坚决,他指出这样的行为和向敌人投降别无二致,并且以异常的果敢指挥最后剩下的几个人从悬崖上冲天而下,硬是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而在海上获得了一条生路。为了让泰燮和京浩安全返回,德俊走向另外一艘警备艇,目送战友踏上了返航之路,他深情地说:“同志们,一路走好。”之后说出了在朝鲜语境中才能理解的一句话:“将军!我是个在将军怀抱中成长的战士,直到最后都会勇敢地战斗下去,将军!”⑦然后毅然决然地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朝鲜民众对领袖的崇拜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面军旗之所以在这几个军人心中有着其他人难以理解的精神方面的深层内涵,不仅因为它是部队的灵魂所在,还有一个原因与315联队乃由领袖亲自创建有高度关联,因此,剧中的315联队并非一个简单的番号,其所表达的非同寻常的象征含义确是有深意的。剧中有一个情节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李德俊受联队长叮嘱非到万不得已不可恋战,故在多处场景下德俊都以保护军旗为最高行动原则,即使亲眼看见自己妻子和只有几岁的儿子被敌人绑架而去,用高度的自制力控制了自己异常痛苦的感情,但这些行为却受到了泰燮、振国等人的误解。泰燮等本为海军陆战队队员,在路上与德俊、京浩偶然相遇才走到一起,后来他们实在难以忍受德俊的做法,故泰燮明确提出分开行动。在这个时候,京浩迫不得已道出了李德俊身负的重要使命。其时秋雨瓢泼而下,所有人衣襟俱湿,李德俊屈身打开了一直背在身上装有军旗的箱子,然后缓缓站起,在这一刻,所有战士忽然像是看到了最神圣的东西,在雨中异常迅速地站成一排,之前还提出分开走的泰燮此刻发出了极其简短的命令:“立正!向右看!”所有人目光一齐投向了军旗,李德俊用非常庄重的语调说出了军旗的价值所在:军旗代表着党和祖国,决定了战斗的整体指向。而此面军旗更是蕴含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315联队乃是由将军亲自创建,如果此面军旗不在,则意味着315联队将不复存在。其言下之意是此面军旗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完好,他所肩负的使命是如此之重大,这竟然使得他在军旗安全到达之前连死的权利都没有。对此面军旗如此深沉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也许只有在朝鲜才能被深切理解。这些内容虽然在整个影片中所占比重极少,却是整个故事能持续演绎下去的原动力之所在,但如果完全从政治高度去拍摄一部影片很难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可,这部影片之所以成为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还源自整体情节生动的演绎以及导演和演员对之最大程度的诠释。

二、情感戏的合理设置极大提高了影片的艺术水准和可观赏性

军旗所体现的价值体系并不是通过生硬的灌输和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自然叙述出来的。情感戏的合理设置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朝鲜前国家领导人、经常对朝鲜艺术工作直接进行指导的金正日认为愈看愈想看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并反复强调了情感线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2]。《军旗》这部影片笔者看了很多遍,每次看似乎都是在看一个新的故事,看完之后的深切感受就是——确实很好看!笔者在欣赏此片时并未预设任何前提,即并不是从政治或其他角度或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进行欣赏,而仅仅是将其作为和其他影片并无实质性区别的普通影片去欣赏。就笔者的感受而言,正是多处出现的情感戏才使《军旗》体现出了鲜明的朝鲜军事题材影片的美学特征。

