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变迁初探

2017-05-03邹秋实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盘龙汉口考古

邹秋实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变迁初探

邹秋实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利用历史地图、历史文献及考古材料,以汉口地区地貌变迁过程为切入点,对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原貌进行了分析和重建,以此推出商文化时期盘龙湖及府河水位均大幅低于当前这一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盘龙城遗址的布局形态及选址特点进行了全新的考量。

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遗址景观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北郊,是迄今所见商文化在南方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据点[1]。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至今已延续60多年,考古部门曾多次在枯水时节于湖盆及河床中发现商文化时期的墓葬和文化堆积,这些遗迹丰水期位于水下,枯水期则显露地表(图1~图3)。其中位于府河河床中的栗子包残墓M1竟被厚达1 m的淤泥所覆盖①栗子包残墓为1998年加固府河大堤取土时发现,墓葬结构被破坏。由文物部门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出土了若干青铜器。[2]。若从整体上观察该遗址则不难发现:该遗址的主体分布于多条低矮的临湖岗丘之上,且遗址点之间隔湖相望(图4)。

图1 杨家嘴分布的大量陶片

图2 李家嘴分布的大量陶片

图3 杨家嘴商代墓葬M26

图4 盘龙城湖沿岸商文化遗存分布图②图中标注的遗存位置均来自于历年考古发掘、勘探及调查工作所获取的资料。已发表的资料见于a.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一九六三至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b.韩用祥等:《盘龙城东部长峰港商代遗存调查勘探简报》,《武汉文博》2007年第2期;c.郑远华等:《盘龙城童家咀遗址调查勘探简报》,《武汉文博》2007年第3期。

盘龙城遗址的以上特征似乎暗示着,在遗址覆灭后的3 000余年间遗址周边河湖水位发生了显著的抬升,进而造成了遗址部分区域淹没于当代水位线以下的独特景观。换言之,当今所见的盘龙城遗址面貌与商文化时期的遗址原貌或已大相径庭,因此对遗址地理景观原貌的探究则成为了探究遗存分布范围,分析聚落布局形态和选址特点以及制定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重要基础。

从地理格局上看,盘龙城遗址地处鄂东北山地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遗址北依大别山余脉,南临江汉平原,整体地势北高南低。遗址以南平原上湖泊密布,水网纵横。流经遗址两侧的府河、澴河、滠水等河流自北向南注入长江(图5)。不难发现,盘龙城遗址周围的河湖与汉口地区的水系同处一个地理单元,联系十分紧密。而通过观察武汉地区的历史地图可知,近百年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位于长江北岸的汉口地区修筑起了日渐完备的人工堤防体系,使得当地湖泊大量萎缩,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水陆格局发生了明显改变。与此同时,位于汉口以北的盘龙城遗址周边水系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本文将以历史时期汉口至盘龙城一带的地理环境变迁过程为切入点,进而对商文化时期盘龙城遗址所处的地理景观原貌进行分析和重建。

图5 盘龙城遗址周边地理格局

1 堤防的修筑与汉口地貌环境变迁

查阅地方志等历史文献可知,汉口地区因地势低洼、水患频繁,至明代洪武年间,汉口一带尚是无人居住的芦苇荒洲,明天顺年间开始有人居住(表1)。至明成化初年,随着汉水下游河道截弯取直,故道淤塞,汉水改由现今河道入江,汉水下游河道日趋稳定。且河水带来大量淤沙,使原本河湖交错的沼泽,逐渐淤高,慢慢涸出水面,这一地理条件为汉口的兴盛提供了先决条件[3]134。

与此同时,为治理水患确保城市发展,汉口区逐渐出现了体系完备的人工堤防。明代汉阳通判袁焻为治理汉口水患修筑起了长约5 km的袁公堤,使得今天的汉口沿江地区日益繁荣;清代张之洞又在汉口北部修筑了长达23.7 km的张公堤,使得汉口的城市面积成倍增长;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市政府又修筑了长达53.5 km的东西湖大堤,使得今天的东西湖区由泽国变为沃土(图6~图7)。

