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居中的画墨与讨签
2017-05-03赵芸
赵 芸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 610000)
四川民居中的画墨与讨签
赵 芸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成都 610000)
四川民居,是四川地区数量最多的现存传统建筑。文章通过工匠访谈、建筑调研及施工现场考察,介绍了四川民居中的柱子画墨与榫眼讨签两种建造工艺,意在通过分析这两种工艺的原理及工序,洞悉工匠制作和施工中的设计思维与意识。
四川民居;柱子画墨;榫眼讨签;设计思维与意识
笔者自2015年夏天开始进行四川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的调查工作,访谈中发现柱子画墨中的“借墨”法和求取榫眼尺寸的“讨签”法是工匠心目中两种复杂且重要的工艺做法。由于工地调研所见多为民居,工匠访谈主要的讨论对象亦是民居,本文就四川民居中的这两种具体工艺做法进行整理,力图探究工匠制作和施工中的设计思维与意识。
1 墨线与符号的含义
画墨是掌墨师将头脑中的设计付诸实施的关键步骤。掌墨师通过房样——剖面图设计出建筑的构架形式,然后将该图上各柱子高度、榫眼位置及尺寸标记在丈杆上,再将丈杆上的尺寸绘制到对应柱料上。
不同的墨线符号表示了对木料的不同加工方式,不同掌墨师的墨线符号略有差异,其余木匠依据墨线进行加工制作。四川地区墨线符号较北方简单,乃不同长度的直线加以适当文字、符号说明。主要墨线及符号如图1所示。
图1 四川工匠常用墨线符号图
(1)十字墨线:柱子顶端和底面通过圆心的两条垂直线,是绘制柱身中墨的基础。
(2)中墨—心墨线:柱子各面的中线,其他墨线绘制的依据。
(3)五花墨线:柱身上距离地面五尺(1尺=33.33 cm)的4根同心放射状墨线。其作用有二:一是标记柱子方向①工匠将五花墨绘制在柱子的某一固定面上,以区分柱子的各面方向。默认建筑坐北面南,不同工匠绘制五花墨的方位有所差异:雅安芦山县王珍文,朝南;西昌市裕隆乡赵学时,朝明间;朝东;崇州市郭明安,朝南和明间。;二是形成一个离地五尺的水平面,便于建筑定平②工匠依据各柱头上五花墨得到一个水平面,现在崇州市刘福军、骆正明等人为了操作方便,将五花墨高度降低到离地1 m左右。。
(4)榫眼线:通榫线为一矩形方框,半榫线为一矩形方框内画对角线。通榫进半榫出的上出榫眼,其进口为矩形框上部半榫,下部通榫;通榫进半榫出的下出榫眼墨线反之。
(5)截断线:两根平行的墨线,通常内长外短(有的工匠两根墨线等长),短线以外画斜线或画叉的区域是需要锯掉的荒料。
(6)正确的墨线:在错误的墨线旁边重新弹线,打叉的表示正确的墨线。
(7)错误的墨线:在错误的墨线上打圈的表示废线。
(8)碗口线:在柱顶上,由两根弧线和一根水平线组成,表示檩条入柱的位置和深度。
墨线绘制的顺序如下。
(1)绘制柱底及柱顶十字墨:将弯木放置在木马上,弯拱朝下,用钢卷尺量取柱底最大尺寸作为直径,通过多条直径线交点确定圆心。用铅锤过圆心吊墨线,在圆面边缘标记该墨线上的两点,过圆心及两端点画线得到垂直方向墨线。转动柱身90°,用同样的方法求得过圆心另一根垂线,即是柱底的十字墨。保持柱子不动,同理求得柱顶十字墨。
(2)绘制柱身中墨:将墨线端头的班母钉在柱顶圆心上,拉墨线并确保其通过柱顶及柱底十字墨的对应端点,然后弹出中墨。
(3)绘制柱子截断线:在柱顶适当位置绘制垂直柱身中墨的双线为柱顶截断线,量取柱子高度,在柱底位置绘制柱底截断线。
(4)绘制榫眼墨线:确定各榫眼位置,绘制垂直于墨心的平行线为榫眼上下皮,用角尺量取榫眼宽度,并绘制平行于中墨的榫眼侧边线。
(5)绘制五花墨、碗口线,标注柱子名称。
穿斗构架的设计和施工中,工匠认为有两个面比较重要:一是朝前的立面,这是决定建筑外观的主要位置;二是进深方向的某个面,它关系到榫眼加工的方式及构件穿架程序③进深方向这个面,各掌墨师及其团队由于操作习惯的不同会有所差异:有的工匠选择朝向明间的一面,有的选择建筑的东面。。对于每根柱子,这两个被标示出来的面及其上的墨线被统称为面子墨④面子墨并非具体的墨线,由墨线字符组成,主要依靠五花墨和字符辨别,用于区分方向。一根柱子的两个主要面确定后,这两个面上的所有墨线都可称为面子墨。。掌墨师通常将五花墨及表示柱名的字符结合起来,区分出柱子的这两个面,不同掌墨师使用五花墨及字符的位置有所不同(表1)。
表1 不同工匠的面子墨
2 借墨
2.1 选料
