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代五兽足铁香炉
2017-05-03王成
王成
【摘 要】浙江省丽水市博物馆馆藏两件元代五兽足铁香炉;大号五兽足铁香炉高62.0厘米,外口径90.0厘米,重400余斤,有皇庆元年款识及工匠名55字铭文;小号五兽足铁香炉高25.0厘米,外口径39.0厘米,重45斤左右,由于腐蚀严重看不到铭文。江西省永新县湘赣革命纪念馆馆藏一件五兽足铁香炉,高36.0厘米、外口径56.0厘米,内口径34.0厘米,腹深17.0厘米,重90余斤,铸有“元大德元年(公元1279年)丁酉制造……”等铭文。三件五兽足铁香炉在浙江丽水市和江西永新县出现,反映了元代佛教在江西、浙江的盛行,为研究元代宗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元代 五兽足铁香炉 宗教文化
元代五兽足铁香炉形制特殊,造型生动秀巧,结构美观,布局协调,整体轮廓清晰,线条明显,富有强烈艺术效果。特别是五兽足款的大型铁香炉,存世量极少,在历代香炉款式中比较少见,代表了当时的冶铁、铸造技术的高超工艺水平。
一、浙江丽水市博物馆馆藏两件元代五兽足铁香炉
(一)大号铁香炉来历
浙江省丽水市博物馆馆藏的大号元代五兽足铁香炉(见图1),最初属处州小括苍山(万象山)能仁寺[1](唐天寶元年建,后屡毁于战火和历史变迁,古寺现已变成废墟)。清道光甲午年(1834年),此香炉被发现于南明山佛殿,后移至城东灵山寺。1958年,浙江丽水拟建瓯江水库项目,为保护文物,1959年将香炉移至云和县保护。后因瓯江水库项目停止,20世纪80年代又将香炉运回丽水,存于丽水市博物馆。
据《续括苍金石志》记载[2]:“余遣工往拓得五十二字,文字顽劣,殆出匠手。供养作供粮,亦误。能仁寺在小括苍山,今废。(庆)云舫道光甲午督学陈硕士先生案;括试士□同陆菸田太守汪砺轩□戎,登南明山观葛稚川灵崇二字、米南宫书南明山三字,亲拓其文藏之。见殿簷下铁香炉,使僧拂拭,得皇庆二字,大喜即命遇孙補入金石志,阅数日属雲舫雇工往拓得此五十二字,比续志成而先生已殁于京邸,眷念畴昔,喟息久之。”
大号铁香炉为元代皇庆元年(1312年)铸造[3],材质为生铁,直筒腹,五兽足。平展唇,微折沿,唇宽20.0厘米,厚2.5厘米,有内凹弦纹。平唇上铸三圈凸弦线,两弦线间处铸有皇庆元年款识及工匠名,共55字阳刻楷书铭文,逆时针一周排序。炉体外壁上部铸凸弦线两圈,下弦线五圈,弦线间有凸波浪纹绕炉一周。器腹下部五足间凸出五个小兽面纹饰,一条宽凸棱线五等分处各铸出五头小耳、粗眉、瞪眼、大嘴、飞鬃兽头,兽头张嘴獠牙吐出健壮有力五指爪兽足(见图2),足长(高)38.0厘米,五条兽足支撑着整个香炉。炉底中心有浇铸口,炉圆弧底部凸三条弦纹和一周仰莲纹似衬托着整个香炉,漂亮美观(见图3)。
铁香炉铭文:“前住持当山□梅□材偕住能仁寺比邱正□铸大香炉一口恭入大佛宝殿永充供粮上资恩有者皇庆元年吉日题——伍都匠者国成之小助”(见图4)。
(二)小号铁香炉来历
2015年3月,丽水市有关部门对南明湖开展溪域整治工程,排放河湖水裸露出河床。当时丽水市博物馆保安金祥南经过南明湖,出于职业的敏感,多关注了河床。当他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就去查看并用手刨出,发现是一只香炉。捡回来就捐给博物馆收藏。这件五兽足铁香炉与原馆藏的元代五兽足铁香炉非常相似,铸造工艺和形制一致,只是型号大小不同。经浙江省文物专家断代为元代五兽足铁香炉。可惜由于常年浸泡在水里,腐蚀严重,还有一只兽足残缺,在香炉上也查看不到铭文和其他信息。
二、异地出土同类铁香炉
无独有偶,在江西省永新县湘赣革命纪念馆也收藏一只元代五兽足铁香炉(见图6)。该香炉是1983年4月由江畔乡农民在清理田中泥沙(1982年该县发生特大洪水)时发现。圆直腹,宽口平唇,唇上铸绕弦线三圈,炉身铸弦线五圈,上、下两圈之间铸乳钉纹,并铸貘兽头五个。五条兽腿三指爪,屈曲外伸,其上同样铸有貘兽头。宽唇上铸有凸形铭文“元大德元年丁酉制造……”,字体苍劲有力,笔端藏锋,柔中含刚。香炉是元大德元年(1279年)永新州才德乡(现江西省永新县江畔乡)六十都江北洲石塘临江院僧义暹等集资铸造,入于本里江边福主灵泽忠义祠。江边福主灵泽忠义祠现已坍塌无存。据尺寸分类,该香炉应为中号元代五兽足铁香炉。
