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5-02徐媛辉余小春冯俊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围术低血糖

徐媛辉,余小春,冯俊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徐媛辉,余小春,冯俊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准备接受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少,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间控制血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使用的胰岛素量较少,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和其他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胰岛素泵;围术期;糖尿病

据统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9 000万,而其患病高峰在60~85岁,故这部分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概率极高[1]。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会受外科手术和手术应激的影响而加重紊乱程度,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手术病死率[2]。因此,在围术期对血糖的良好控制十分重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采用胰岛素泵能够在手术等应激状态时模拟人体提供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具有安全、方便、有效等特点。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研究该方法对围术期中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年于本院准备接受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其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3],入院时空腹血糖>10 mmol/ L,且不存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禁忌证以及各系统、器官的严重疾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53~79岁,平均(49.63±6.83)岁,病程1~18年,平均(8.43±3.52)年,合并外科手术类型:消化道手术13例,肺部手术8例,肝脏疾病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例,糖尿病足3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49~82岁,平均(47.49±7.18)岁,病程9个月~19年,平均(7.93±4.16)年,合并外科手术类型:消化道手术14例,肺部手术7例,肝脏疾病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2例,糖尿病足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类型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美国敦力公司生产的712型胰岛素泵和Novo Nordisk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生产的诺和灵胰岛素。在此研究前已使用过胰岛素者,将每天胰岛素用量调整为原用量的×(0.45~0.75),未用胰岛素者,剂量为体质量×(0.30~0.50)。将其每天胰岛素总量40%的中效胰岛素作为基础量,三餐前各追加胰岛素总量20%的短效胰岛素,并根据患者血糖情况不断调整用量至血糖达标。对照组每天胰岛素总量为体质量×(0.40~0.60)或研究前原剂量,将其每天胰岛素总量40%的作为基础量,于睡前注射,早、中、晚三餐前各注射胰岛素总量20%,监测患者血糖情况不断调整用量至血糖达标。两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禁食阶段均仅使用基础量,进食后根据胃纳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采用罗氏血糖仪监测手指末梢血糖值,术前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6~8 mmol/L,餐后2 h血糖8~10 mmol/L,血糖低于3.9 mmol/L时为低血糖[4]。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的方法保证数据质量,统计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经过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前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项目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观察组(n=33)对照组(n=33)治疗前12.4±6.6 17.3±3.1治疗后6.1±2.2 8.5±2.2 t值10.63 13.30 P值<0.05<0.05治疗前11.3±3.1 18.2±2.9治疗后7.5±1.9 9.1±2.4 t值6.01 13.88 P值<0.05<0.05 t值2.77 1.06 P值>0.05>0.05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的低血糖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主要的并发症为糖尿病酮酸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因各种疾病需要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与普通手术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机体吞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糖代谢障碍影响脂肪与蛋白质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导致身体抵抗力低下,手术伤口恢复减慢且易感染[5]。而围术期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因疼痛、麻醉创伤以及焦虑心理等应激因素,激活机体的防御系统,使机体保持高度应激状态。而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使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以及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调控失常,分泌量增加,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失控,从而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创口愈合[6]。因而,控制血糖平稳是降低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的重要因素,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注射胰岛素。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控制常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但应用此方法时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大且易受进食时间、进食量、食物种类等因素影响,需要频繁调整胰岛素用量。应用此方法控制患者术前血糖时,不仅速度慢,而且血糖波动大。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对于血糖的调控和感知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血糖波动容易引发低血糖并致其靶器官受到永久性伤害[7]。且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的胰岛素量较多,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胰岛素泵能够模拟人体正常胰岛β细胞的分泌活动,向体内持续注入胰岛素,且其能够根据患者血糖特点、食物种类和总量设置药物基础输注率及餐前胰岛素的输注量及模式,能有效减少血糖的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减少黎明现象和Somogyi效应,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方式[8]。对于围术期的糖尿病患者,该方法能迅速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改善蛋白质、脂肪代谢,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具有安全、方便、灵活等特点。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胰岛素泵较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使用的胰岛素量更少,低血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但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具有同样有效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使用胰岛素泵控制围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使用胰岛素量较少,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低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陆菊明,纪立农,郭晓蕙,等.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状况调查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9):803-806.

[2]黎涛,刘夕斌.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7):91-92.

[3]钱建平.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2):108.

[4]吴成香,蒋跃,杨达性.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7):1110-1111.

[5]庄红梅.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311-312.

[6]杨鹿鸣.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167-168.

[7]张颖,曾朝阳,田晓年.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2012,40(1):74-76.

[8]张菊兰,刘央,刘国生.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11-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52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围术低血糖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