过去民居建筑备料主要是由主家上山砍伐,逐年累积,现在基本直接购买。首先,掌墨师根据柱料长短区分檐柱、中柱 、金柱等不同的位置;然后将直且少疤的柱子用于中缝,状况较差的用于山面。柱料去皮粗加工后将名称标于其上,一般标记在朝前的面上。标注名称之前需要预判柱子立起来的状况[1],保证木料的弯曲主要发生在进深方向(图2),同时结疤较少的面朝前。保证木料的弯曲发生在进深方向是为了保证该方向木料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以方便板壁墙的安装。同时,确保起主要拉接作用的穿枋通过柱子的几何中心,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至于柱子的弯拱是朝外还是朝内,不同工匠有各自习惯的做法:芦山、西昌、崇州部分工匠的弯拱朝内,曰“八字蹬得紧”;而雅安名山、崇州的部分工匠采取弯拱朝外⑤访谈大木工匠中,雅安芦山县王珍文,西昌市裕隆乡赵学时,崇州市刘福军、骆正明将弯拱朝内;崇州市郭明安,雅安市名山区徐建华、陈洪华将弯拱朝外。。
图2 柱子弯曲的方向
无论弯拱朝内还是朝外,柱子弯曲发生在进深方向,至少说明了工匠认为穿斗民居要保证进深方向结构的整体性。这种以一榀榀排架为基本单元组成的结构体,其进深方向构件的相互拉连关系较开间方向显然更为紧密和重要。
2.2 借墨的原理
在弯柱上画墨线,会出现借墨线。借墨,其实质就是柱子的弯曲导致某位置中墨线并未通过截面中心,为保证结构稳定,工匠绘制了一根通过截面中心并与中墨平行的线,这根线就是通过该位置榫眼的中线(图3)。
由于柱子的弯曲通常发生在进深方向,开间方向的中墨并未通过弯曲部分的截面中心,如果将开间方向楼欠⑥位于一层楼板下,建筑开间方向的木料,通常为圆形断面,有的工匠称之为楼楞木。的榫眼打在柱子中墨上,则会导致偏离截面中心过远,对结构不利。此时,工匠会直接通过截面几何中心画垂线,这根墨线就是“借墨线”。这根墨线与中墨之间的距离就是借墨距离。进深方向,借墨会影响该位置枋子入柱部分的榫头长度;开间方向,借墨会影响楼欠榫头的方向和角度。
图3 借墨的原理
3 讨签
由枋子将柱子联系在一起的穿斗构架,形成了一个类似现代框架的空间结构体系。穿斗构架的稳定性要求节点制作极其紧密,工匠在长期实践中,逐渐积累了若干化解天然弯曲木材及手工操作导致节点误差的方法,其中关键的是“讨签”技术⑦“讨签”技术,类似北方官式的讨退法(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云南白族的套榫法(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浙江宁海及嵊州的讨照付照法(陈栋《挖掘地域原创 展现工艺真彩 浙江大木作工艺的讨照付照技术及其思考》、范久江《嵊州民间大木作做法与营造法式的比照的研究》)。然而,各地的工具、技术、操作方法有所不同。[2-5]。它基于“以物量物”的基本原理,借助签棍记录柱子上榫眼的尺寸,然后以其为参照给梁枋上的榫头画墨线,以达到榫卯严丝合缝的要求。与其他地区的类似做法相比,四川的地区的“讨签”法更为简单直接。
3.1 讨签技术的原理
四川地区,不同工匠讨签的顺序、标记的符号有所差异,但原理基本相同。下文暂且忽略这些差异,仅分析其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掌墨师首先在柱子上画墨线,然后由其他工匠开凿榫眼;榫眼加工完毕后,开始“讨签”——将已经开凿好的榫眼尺寸记录在签棍上,并按照签棍上标记的尺寸给梁、枋的榫头画墨线。准确地讨签,可使梁柱榫卯内部紧密结合,同时还能让方形的粱枋与圆形的柱子贴合。此外,由于四川民居中经常使用弯料做柱,讨签还可以按照柱子弯曲的程度调节枋子的长度。
讨签常用的工具包括:墨斗,角尺,竹笔,签棍。前3种均很常见,以下仅就签棍做简要介绍。
四川地区的签棍分两种(图4):一种是削得很薄的竹篾;另一种是木板。竹篾一般宽1cm,厚1mm,长30~40 cm不等。木签棍较少见,一般宽3~4 cm,厚2 mm,长25 cm左右。两种签棍的用法基本相同,一根签棍的一个端头记录一个榫眼尺寸,两端同时使用,可以记录两个榫口尺寸。部分工匠甚至两面使用,以一根签棍记录4个榫眼的尺寸。各榫眼的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厚度等尺寸被工匠用符号标记在签棍上,并以字符注明该榫眼的位置。不同工匠求取尺寸的顺序及操作方式有所差异,签棍上标记的符号、文字也各不相同。
讨签主要包括:①讨签——记录榫眼尺寸到签棍上;②上签——按照签棍上尺寸给粱枋榫头画墨线。下文以穿枋和柱子交接节点为例,介绍完整的讨签步骤。
图4 四川地区常见的木签棍和竹签棍
3.2 榫口讨签
榫口讨签(图5):将柱子底部放在地上,稍端架在木马上,调整柱子位置,使朝前的一面,也就是面子墨方向朝上。工匠面对面子墨,坐在柱子靠近根部的位置,左手拿签棍右手拿竹笔,开始求取榫眼的尺寸。