表1 汉口地区堤防的修筑与地理环境变迁历程一览表

图6 1918年汉口及其以北地区地形图③此图为“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图与遥测影像数位典藏计划”收藏的中华民国七年湖北省五万分之一地形图。本图为“汉口”“黄花涝”“沙口”“磨山”4幅图拼接而成。原图为黑白地形图,图中河、湖区域为笔者依据原图绘制的水系范围加以填色,使之更为醒目。其他彩色的字体和线条亦为笔者后加。

图7 2016年汉口及其以北地区地形图

通过对上述历史文献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可知,自明代以来,汉口城区由南向北先后出现了3道人工堤防,使得汉口地区密布的湖沼日趋消失,陆地面积大幅增加。从图6和图7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近百年以来张公堤以北的区域河湖水系大面积萎缩,代之以现代城市建筑(图8)。通过文献记载亦能获知,张公堤以南的汉口主城区在明代以前也是一片低洼沼泽,水网密布,直通长江。

图8 盘龙城遗址以南的武汉城区(自北向南拍摄)

由此,我们可以对明代以前汉口地区的自然地貌进行分析。在3道大堤(袁公堤、张公堤和东西湖大堤)出现之前,汉口至盘龙城一带水网密布且交错相通。因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图5),因此盘龙城周边河湖依自然地势,由北向南汇入长江。

就府河而言,在沿岸大堤修筑之前,府河南岸与汉口地区密布的水网直接连通。因此每至汛期,府河上游来水可经由其南部密集的水道迅速倾泄至长江,而盘龙城遗址所在的低岗丘陵地带,因地势普遍高于汉口地区2~5 m,因此具有天然的防洪优势。

2 府河与盘龙湖的原貌

2.1 府河

府河发源于随州大洪山,自孝感向东流经盘龙城遗址南境,最终于汉口谌家矶注入长江④府河全长385 km,流经随州、孝感、武汉等地。本文仅讨论府河河道形态变迁对盘龙城遗址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及的府河均特指府河盘龙城段,即府河流经盘龙城遗址的长约3 km的河段。,因此府河是与盘龙城遗址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也是影响盘龙城遗址水陆格局的关键水体。为防治洪水,当今的府河南北两岸均修筑了完备的人工堤防⑤府河南岸为东西湖大堤,修筑与1957—1958年。府河北岸至民国时期起就开始陆续修筑,其中盘龙城段大堤修筑于1974年。。沿岸大堤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府河河道形态。

从图9可以看出,当今府河河道在汛期可拓展至557 m,而枯水期河水退回至主河道,府河宽度仅为94 m。而汛期府河河道的大幅度拓宽与沿岸大堤的修筑直接相关。

当前,因沿岸大堤的修筑,切断了府河与其南部水网的沟通,使得府河被困束在堤防之内。因此,汛期府河洪水无法经其南部水网倾泄至长江水道,而仅能从唯一入口处注入长江,加之府河下游河道曲折,泄洪不畅,河床淤塞严重,最终导致汛期水位抬升,河面大幅拓宽。

此外,府河北岸大堤的修筑也使得盘龙城遗址王家嘴南侧、李家嘴西南侧等原本属于陆地的区域沦为府河河床。前文提及的在河床中发现的商代墓葬即位于王家嘴岗地以南100 m处(图9中M1即为该墓葬位置)。在王家嘴岗地南侧还曾发掘出土了大量商文化时期的遗迹遗物[6],而1974年府河北岸大堤修筑后,王家嘴南侧已沦为河床,季节性显露地表。上述墓葬和文化堆积的发现可以表明,在商文化时期,府河水位应不高于18 m(当今府河汛期水位为25~29 m),其河道宽度也不应超过当今枯水期的河道宽度(图9)⑥2014年经过实地踏查,运用RTK测得该墓葬的海拔高程为18 m。依据1997—2007年府河童家湖水位站的观测数据显示,府河汛期洪峰可到25~29 m。。

