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

2017-05-03方明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西南昌33000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危象肌无力心率

方明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9)

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价值

方明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进行治疗的34例急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观察该组观察对象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h、治疗后48h的动脉气血的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心率的情况。结果:进行无创机械通气1h、48h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较进行治疗之前分析逐渐趋向于正常水平,且患者在通气治疗之后,其心率以及呼吸频率也更趋向于正常水平。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使患者动脉气血情况快速趋于稳定状态,不仅如此,无常机械通气的使用还能降低患者采用插管治疗的概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重症肌无力 危象 无创机械通气 应用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手段失当导致的呼吸肌无力进而使其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1]。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重症肌无力危象出现的概率可以达到15%以上,已经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无创机械通气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用于替代有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方式。由于其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已经被逐渐应用于急慢性得部疾病以及慢性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中。本次研究针对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治疗的34例急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治疗时的相关数据。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6.7±5.4)岁,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以及慢性健康情况评分为(12.3±3.6)分,其中,12例合并胸腺瘤,9例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13例合并腺瘤术后患者。

1.2 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1.2.1 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方法:采用BiPAP呼吸模式无创呼吸机配合呼吸面罩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开始进行通气时,可将初始呼气末正压值设定为4cmH2O,在后续的通气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表现适当将其逐渐升至6~8cmH2O[2]。初始的送气压力控制在6~8cmH2O,随后,根据患者情况以每次升高2cmH2O的量依次增加通气压[3],直至患者自身的通气情况获得明显改善方可停止升压。在提升送气压力的过程中,其频率不能过快,保证每5~6min调节一次的频率较为适宜。同时将患者的吸氧浓度控制在90%以上。患者首次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应保证在2h以上,在通气过程中,还应严格控制胆碱酯酶的使用计量,依照患者的通气反应决定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通气过程中,患者呼吸情况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状态时,就可以适当降低呼吸支持的相关条件。具体做法为:送气压力可调至4~6cmH2O,当吸氧浓度降到50%以下时,患者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5次以下,吸氧浓度维持在90%以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50mmHg以下[4],即可停止无创机械通气。1.2.2药物配合: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口服溴化吡啶斯的明。患者在进行通气期间,应当适当调整控制肌无力药物的使用剂量,每天的用药量超过480mg时,可以同时配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之前以及分别在进行治疗后2h、48h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数据情况进行记录、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录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判断标准则采用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通气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比

表2.通气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对比

2.结果

2.1 通气前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对比:患者进行通气之前的心率、呼吸频率与通气2h以及通气48h之后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通气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对比:患者接受治疗之前与进行通气治疗之后的2h以及48h后,酸碱度的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碳酸氢根的变化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使用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气道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这种通气方式极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并且降低了通气过程中诱发并发症的概率,因此在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无创呼吸机的实际效用已经在慢性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得以证实。该呼吸机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疗中的相关研究还不甚完善,本次研究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对无创机械通气对于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后的2h以及48h时间里,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此外,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之后的2h以及48h之后,其血气分析结果的大部分指标也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能够能够有效控制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呼吸困难的情况,并能极大的降低插管的几率,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学研究者还应根据治疗经验不断改进无创机械通气的使用方法,确保其安全性,使其更好的应用于相关病症的治疗中。

[1] 朱庆捷, 郑瑞强, 卢年芳, 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5(24):17-18.

[2] 郑瑞强, 林华, 刘玲, 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6,26(8):626-627.

[3] 庄春香, 张桂, 孙洋洋, 等.有创通气与BiPAP呼吸机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16(9):14-15.

[4] 梁少杰, 彭民, 董尚文, 等.积极的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在胸腺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中的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18(2):248-250.

[5] 李瑾, 陈黛琪.无创机械通气在重症肌无力危象治疗中的疗效[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6,23(3):170-173.

1006-6586(2017)04-0008-02

R746.1

A

猜你喜欢

危象肌无力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