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017-05-03夏霜
夏霜
摘要:新课程对化学实验的目标、方式、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本文通过新教材实验设计特点和教学策略的探讨,旨在实验中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等目标。
关键词:实验技能;教学效率;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实验有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材中化学实验的方式、内容等有了较大的转变: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从以往为“教”设计向为“学”设计实验转变。本文从《化学必修1》中的实验设计特点和教学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领悟设计意图,增强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巩固知识、获得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教材中的实验也都是以此为目的所设计,但不同的实验其目的性又会有所不同。只有理清每一個实验设计的意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某方面的实验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 氯气的性质
氯气是一种典型的活泼非金属单质,教材为了说明这一点,选择了Na、Fe、Cu三种金属与其反应。为什么选择这三种金属呢?笔者认为:一方面,Na、Fe、Cu活动性依次在减弱,更好地说明Cl2不仅能和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也可以和较不活泼的金属反应,并且把变价金属铁氧化生成高价的氯化物,充分体现了Cl2的活泼性;另一方面,Na、Fe、Cu是必修1中将重点学习的金属,讲解Na、Fe、Cu知识时,很自然地联系氯气,从而把金属的性质和非金属的性质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无机化合物知识网络。
案例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实验方案的设计:1. 分离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2. 提纯含少量氯化镁和泥沙的粗食盐。联系前面的过滤分离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此实验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根据溶解度的差异来选择对固体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法。
二、注重观察引导,提高描述能力
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味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学生的这些强烈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极大地帮助学生的学习。
1. 培养观察现象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仅仅体现在“现象好看,操作好玩”的层面上,在观察实验时,他们只注意看“热闹”,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难以抓住实验的关键,其结果就难以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这时候,教师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让学生看出“门道”,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实验“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如果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学生往往只注意到:钠燃烧了,发出火光了,但是没有注意到“钠熔化的过程,钠发出光的颜色”,这样达不到实验目的,所以应当改成学生分组实验或运用投影仪等设备,让学生看清楚所有的变化过程。如果学生观察后的回答还是没有抓住要领,可以重复实验,第二次实验前提示学生金属钠的变化过程、光的颜色这两个观察点,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现象,提升观察能力。
2. 提高描述实验现象能力
在有效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在实验现象的描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混淆化学概念,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容易出现张冠李戴。
如:“烟”与“雾”、“浑浊”与“沉淀”、“光”与“火焰”、“溶解”与“熔化”等概念,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加指导,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并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如“烟”与“雾”: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气体中形成的是烟,Na与Cl2反应生成白烟;而小液滴分散到气体中形成的是雾,H2在Cl2中燃烧生成白雾。“浑浊”与“沉淀”的区别:浑浊是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沉淀是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如:把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是变浑浊而不能描述成沉淀,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现象是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光”与“火焰”的区别:气体、液体燃烧一般产生火焰;固体直接燃烧一般发光或火星。所以,我们在描述Na燃烧时的现象应该是发出黄色的光,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发出苍白色火焰。
三、机智处理意外,提高分析能力
化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化学实验又具有不可预设性,当实验现象与教材发生冲突时,不能故意掩盖发生事实,篡改实验数据,这样只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应当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和我们预设异常的情况,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对“失败”原因进行讨论、分析。让这些节外生枝的问题发挥出价值,巩固和拓展知识,成为意外的精彩。
例如:在演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大量黑烟。学生顿时表现出惊奇不解。因为教材上明确指出钠与氯气燃烧出现的是应该是大量的白烟。怎么办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钠是如何保存的,再让学生分析实验中出现黑烟的原因。学生就能反应过来:金属钠是保存在煤油中的,刚才取用的金属钠表面沾有不少煤油,煤油燃烧,导致黑烟的出现。然后再重做一次实验,认真用滤纸擦干钠表面的煤油,结果钠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学生对钠的性质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也化解了尴尬,促成了课堂的精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提高了实验观察能力,能够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初步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切入口,能独立设计出实验方案,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实验探究”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主动地完成教材上的探究内容,并能主动寻找周边环境中的化学问题立题探究,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泰顺县城关中学 3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