整体来看,《军旗》是一部战争片,但是其中却穿插了许多充满浓厚感情的生活化情节⑧。影片是以阅兵前夕为315师团(前身系315联队)授勋开始的,表情严肃的师团长金泰燮上前领取了勋章,同时在场的京浩望着军旗则陷入了沉思,往昔的战斗场面一一浮现于眼前……他们俩都不约而同地想起李德俊。授勋结束后,他们一致认为其实这枚勋章应该由李德俊获得。事实上,在影片的几个主要人物中,只有京浩比较了解德俊,泰燮等其他人和德俊之间的感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诸多误解消除、信任增加和不断迎接挑战、共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产生的。李德俊的隐忍、崇高的使命感和关键时刻的果断最终赢得了战友的信赖。授勋结束后,京浩告诉泰燮,不久前才得知德俊的妻子和儿子其实还活着,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泰燮非常高兴。在诗一般异常温馨的夜晚,在充满浓浓暖意的院子里,他们和高大英武的圣哲一起深情地怀念着已经逝去的德俊,泰燮充满感情地说道:“嗯,漫长的岁月流逝了……”可他们和战友之间的感情却通过德俊在世的儿子得到了延续,圣哲则弹起了吉他,唱起了父亲生前爱唱的那首歌“火线千里泛起了霞光……”之后在圣哲带领下二人又见到了圣哲的妈妈,久别重逢的惊喜、伤感等复杂的感情通过演员高超的演技得到了充分展现,导演在此时设置了鲜花盛开、稻谷成熟,四处洋溢着和平景象的场景,圣哲带着母亲从一望无际的稻田中穿过来……刻意安排这样的场景仿佛要告诉观众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德俊牺牲之所值。值得回味的是,以上所有情节并不是一下子就展开的,而是在现实和往事不断交替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出来的。主人公李德俊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在行军过程中路过家乡,他准备回去看看顺道找些粮食,可意外目睹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被抓走的场景,强烈的痛苦使他将嘴唇都咬出了血,一旁的京浩都认为他太过分了,但艰巨的使命还是让他控制了自己的情感。可是回来以后往昔的生活场景一幕幕浮现于脑海:当年他决定参军时,在雪花纷飞的夜晚,两人在屋外真诚对话,妻子语调十分温柔,但事实上态度很明确,给予了他莫大支持。休假时他和京浩回家,妻子的莞尔一笑传达了只可意会的深情,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照相,他起来时却发现孩子尿了他一腿……这一切的美好都成为往事,他难过得连饭都吃不下去。这一系列情节的出现都是场景变换中极其自然地出现的,将人的复杂感情予以最大程度地揭示。

护送军旗的这支小分队每个人的性格迥然不同,京浩极重感情,在很多细微环节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直率、稳重等特征在泰燮身上并行不悖地统一起来了;鲁莽、干练恰是春世的真实写照;冲动、机敏则是振国的特征。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环节是影片中安排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护士石花,在充满豪情的男子汉阵营中注入一丝温柔的气息,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组合。有一个细节非常值得注意,就是护送军旗的过程中所有的男性战士全是衣衫褴褛,唯有石花的衣服还是整整齐齐,通过这个细微的情节将女性的细腻、护士职业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揭示。至少在这部影片中,温柔贤惠的朝鲜传统女性在战争时期又被赋予了新的特质,坚毅、勇敢绝不输于男性,这种具有典型完美主义特征的东方女性形象的塑造不能说是对生活世界中一些女性形象的本真反映,而是更多体现理想主义的倾向,在此点上深刻地反映出朝鲜军事题材影片的一个鲜明特征。

当然,为了证明剧中主要人物行为的正义性,对方往往被塑造成面目狰狞的形象,集残暴、狡诈等各种恶的特征于一身,在许多战斗场面出现时观众自然而然会站到正义的一方,这并不是朝鲜军事题材电影独有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相似题材电影的共性⑨。但在实际生活中,交战双方都是鲜活的生命,残酷的厮杀不知造成了多少生命的消逝!6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给许多普通家庭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一些人的心理创伤直到现在还未完全抚平。因此,只要和平有一丝希望,绝不诉诸战争,在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的今天,笔者真心希望电影中的悲剧场面不要在现实中重现。

