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03黎月琼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材料作文写作问题

【摘 要】本文分析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开篇使用材料不当、审题立意时忽略材料的倾向性、论证中脱离材料和泛化论证、选材丰富但质量不高等问题,并举出学生的作文例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材料作文 写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152-02

近年来,由于供材料作文具有读写结合的特点,因而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重要的命题形式。即便这两年新出现的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也只是更高限制性的新材料作文而已。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写材料作文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材料作文已引起老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写作训练中,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开篇使用材料不当

作文材料:

著名学者顾颉刚大学毕业后花几年工夫,写了许多文章,来做孟姜女故事研究。“有人问我:‘你做的这种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处?我对于这个问题只有一句话回答:‘没有什么用处,只是我高兴!”他 1924 年写的论文《孟姜女故事研究》被刘半农誉为“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学生的开头病例:

著名学者顾颉刚大学毕业后花几年工夫,用来写文章、做孟姜女故事研究。在别人看来这毫无用处,面对质疑,顾学者只有一句回答:“没有什么用处,只是我高兴。”他 1924 年写的论文《孟姜女故事研究》被刘半农誉为“二千五百年来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人就应该这样,何必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做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就好了。

(一)问题分析。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考生写作的引子,是考生写作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因此,材料作文在文章开头就要使用材料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清楚。但怎样使用材料?使用多少材料?显然以上“病例”的考生没有思量清楚,他只是对“材料”全部抄写下来,然后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这样给人很突兀的感觉,从引“材料”到提出中心论点之间,还应呈现对“材料”的思考、分析。

(二)对策。材料作文的开头基本模式应为:引—议—提。“引”,即概括性或摘要性使用材料;“议”,即引用材料后要作出分析;“提”,即分析后一定要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比如以上作文材料,我们可以这样开头:

著名学者顾颉刚花几年工夫做孟姜女故事研究。有人问他,“做这种研究有何用处?”而顾颉刚的回答却是:“没有什么用处,只是我高兴。”(引)不为名,不为利,只是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被旁枝末节羁绊自己的追求。(议)从心而为,会带来另一般风采。(提)

二、审题立意时忽略了材料的倾向性

作文材料:

众所周知,瑞士表的精工举世无双。中国的一位手表生产商到瑞士考察发现:与中国人不同,瑞士人反感大谈效率,他们认为高效往往导致粗制滥造,难以保证品质。在中国的工厂里,一个工匠 1 天造 100 只表不算高效;而在瑞士,一个工匠 100 天造 1 只表已属神速。瑞士人制作一块表,不在乎多长时间完成,而在乎制作时的心境:轻松,愉悦,沉静,专注,视制作对象为纯粹的艺术品。

这位中国手表生产商感慨:中国人曾经也是这样的啊,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的不合题的立意:

高效才是硬道理!

(一)问题分析。在上面这则材料中,我们应注意材料中的“曾经”“但”等字眼,这些词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这位中国手表生产商感慨:中国人曾经也是这样的啊,但……”这就意味着立意时的重点应是否定中国手表的制造,而不能从肯定中国手表的制造切入,否则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

(二)对策。材料作文的立意是多角度的,常常是材料有多少个对象就有多少个立意角度,但并不是每一则材料都是如此的。有些材料如果带有命题人的主观色彩和思想倾向,那么我们就必须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审题立意。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具有褒贬色彩的词,慎用“反弹琵琶”的思维审题立意。

三、论证中脱离材料,泛化论证

作文材料:

11 月 17 日上午,61 岁的甘先生陪同身患癌症的朋友从医院打车回家,途经东风渠,朋友找借口下车,纵身跳进了湍急的河里。甘先生见状,毫不犹豫跳进河里,一边呼救,一边抓住朋友往河边拉,但河水湍急,冰冷刺骨,朋友不断往相反方向挣脱,两人很快就被河水冲出 400 多米。甘先生筋疲力尽,只好放弃了营救。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学生习作《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中一个脱离材料的论证段:

陶渊明丢弃了乌纱帽,成为了一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最初希望通过为官造福百姓,于是走上仕途,但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并不适合他,他不愿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于是他取下乌纱帽,毅然辞官,走向了他向往的田园,过上了恬淡的生活,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陶渊明放弃了当时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官位,但却收获了“田园诗人”的美誉,留下了高洁不屈不身影,难道这种放弃不是一种智慧吗?回想甘先生在尽力后放弃营救,保全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适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一)问题分析。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并不仅仅是作为考生写作的引子,不可以只在开头引述分析提出中心论点后就搁置起来,要求在论证中也要“扣材料”。当然,这里的“扣材料”与开头直接引述不同,它要求我们在论证中应根据材料的中心联想相类似的事例。在以上病例中,考生显然没有注意到材料中的“放弃”是在营救他人过程中因“筋疲力尽”而放弃救人的,而错误地泛化论证“放弃仕途”。也就是说,材料中“放弃”的对象是“救人”,那么我们联想的事例也应该是与救人有关的人事,这样才能与材料高度切合。否则就会出现论证不够合题、泛化论证的问题。

(二)对策。我们在论证时应采用类比论证法,即使用与材料同类的事例来进行论证,类比的事实论据与作文材料有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情节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分析材料,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前提下)做什么事”。论证中,所举事例必须与作文材料的“三要素”一致。比如以上作文材料,主要事件是写甘先生在营救他人过程中因“筋疲力尽”而放弃救人。命题者的意图实质上是引导考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救人的问题。有学生在作文中提出“要理智助人”的观点,这无疑是符合题意的,在论证中他联想到同类材料“2015 年感动中国人物大学生官东理智救人”来论证其观点,他是这样写的:

理智救人,事半功倍。在 2015 年感動中国人物里,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 大学生官东。虽然他只是一位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但他的事迹却为人称道,成为人人口中的英雄。原来,在上一年发生的沉船事件中,官东所在的由大学生组成的搜救队参与潜入水中对幸存者进行救援。官东作为首发人员,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艰难作业,江水冰冷刺骨,使他疲惫不堪。在作出为了上岸休息一下的决定。他短暂休息,待能量、体力充沛后,继续参考救援。官东在自身体力不足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不但恢复了自身的精力,在保证自身安全下,成功地拯救了更多幸存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助人,需要理智!

这样的论证就扣紧材料,避免了泛化论证。

四、选材丰富,但质量不高

仍以上面的作文材料为例,在学生的作文中,很多都是从甘先生身患癌症的朋友的角度立意,提出了要“热爱生命”等符合题意的观点,也能拓展比较丰富的素材,但老旧素材居多。高频素材:海伦·凯勒、贝多芬、司马迁、史铁生、刘伟……但尽管是这样的老素材,有些同学都记不清,从而出现材料的真实问题。

学生作文选材质量不高的病例:

笑迎人生,我们无惧困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在人生路上奔跑,难免会被绊倒或遇到抯挠,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而气馁。受到抯碍未不是件好事,只要正确、积极的对待,不管怎样的坏事都不会太坏。海伦·凯勒是我们所熟知的作家,双腿残疾的她之所以没有放弃人生,还创造了如此大的成就,不正是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双腿的正确对待吗?如果她也像甘先生那位身患癌症的朋友那样逃避现实,就不会有她人生的精彩。因此我们要笑迎人生,面对困难不逃避,勇于战胜,才能走上自己人生的巅峰!

(一)问题分析。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再好的主题没有材料的支撑也是一句空话。选材首先是要真实、准确;其次是要典型;再次是要有时代感。但是,现在学生掌握的材料很有限,基本局限于教材上的历史人物。常见的有陶渊明、司马迁、屈原、霍金、爱迪生、鲁迅等,历史素材不是不好,而是那么久以来,每届的考生都如此用,改卷老师早已视觉疲劳了,哪有新鲜感可言?自然难得理想的高分。以上“病例”所选素材陈旧,而且还出现信息错误。

(二)对策。指导学生建立五大素材库:文史类素材库、科学类素材库、时代感强的材料素材库、生活中感人的材料素材库、自主阅读得来的“个性”材料素材库,并反复强调学生在写作中要历史素材与时代感强的素材并用。秦牧说,写文章“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比较容易”。这是作家的经验之谈,说明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但是,我们须知道,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焦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人希望听到或谈到更多的见解。这时,我们选中它们写进作文中,用我们个人独特的思维思考这些热点、分析焦点,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这样会使学生的作文极富生命力。因此,只有历史素材与时代感强的素材并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以上是笔者在指导学生开展材料作文写作时,学生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其实,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的过程中,应抓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写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秋.高考高分作文是这样“炼”成的[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6:11

【作者简介】黎月琼,女,梧州高级中学语文组教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材料作文写作问题
高考材料作文历史演变及任务驱动型作文应对策略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分析及策略初探
试论材料作文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技术性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材料作文的教学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