图9 府河枯水期与丰水期河道形态对比图

2.2 盘龙湖

盘龙城遗址的主体即分布于盘龙湖沿岸的多处岗地之上,过去数十年中,曾多次在盘龙湖西岸滩地发现商文化时期的墓葬。因此,盘龙湖对盘龙城遗址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从图6可以看出,在府河北岸大堤修筑之前,盘龙湖与府河连通,进而沟通长江。因此,盘龙湖的水位原本随长江、府河水位自然涨落而季节性变化。但由于府河北岸大堤的修筑,盘龙湖不再与府河连通,自此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湖泊,水位完全受人工调蓄。20世纪70年代以来,盘龙湖一直被开发为人工渔场,为满足养殖需求,湖水常年维持在较高水位。

通过对盘龙湖的初步测量可了解盘龙湖的基本特征:①当今盘龙湖在水位20 m时,湖水深度为0.8~3 m,湖泊面积约0.9 km2;②湖盆平缓,湖岸曲折,水位涨落对湖泊形态改变显著;③湖底淤泥厚达1 m以上。

结合盘龙湖的基本特征和前文对府河水位上限的推测,我们亦可对商文化时期盘龙湖的形态进行评估。如前所述,商文化时期府河的最高水位应不高于18 m,盘龙湖与府河连通,那么其水位亦不高于18 m。当盘龙湖水位降至18 m时,盘龙湖湖面将剩0.4 km2左右,当今湖盆区域将呈现出大面积陆地。

综上所述,通过对盘龙城遗址中古代遗存海拔高程与当代水文测量数据的比对可以推知,在商文化时期,盘龙湖及府河的最高水位不应超过18 m。若这一推测成立,则盘龙湖仅为面积不大于0.4 km2的小型水域,府河河道宽度亦不足百米。若考虑到河湖水位季节性涨落的自然规律,则在枯水期盘龙湖及府河水位将更低,盘龙湖在枯水期甚至完全干涸。

3 历史时期的长江水位

前文对盘龙湖、府河这两处与盘龙城遗址有直接相关的水体进行了分析,并对商文化时期,上述二者的水位进行了估测。由于盘龙湖与府河均与长江连通,盘龙城遗址与长江主河道直线距离仅9 km,因此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水位亦是评估盘龙城遗址古代地理环境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洪水水位处于不断抬升的局面。周凤琴先生通过对长江中游沿岸考古遗址、古代堤防与洪痕高程的测量,分析认为:近5 000年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洪水水位上涨了13.6 m,其中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水位上涨了0.2 m,汉代至宋元时期水位上涨了2.3 m,宋元时期至今水位上涨了11.1 m[7])(表2)。

表2 荆江近5 000年来洪水高差考证表[7]

依据周凤琴先生的研究结论,商周时期,荆江的洪水位比当今低13.4 m。虽然,长江武汉段的洪水位变迁幅度不会与荆江段数据完全一致,但自汉代以来长江中游洪水位显著抬升的趋势应该是普遍出现的。盘龙城遗址作为大型聚落出现的年代为公元前16—14世纪,距今3 000余年。若参照荆江洪水位的抬升幅度,则在商文化时期,长江武汉段的洪水位大约亦低于当今洪水位13 m(表3)。

表3 长江汉口站洪水位峰值数据

由表3可知,近200年以来,长江汉口站洪水峰值为26.91~29.73 m。前文中,周凤琴先生的结论均是基于1954年的洪水峰值得出的,若参照其研究成果,则商周时期长江汉口站的洪水峰值为16.3 m左右。而前文对盘龙湖及府河最高水位的分析认为,其水位不应突破18 m。由此可见,商文化时期长江中游水位很有可能大幅低于当前,长江洪水倒灌盘龙城遗址的可能性十分微小。