三、众多要素在浑然一体的组合中充分显示朝鲜电影的美学特征

朝鲜的很多电影都体现出了鲜明的朝鲜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追求,朝鲜政府向来重视电影艺术的发展,而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保持了恒定的电影艺术理念,那就是不将电影作为商品[3]。但是,这只是其主导性的电影艺术理念,如果电影完全成为传输价值理念的工具而没有任何生活气息在其中,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也必然会失去观众。在笔者看来,《军旗》在价值传输和审美等电影的多种社会功能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这部三十年前的影片即使现在来看依然如此引人入胜,其中包含了很多吸引观众眼球的情节。影片中护送军旗的小分队一路的经历险象环生,德俊和京浩等人刚出发时对方的伞兵就从天而降,之后为了围剿这支小分队,对手还不惜动用坦克、装甲车、迫击炮及火焰喷射器等先进武器,还派出间谍渗入到小分队中,对手的强大以及诡计多端固然是为了映衬出影片讴歌对象的非凡胆略和睿智,但客观上也使剧情更富戏剧性。其次,影片始终弥漫出一股浓厚的英雄主义情结,崇高的使命感使得小分队的战士们在生死抉择之间放弃个人生存机会,小一男为了掩护德俊中弹牺牲;春世为了引开敌人最后开车撞向了装甲车;石花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开枪击断缆绳;德俊最后拉响了手榴弹与另一艘警备艇上的敌人同归于尽……但是,有形生命个体的消逝却使他(她)们的形象更趋高大和完美,生与死的流转在这里得到更为传神的解读。最后,这部影片在艺术化的过程中可谓独具匠心,其中有一点是根据剧情需要适度地引入音乐,流动的音符和引人入胜的剧情在互相交融的过程中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美感。金正日讲过,很好的音乐和歌曲是电影受欢迎的必备要素[4]。除开给影片增色不少的多首背景性音乐,这部影片中其实只有一首歌曲,但在不同场景下通过不同方式至少出现了6次,而且始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奇妙的构思是无法取得这样的效果的。这首曲子的歌词即使翻译过来也非常有音乐感,可惜其异常优美或雄壮的乐曲在此无法得以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首歌曲的歌词如下:

火线千里泛起霞光

传来行军号声,多么嘹亮

在联队前飞舞的军旗

呼唤我们走上决战场

伴随军旗,战胜考验

伴随军旗赢得无上荣光

这神圣的旗帜咱高举

一直奔向战胜广场

为了祖国踏上征程

士兵的荣誉就闪光芒

走这条路,献出青春

一定要为祖国增光

啊……

一定要为祖国增光

虽然受制于文化的不可通约性,不同形式的文化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障碍,甚至还存在一些难以相互转化的现象,但是音乐却是极少能突破种种束缚从而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文化表现形式。这部电影如果没有这首歌曲将会逊色不少,更为奇妙的是同样的歌曲有抒情、进行曲等不同的表现形式,甚至还有没有任何背景乐曲的清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影片即将结束之时,这首歌曲最后一次唱响,威武雄壮的阅兵队伍伴着激昂的进行曲迈着整齐的步伐越过广场时,泰燮穿着整齐的军装神情严肃地站在一旁,周围美丽的少女面带笑容挥动着鲜花,在这一刻,看到英姿勃发的圣哲亦昂首挺胸地走在其中,他低头的一刹那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德俊,但圣哲的出现使德俊的生命和事业仿佛又得到了延续……从空中俯瞰下去,装甲铁流从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穿过,和平得到了有力保障,错综复杂的剧情在时空交错和场景变换中浑然联成一个整体,整个剧情是如此的流畅,并如此令人荡气回肠,朝鲜电影美学思想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呈现。

注释:

①当然在其中也发生了许多文化交融现象,这里是着眼于整体的文化交流模式而言的。

②只针对中国和朝鲜半岛国家文化交流过程中某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固然是一种研究方式,但是,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和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有不同的特征,长期的文化交流使二者文化体系中有一些相似乃至相同的文化构成因素。鉴于这种特征,在研究中国和朝鲜半岛文化交流时,以特定文化现象为中心拓展开来,对其前后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或追本溯源式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能深化对某种具体文化交流现象的解析,因为一些具体的文化交流现象背后其实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影响因素。但这些研究是一个系统化的研究,非本文内容所能涵盖,在此笔者只是提出这种思路,在此篇研究中,受制于篇幅,笔者主要还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③笔者所观赏的《军旗》为民间人士习珂所译,由兴趣所致习珂在十余年时间里搜集整理了大量一手朝鲜资料,翻译了包括影视资料在内的许多朝鲜资料。本文中的人名、台词以及歌词的翻译等皆来自习珂用字幕形式翻译的《军旗》,笔者认为,该片用字幕形式翻译能完整保留原版电影中朝鲜语所表达出的一些独特音韵美,虽然字幕翻译确有一些局限性,但较之配音翻译也有其不能比拟的优势。另外,由于原片并没有显示该片何时摄制的相关信息,习珂根据种种资料进行推断后认为该片摄制于1986年,这些观点亦为笔者所采用,在此向习珂表示感谢!该片的网址为:http://blog. sina.com.cn/s/blog_5f218e2b0102v4yz.html,2014-11-07。

