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吃死10000人的最强毒食是什么?

2017-05-03钟凯

饮食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食源性毒素中毒

钟凯

1.每年吃死人最多的是各种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这是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2.中国每年估计吃死10000人,但数据无法准确统计。

3.中国有8500家医院成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前哨,为保护消费者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

4.食品安全五要点是你对付食源性疾病最简易、最有效的武器。

说起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比吃死人更严重?

食物中有这么一种东西,每年它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00。你觉得会是什么?

三聚氰胺?食品添加剂?毒蘑菇?亚硝酸盐?农药残留?重金属?转基因?都不是!

其实答案是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他们产生的毒素等等。

【拉肚子也算事儿?】

很多人觉得微生物,不就是拉个肚子嘛,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2011年,美国,李斯特菌污染甜瓜,杀死30余人。

2011年,德国,大肠杆菌O104:H4污染芽菜,杀死50余人。

2012年,日本,大肠杆菌污染芽菜,杀死7人,上百人中毒。

世纪之交,江苏和安徽,2万多人感染大肠杆菌O157,170余人死亡。

你想想看,如果一次矿难死170多人,或者一架载有170余人的飞机坠毁,各大媒体肯定炸翻了天。

然而,今天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当初一个小小细菌带来的灾难。

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当时没有高度发达的网络和自媒体吧。

【伤亡不明】

中国官方每年都会发布一些和死亡有关的数据,比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火灾死亡人数等。

这些数据相对比较准确,因为死因非常明确。

但食源性疾病不同,如果微生物感染引起并发症造成死亡,很有可能算在别的病头上,许多人也许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中枪。

比如李斯特菌感染造成的孕妇意外流产或死胎,多数准妈妈并不知道是它下的毒手,反而去怪食物相克。

虽然无法知道“吃死人”的准确数据,但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可以做推算。

比如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估计,全球一年因吃坏肚子就死了23万人。

当然,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亚非拉等极端贫困、卫生条件极差的地区。

美国CDC估计,全国每年食源性疾病死亡3000人以上。

如果按人口比例来推算,中国的食源性疾病死亡人数很可能超过10000!

【如何反击】

要击败这些微生物,首先你得知道它在哪儿,干了什么坏事,这个就要靠“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了。

自这一系统的建设已有六年,主要监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和相关病例。

目前,它已经遍布全国,各省、市、县CDC是主力,有将近8500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成为这一系统的“前哨”。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监测系统建设好了,并不是病人更少,而是更多,因为过去不为人知的食物中毒可能被它捕捉到。

比如2016年,向这一系统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数量比2015年猛增近70%!

【这玩意能干啥?】

如果监测系统只是告诉你一年有多少人吃病了、吃死了,确实意义不大。

但关键的是,它能帮助咱们预防和减少疾病、死亡。

比如2016年,秦皇岛有3个人吃海鲜导致食物中毒,这不挺多见吗?

但是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很快发现,就在那段时间竟然还有16个类似病人。

同时,监测系统在离秦皇岛不远的葫芦岛也发现12个类似病人。

经过当地CDC的调查,发现两个地方的中毒病人都是因为吃了被藻类毒素污染的海虹(贻贝)引起,而这些海虹产自同一个海域。

这种毒素叫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中毒、织纹螺中毒的毒素类似。

于是当地发出通报和预警,禁止捕捞和销售海虹,类似病例也就再没出现。

后来,环境监测果然发现了当地海域的赤潮,这是导致海虹毒化的真凶。

虽然及时采取措施,但还是有4名消费者中毒身亡。

这只是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许多战役中的一个,如果没有CDC专家和医生们默默无闻的工作,很可能会有更多人倒下。

【保护家人从小事做起】

中国消费者总觉得什么都不安全,什么都不能吃,以至于只有自己家里做的才让人放心。

但根据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超过一半的病例都发生在家里。

家人确实不会用违法添加的东西,但微生物的污染却也拦不住。

怎么才能在家里做到真正的安全放心呢?

其實不难,就是遵循食品安全五要点。

具体的就不一一介绍,针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我认为生熟分开、安全储存和烧熟煮透特别重要。

比如切肉和切水果的案板分开,剩菜剩饭必须及时放冰箱,吃的时候再热透等等。

强调食源性疾病和微生物的威胁并不是说其他的问题不重要,违法添加、农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滥用添加剂等等,这都要治理。

但是对于你而言,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立竿见影的,就是从小小的微生物抓起,从饭前洗手做起,保护家人和孩子的健康。

责任编辑/邹佳璇

猜你喜欢

食源性毒素中毒
吃不得啊
What Makes You Tired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
为什么许多艳丽的蘑菇会有毒?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中毒
宫斗剧重度中毒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