4 相关问题的讨论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商文化时期盘龙城遗址所处的地理景观与当今最为显著的差别主要表现为:①临近遗址的府河尚未形成稳定河岸,府河及长江水位均大幅低于当前。府河自然河道与其南部密布的水网连通,汛期府河洪水经由这些水网倾泄至长江。而盘龙城遗址因所在地势较高,不易受到洪水威胁;②盘龙湖水位不高于18 m,该湖仅为面积不足0.4 km2的小型水域⑦依据当前掌握的资料可以推测,在商文化时期盘龙湖很有可能尚未形成。目前考古部门正在盘龙城遗址开展湖泊地形测绘和湖底钻探采样工作,待以上工作完成后即可探明盘龙湖在商文化时期是否形成。。

若上述结论无误,便不难理解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分布于湖盆及河床中的商代遗存。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地理格局下,我们有必要对盘龙城遗址的分布范围、聚落形态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在过去60余年的考古工作中,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全部集中于当代陆地之上展开。虽然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已经注意到:在盘龙城西城垣外的池塘中、杨家嘴临湖滩地上均分布有古代遗存,但限于客观条件无暇对水下区域开展考古工作。通过本文的分析并结合以往的考古发现,笔者认为盘龙城遗址的范围绝不仅仅包括当今所见的陆地区域,盘龙湖湖盆及府河部分区域也应该是商文化时期遗存分布的重要区域。

同时,就聚落的功能区而言,以往盘龙城遗址已经发现了数量丰富的商文化时期建筑基址、墓葬及手工作坊。但在以往的发现中以高等级建筑基址和贵族墓葬的数量为大宗,而理应大量出现的普通房址和平民墓葬却鲜见。这显然不符合正常的社会结构。究其缘由,虽然有南方地区土质土色难以辨识,小型房址和低等级墓葬难以被辨识出来的原因,但若将视野转向目前淹没于水下的广大区域,或许能为我们破解这一谜题提供新的线索。

就聚落整体布局而言,盘龙城遗址的核心区分布于盘龙湖西岸以城垣为中心的1.1 km2的区域内。但目前在盘龙湖沿岸的小王家嘴、童家嘴、长峰港一线均发现有商文化时期遗存,显然上述区域均属于盘龙城遗址的组成部分(图4)。若在商文化时期,盘龙湖面积尚小,甚至尚未形成,那么当今盘龙湖沿岸广泛分布的遗存将不再是被湖水阻隔,零星分布的遗址点。各个遗址点之间可以通过陆地连成一体,整个盘龙城遗址的规模和布局形态将与今日所见大为不同。

此外,古代聚落自出现之日起,其面貌就在人类活动与自然营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发生改变,然而,这种改变并不以聚落的消亡而停止。在聚落被废弃后的漫长岁月中,遗址的形态仍然受到了人类活动和自然营力的强烈影响。当我们重新面对遗址时,其面貌或许已与其原始形态大相径庭。因此,对古代地理环境变迁过程的关注,乃是开展考古学研究课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地理环境变迁的发生并非孤立存在的,本文对盘龙城遗址经历的地理环境变迁历程亦为整个江汉地区其他商周时期遗址所共有。因此,对江汉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过程的考察,是研究该区域古代文化面貌和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

[1]张昌平.夏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联系[J].华夏考古,2006(3):54-59.

[2]武汉市黄陂区文管所.武汉市黄陂地区文物考古与研究文集[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118.

[3]侯祖畲.中国地方志集成 .湖北府县志辑(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68.

[4]武汉市汉阳区地方志办公室.汉阳府志 .形势志(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283.

[5]武汉市东西湖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西湖区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13.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78.

[7]周凤琴.荆江近5 000年来洪水位变迁的初步探讨:历史地理:第四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6-53.

[8]骆承政.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89.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 Changing of Panlongcheng Site

ZOU Qiushi
(History College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maps,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to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Panlongcheng site.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the water level of Panlong Lake and Fu River was greatly lower than nowadays. And this paper takes the layout and location of Panlongcheng site into consideration in a new way.

Panlongcheng site;geographic environment;site landscape

K872

:A

邹秋实(1991-),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E-mail:zouqiushi@163.co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16ZDA146)

猜你喜欢

盘龙汉口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考古”测一测
梅兰芳汉口吃河豚
《汉口北》
武汉盘龙广场银兴影城
盘龙糕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