④在中国知网如用“主题”进行检索,虽然出现的文献数量较多,但同时纳入了许多不相关文献,故此处未用“主题”进行检索;如果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只出现3篇文献,其中还有1篇重复出现,故实际只有2篇,事实上很多文献又被剔除出去。综合考虑后,本文运用了“篇名”检索以作为一个参考性分析。在“篇名”检索中,实际上也有一部分文献并不是研究性质的,只是与朝鲜电影相关,例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介绍性资料;或一些文献中只有部分内容涉及朝鲜电影,但由于存在一定关联性,所以在统计时未予剔除,如果严格从研究型文献角度来统计,数量只能更少。但是,在统计时还是将与朝鲜电影完全无关的资料进行了排除。具体检索时间:2016年4月7日。

⑤中国知网显示2016年相关文献为0篇,考虑到2016年还未结束,相关文献统计还不完整,故统计截止时间为2015年。具体检索时间同样为2016年4月7日。

⑥以10年为间隔一方面是因为如果以1年为单位或5年为间隔统计,每个时间段的文献数量太少;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和图1的统计时间保持统一,图1数据来源中除50年代和90年代外,主要年份作者也是以10年为间隔进行统计的。

⑦此处的将军指的是当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

⑧虽然作为一部军事题材影片,该片也有一些激烈的战斗场面,但都是小规模的,也就是说,该片并不是以规模宏大的战斗场面来赢得观众的。

⑨其实,笔者并不愿轻易使用“敌人”这样的字眼,但囿于整个故事的框架之中,迫不得已在多处也用了这样的字眼。

[1]袁庆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朝鲜电影在中国大陆传播的文化机制——以《看不见的战线》为例[J].燕赵学术,2014(1):83-87.

[2]金正日.导演要设置好情感线[M]//金正日.电影艺术论.平壤:朝鲜外文出版社,1989:128-136.

[3]万佳欢.专访朝鲜文化省副相、朝鲜电影总局总局长朴春男:我们不把电影当作商品[J].中国新闻周刊,2012(26):74-75.

[4]金正日.没有音乐的电影就不是电影[M]//金正日.电影艺术论.平壤:朝鲜外文出版社,1989:230-233.

责任编辑:罗清恋

Analysis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 Korean Movies about the Military Themes——Take“Flag”as Analytical Base

GUO Dejun
(Medical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China)

“Flag”is a very wonderful movie of North Korea,and the intricate plots became an organic whole in the course of spatio-temporal crisscross and scene change.In fact,the meaning of the flag in this movie transcended the tangible object itself,but it actually represented some value ideas in North Korean society,which has been hidden sometimes or presented in another time through the whole movie and became the clear line linking the whole story.However,this movie didn’t simply implement the value indoctrination.The whole story quite naturally highlighted the sincere feelings between comrades-in-arms while it elaborated the whole process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and this movie also played the heroism complex to the extreme when som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faced the test between life and death.At the same time,in the double weaving of the thrilling plots and the flavor of life,the beautiful or magnificent music timely interspersed among it.To sum up,all the elements in the seamless combination made people fully appreciat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 Korean movies about military themes.

North Korean movies;military themes;“Flag”;movie aesthetics

J901

A

1673-8004(2017)02-0068-07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2.013

2016-11-04

郭德君(1977—),男,甘肃灵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及公共管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军旗朝鲜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前往 电视剧《热血军旗》片尾曲
党旗艳 军旗红
《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韩要求朝鲜为泄洪道歉
传朝鲜有11个候补核基地
气势磅礴的画廊:评大型画册《军旗:世纪的风采》
评《军旗飘飘——新中国50年军事大事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