首先将角尺从右往左穿过榫眼,右端紧靠柱子外皮。将签棍从左往右穿过榫口,右边抵住角尺内侧边缘,找到柱子左侧边缘并标记。将签棍从榫口中抽出,放到柱子上表皮,右边同样抵住角尺内侧,在柱子面子墨的方向,将中墨线位置标记到签棍上。有借墨线的时候,标注借墨线作为中墨线。
接着将签棍左端对齐榫眼下皮,在签棍上标记出榫方向的榫眼高度。用同样的方法标记进榫方向的榫眼高度。
出榫方向若为半榫的,将签棍伸入榫眼,端头抵住半榫,在签棍上标记半榫深度。
然后签棍朝下,端头对齐榫眼口一侧,标记榫眼的厚薄,最后在签棍上用文字标注该榫眼的位置,整体检查一遍各榫眼尺寸以后,可结束一个榫眼的讨签。
图5 榫口讨签步骤
榫口上签(图6):首先在枋子端头画两根线,第一根表示在此位置锯掉——即去荒线,另一根表示柱子的口皮;接着,竹签右边对齐柱子口皮线,把柱子的中墨、榫头左侧的柱子口皮线标记在枋上;然后,以左侧柱子口皮墨线为端头,画两根平行线,标记半榫位置,并在需要锯掉的部分画斜线示意,以便工匠截锯木料;把出榫小头线对齐枋下皮,竹笔靠着签棍端头,拖动签棍画线,得到出榫高度线;最后在出榫端头打个出榫符号,并在料上标注文字示意其位置和方向。
图6 榫口上签步骤
3.3 包口讨签
包口,部分工匠又称之为腮口,以下行文中统称包口。主要是指当梁枋入柱榫眼的厚度比梁枋本身薄时,梁枋跟圆柱交接处形成的弧形断面。如前所述,穿斗民居用料较小,且多弯曲的柱子,为了追求榫卯严丝合缝,这些位置除了需要求取榫眼的基本尺寸,还需要求取榫眼附近圆柱面的弧度(图7)。一般有包口的位置主要出现在梁枋与柱交接处,瓜柱与梁交接处。访谈得知,包口尺寸的求取可以通过签棍和签帕子两种工具,但工地调研未见签帕子,以下仅简述通过签棍求取包口尺寸的原理及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假设过柱子外皮有一水平面,过该水平面的3个定值点记录下柱子边缘到该平面的距离;再通过签棍将数据转移到梁枋上(图8)。
包口讨签(图9):求取完榫眼尺寸之后,将柱子逆时针旋转90°,使榫眼朝上。
首先,在柱身榫眼两侧绘制3根平行于榫眼侧边线的包口墨。将角尺平放在榫眼上,在距离榫眼侧边线1 cm的位置上画平行线,然后再将角尺向外移1 cm,即距离榫眼外皮2 cm的位置画平行线。3根间距1 cm的包口线绘制结束后,工匠转动180°,面朝柱子根部方向,用同样的方法求3根榫眼左侧的包口线。若梁枋构件断面较大,与柱子交接的弧线较长,如梁和瓜柱交接处就需要记录更多、更密集的点,可选择间距3 mm的包口墨。
接着,将柱子顺时针旋转90°,使榫眼位于朝上一面的两侧,开始求取包口的弧度。将角尺穿过榫眼,使其一边的内侧紧靠该侧柱子外皮,工匠面朝柱脚站立,让签左端抵住第一根1 cm位置的包口线,对齐角尺外皮,签棍上画线标记。同理,移动签棍,让其抵住第二、第三根包口线,画其余两根墨线。这样榫眼一侧的弧度就被记录在签棍上了,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榫眼其他各面的弧度。
图7 包口的位置
图8 包口讨签原理
包口上签(图10):首先,将榫头柱子口皮线标记在枋顶面上;然后在枋子顶面画榫头侧边线的平行线,每隔1 cm画一根;接着,把签棍上的尺寸标记到榫头上——将签棍第一根墨线对齐枋顶的柱子口皮线,在第一根包口墨上标记签棍端头线。按照同样操作求取第二、第三根包口墨上的其余两点,连接这3点形成的平滑曲线即是包口弧线,同理求得榫眼另一侧的包口弧线。
图10 包口上签步骤
4 结束语
四川地区,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6],在传统建筑工艺的调研中,笔者接触最多的类型也是民居。民居建筑中的某些工艺做法较庙宇、宗祠更为简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工匠的设计思维与意识。经过世代的传承,这些做法同样蕴含着古老的传承,亦不乏工匠个人的创造性发挥。师承、地域、时间因素导致这些简单的营造技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态,而这些基本操作工序背后的原理却并不复杂。
就画墨而言,可以看出工匠意识中的建筑实际是由三维空间线条组成,墨线正是这些线条的转化。而弯拱方向的取舍以及借墨等操作是在某些情况下,建筑无法严格遵循三维空间线条系统时,工匠综合应用结构稳定性、操作方便性而采取的调适。就“讨签”而言,它是基于“以物量物”的原理,以签棍为中介转移尺寸。这在古建筑营造中是十分普遍的,以地盘、房样、丈杆为主的这套图纸系统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它不仅便于施工,还能弥补手工操作、木材不规则带来的误差,确保了榫眼严丝合缝。
