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7-05-03韩伦金景平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普外三科辽宁抚顺113008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切口

韩伦 金景平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普外三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韩伦 金景平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普外三科 (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及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显著低于对照组(30.9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疗效确定,患者创伤小,术后预后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 开腹手术 结肠癌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以往是通常采用开放手术,虽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开腹手术存在创伤大、切口大、手术后恢复较慢等缺点[2],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低,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探索新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开腹手术的创伤大、切口大等缺点,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对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均经过病理活检及全结肠镜的检查被确诊是结肠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1.8±7.5)岁,肿瘤的平均直径(3.08±1.61)cm;ASA分级:Ⅰ级7例,Ⅱ级23例,Ⅲ2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2.1±7.2)岁,肿瘤的平均直径(3.05±1.67)cm;ASA分级:Ⅰ级8例,Ⅱ级25例,Ⅲ2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ASA分级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患者给予全麻处理,取平卧位,建立人工气腹,并保持腹压在13 mm Hg,在腹直肌内缘用手术刀作长约6 cm切口,从切口置入Handport辅助式装置,以方便手术的进行。在腹腔脐窝约8 cm处打孔做手术观察窗,于脐部正上方约5 cm处打孔做手术主操作孔,将直径在5 mm左右的腹腔镜镜头于插入腹腔。腹腔镜探查,确定肿瘤部位,并确认患者有无腹膜及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等情况。沿肠系膜上静脉切开结肠系膜,显露,夹壁,切断。游离升结肠、盲肠、结肠肝曲,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十二指肠及输尿管。由盲肠开始,切断结肝十二指肠韧带、胃结肠韧带、肠外侧腹膜。游离结肠后,清除病灶区域的淋巴结,结扎血管后做切除病灶部分,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2.2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取平卧位,腹部正中做切口,先探查胆、肝、胰、脾、胃等器官情况,并意肿瘤周围及系膜血管根部有无淋巴结转移。做好探查后,将肠管游离,进行肿瘤切除,并将肿瘤组织周围的淋巴结进行切割,清洗腹腔后放置引流,后逐层缝合腹壁切口,关腹。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同时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F-36量表[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五方面,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选择NRS评分标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包括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术后半年、术后1年以及术后2年的存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s)表示计量数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5%)显著低于对照组(30.91%),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均优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具体见表3。

2.4 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后1天、2天以及3天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观察组术后一天NRS疼痛评分结果为(4.4±0.7)分,对照组为(6.9±1.6)分;观察组术后一天NRS疼痛评分结果为(3.0±0.7)分,对照组为(4.9±1.4)分;观察组术后一天NRS疼痛评分结果为(1.5±0.4)分,对照组为(3.5±1.4)分。两组患者随着治疗结束时间越长,疼痛评分结果越低,表明两组手术结束后疼痛均有缓解,但是观察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天、2天以及3天的疼痛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两组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比较

表1.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表1.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进食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55 160.7±11.2 123.6±19.2 12.7±4.1 43.7±13.3 9.3±2.0对照组 55 196.2±37.5 115.7±22.9 32.8±8.1 67.2±15.4 14.1±2.2 t 6.13 2.04 11.5 10.9 7.3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表3.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表3.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健康状况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观察组 55 81.2±6.7*80.9±4.6*83.1±5.3*81.4±5.6*82.6±5.2*对照组 55 67.9±5.1 70.0±5.3 71.7±6.2 70.5±5.2 72.3±5.8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两年内观察组55例患者中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3.64%,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4.55%;对照组55例患者中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7.27%,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27.27%。观察组术后半年存活患者有51例,对照组有50例;观察组术后1年存活患者有47例,对照组有39例;观察组术后2年存活患者有42例,对照组有32例。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术后半年、1年以及2年的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有学者认为与低纤维素饮食与酸性饮食诱发的肠蠕动毒素吸收更多与速度减慢等因素有关,该病临床主要有便秘、血便、腹痛、腹泻腹胀等不典型临床表现。结肠癌具有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相对较慢等临床特点,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至中晚期,因此结肠癌有较高的死亡率[4]。有研究显示,每年全球罹患结肠癌约有800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中占10%~15%[5]。手术切除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开腹手术技术已在临床开展多年,临床验证表明开腹手术可有效地切除结肠癌患者肿瘤病变区域,且淋巴结清扫较彻底,但其缺点为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大量临床观察对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整体效果欠佳[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显著有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一致。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的不断广泛,治疗结肠癌的也越来越多的选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大量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微创的优越性已经获得了广泛认可[7]。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具有并发症少、创伤性小、患者预后较好等优点,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内脏器并不会暴露于空气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治疗结肠癌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通气恢复较快,其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结肠癌疗效确定,患者创伤小,术后预后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1] 江弢, 孙晶, 裘正军.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1,38(3):211-215.

[2] 潘宏达, 彭亦凡, 王林, 等.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和术前对预后评估的探索[J].肿瘤防治研究, 2013,40(11):1059-1063.

[3] 宁宁, 李荣, 徐迎新, 等.靶向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的结肠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3,30(11):2472.

[4] 张松峰, 王敬典.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33(17):4280.

[5] 陶春良, 徐剑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7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3,10(11):42,44.

[6] 鲁立峰, 刘广, 边远.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6例报告[J].浙江创伤外科, 2012,17(5):644-645.

[7] 朱红亚, 张遂, 赵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对患者凝血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14(4):331-332.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HAN Lun JIN Jing-ping Fushun Mining Bureau General Hospital (Liaoning Fushun 113008)

Objective: For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for colon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4 treated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o 110 cases of colon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5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5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control group adopts open operation cure.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rognosis, complications and operation condition are compared.Resul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eating time, ambul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5.45%) was signif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0.91%), 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hysic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body pain,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curative effect, slight trauma patients,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is good,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lif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laparoscope, open operation, colon cancer

1006-6586(2017)04-0001-03

R735.35

A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切口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