上述三件元代五兽足铁香炉在形制上一致,两件有铭文的都是元代铸造的铁质五兽足香炉,只是尺寸大小不同。据铸造时间排序:(1)江西省永新县湘赣革命纪念馆收藏的铁香炉是元大德元年(1279年)丁酉制造,尺寸为中号。(2)丽水市博物馆馆藏的元代皇庆元年(1312年)铸造,尺寸为大号。(3)第三只尺寸小于前两只,称为小号,虽腐蚀查不到铭文信息,但形制和工艺造型很相似于大号铁香炉,可以推测铸造时期也可能在元代皇庆元年前后期。
三、铸造工艺
大号五兽足铁香炉与中号五兽足铁香炉的造型工艺、款式略有差异,大号铁香炉的铸造工艺比中号铁香炉要精美,有震撼力。五兽足铁香炉采用传统泥模整体铸造工艺[4]。香炉身的铸型,采用香炉足在上、香炉口在下、香炉底中心为浇铸口工艺。香炉外范采用若干范块拼装而成,炉身内范即中间的大泥芯和底范联成一体,兽足泥芯也和大泥芯装配成一体,足口设排气口,外范和泥芯的设置、定位和装配严密紧凑。香炉铭文制作是由泥模翻印[5],翻印后的阳文还经过简单修整,留有刻制痕迹。下腹五个小兽面形状相同,是用活块木兽头模压印出兽面。五条兽足正面看粗犷有力,与香炉大小比例协调。为减轻兽足重量,兽足采用内凹型。香炉圆弧底中心为浇铸口,大号铁香炉现留有铸造圆浇口节疤,直径15.0厘米(铸造完成后使用锤击、錾凿和刮削等手法,去除浇口“多肉”留下节疤)。五兽足铁香炉在历代香炉中比较罕见,一般香炉为瓷、铜、铁、石等,有三足、四足或圈足等,平口香炉形状都不太大。这几件元代五兽足铁香炉有大小器形,造型生动秀巧,结构美观大方,布局协调,整体轮廓清晰,线条明显,富有强烈艺术效果,代表了当时的冶铁、铸造技术高超水平。
四、结语
元代处州府丽水县城有大小寺观70余座,如:(1)小括苍山(万象山)有能仁寺(唐天宝元年建)。(2)万象山巅有崇福寺(元元贞元年),僧行英改为万象庵。(3)白云寺原名福林寺,始建于唐朝天祐年间,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是唐朝高僧雪峰和尚四世孙福林澄禅师修行之地,也是明朝光禄卿王一中读书之处。鼎盛时期“四方之侣闻风来赴,履满户外”,僧人达300余众。后屡毁于战火,由于历史变迁,千年古寺几近废墟。(4)南明山有仁寿寺,始建于宋代乾德三年(965年),至今已一千多年。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毁建,现存大殿为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建。总占地面积为388.85平方米,是目前丽水市莲都区唯一的一座千年古刹。
五兽足铁香炉在浙江省丽水市和江西省永新县的发现,足以证明了元代宗教文化曾在浙江、江西一带繁荣兴盛。大型五兽足铁香炉的出现说明丽水处州有上等级、高规模的寺院,香火兴旺。这几件五兽足铁香炉不仅有历史价值、宗教文化价值,也有较高的科技铸造研究价值,为研究元代的宗教文化在浙江、江西一带传播提供实物资料。
感谢:江西省永新县湘赣革命纪念馆提供照片和资料。
注释:
[1]中共丽水市莲都区委宣传.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历史文化丛书:莲都历代金石[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05.
[2]续括苍金石志·卷三,第1—2.
[3]丽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处州府志(标点本)·第一册·卷之九·古迹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2006.512-518.
[4]王福谆.古代大铁炉[J].铸造设备研究,2007(4):50-56.
[5] 介万奇.铸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30-3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