虽然工艺背后的原理能帮助我们迅速理清工匠的设计思维,但是对原理的剖析仍须建立在以师承、地域、时间为基础的具体工艺之上。由于这3个方面的差异,各地工匠面对不同的问题,逐渐积累了化解当地问题的各种工艺做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技巧正是匠人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民居建筑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
(致谢:访谈的主要木工匠有王珍文,64岁,雅安芦山县太平镇;郭明安,67岁,成都大邑县;鲁杰,71岁,成都市;赵学时,61岁,西昌市裕隆乡;徐建华,50岁,雅安市名山区;陈洪华,37岁,雅安市名山区;刘福军,41岁,崇州市;骆正明,崇州市。蔡宇琨为本文的写作提出了宝贵意见,与李林东的讨论以及其提供的访谈资料也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1]潘曦.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2015:88-124.
[2]范久江.嵊州民间大木作做法与营造法式的比照的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0:60-83.
[3]陈栋.挖掘地域原创展现工艺真彩浙江大木作工艺的讨照付照技术及其思考[J].华中建筑,2009(3):161-165.
[4]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合院民居营建技艺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2011:98-112.
[5]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68-171.
[6]李先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12.
Huamo(ink-marking)and Taoqian(mortice-probing)in Vernacular Sichuan Architecture
ZHAO Yun
(Institute of Chengdu for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Chengdu 610000,China)
It is the vernacular that has the biggest share in exist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Sichuan. Based upon interviews of carpenters,researches of existing buildings and investigations atconstruction sites,this paper is attempted to expatriate on huamo (ink-marking) and taoqian (mortice-probing),two technics typical of Sichuan folk houses. As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are fully analyzed,an insight is brought into the latent design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the carpenters’ways through timber-processing and construction
vernacular Sichuan architecture;Huamo(ink-marking)upon pillars;Taoqian(mortise-probing);design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TU366.2
:A
赵芸(1990-),女,助理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与理论。E-mail:11371580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