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转喻分析
——高层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

2017-05-02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多域源域高层

贺 汀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转喻分析
——高层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

贺 汀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转喻在人类的语言表达、心智思维中非常普遍,也深受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通过对认识语言学的转喻研究,探究高层转喻及其思维模式和观点,并借助高层转喻思维模式和高层转喻多域操作观来分析语用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旨在更加深入地研究高层转喻。

高层转喻;多域操作观;间接言语行为

转喻在现实交际中无处不在,Lakoff & Johnson (1980) 曾说过“转喻体现了我们日常说话、思考和行为的方式”。Ruiz de Mendoza & Diez (2001) 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将转喻分为高层和低层,一些学者将高层转喻作为研究间接言语行为和语法的重要手段。[1]2

1 转喻研究的学科路径及方法

转喻从最初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到如今成为认知语言学及语用学家备受关注的对象,期间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探索研究。本文整理归纳了转喻研究的学科路径及方法。

1.1 修辞学领域的转喻研究

转喻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修辞学领域,与隐喻一样,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被看作是一种比喻性用法。换言之,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去代替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但这种是传统的转喻观——语言层面的指称。[2]95英语中的转喻在中国传统修辞学也被称为“借代”,但是转喻所指范围比修辞学的借代范围更广。

1.2 认知语言学领域转喻的研究

转喻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源于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MetaphorsWeLiveBy。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转喻被视为一种认知机制,转喻的本质、内部运作机制、分类、与推理的关系、与隐喻的联系与区别等。[3]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的转喻是广义上的转喻,它主要是采用内省法研究转喻本身的内部运作原理。

1.3 语用学领域的转喻研究

语用学领域的转喻研究集中在指称转喻。Papafragou (1996)最早利用关联理论分析新颖转喻,指出新颖转喻是语言的解释性用法之一;对应于命名,所指对象并不是该表达式的正常指示意义,而是涉及创新的指称确定。[3]

1.4 自然处理领域的转喻研究

曹燕黎[3]指出,K. Markert & M. Nissim首创转喻处理是为了解决英语命名实体的问题,尤其是地名和组织机构名的转喻识别(Brun et al., 2009)。

转喻研究不仅可以用于验证一些与转喻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假设,还可以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中问答系统的改善,目前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热点。

2 高层转喻研究

随着对转喻研究的深入,转喻的研究开始呈现跨学科的趋势。下面主要是针对转喻中较为抽象的高层转喻进行分类整理。

2.1 高层转喻与低层转喻的分类

Kovecses & Radden (1999) 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曾经从类属程度及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提出把转喻分为高层次转喻(high-level metonymy)和低层次转喻(low-level metonymy)[4]。Ruiz de Mendoza & Diez(2001)和Ruiz de Mendoza & Otal (2002) 根据抽象程度更加明确地将转喻分为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高层转喻和低层转喻又分为命题转喻和情景转喻。国内学者陈香兰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在高层转喻中又补充了高层篇章转喻。

2.2 语法转喻

Ruiz de Mendoza &Diez (2001)、Panther & Thornburg (2000)把语法转喻定义为引起词性变化及语法范畴变化的抽象转喻。学者们对语法转喻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选取经典的例子、揭示语言背后的转喻思维机制上。目前,国外语法转喻研究涉及的范围有:词类再范畴化、谓词、配价扩展与压缩、个体指称与类指称、What疑问构式、情态动词和回指。

2.3 高层情景转喻研究

高层情景转喻指由情景激发,在句子层面意义的获得中产生抽象转喻。目前,学者们主要用高层情景转喻解释间接言语行为和一些情景构式中的意义获得问题。Thornburg & Panther (1997)和Panther & Thornburg (1998)为间接请求提供了一种认知解释。他们认为言外场境由每类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构成,间接言语行为可以从转喻运作的角度来解释,其中一类合适条件可以转喻地激活整个言外场境。按照“前”“核心”和“后”的划分,听话人的能力、意愿及其对某物的拥有,在具体场合中均可作为突显部分,转喻地激活整个言语范畴。[1]15

2.4 高层篇章转喻

在前人提出的语法转喻和高层情景转喻的基础上,国内学者陈香兰等提出高层篇章转喻,它是存在于篇章层面的高层转喻。学者们目前研究的高层命题转喻(语法转喻)主要集中在词汇层面,高层情景转喻主要集中在句子层面,所以陈香兰等学者坚信还存在语篇层面的高层转喻,即高层篇章转喻。在陈香兰的著作[1]中,作者详细探讨了高层篇章转喻的“伏应现象”,分析了伏应的认知激活方式、伏笔中的高层转喻思维、应笔中的高层转喻思维,多伏笔一应笔与高层转喻思维、多应笔一伏笔与高层转喻思维以及多线伏应与高层转喻思维。

3 高层转喻思维模式及其观点

以下主要介绍高层转喻思维基本操作模式,并陈述高层转喻的一些基本观点:认知语境观、情景语境限制观、多域操作观、推理观和认知背景限制观。

3.1 高层转喻思维模式

陈香兰[1]37指出,转喻模式突出了情景语境和认知背景对转喻操作的影响和控制作用。转喻操作有两大类型:转喻扩展,即在转喻映射中,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是从部分到整体。如“脸”转喻地代替“人”;转喻缩减,映射是从整体到目的域部分。在具体语言现象中,转喻操作是这两种类型中的一种,但不一定是一步到位,有可能是多步完成映射,这就构成了转喻中的多域操作观,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从源域到目的域或目的域到源域之间的映射。

3.2 高层转喻的认知语境观

Sperber & Wilson (1995、1986)突破了传统语用学中只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在推理中的作用的研究方法,将认知因素融入对意义获得的研究中来,提出认知语境的概念。Sperber & Wilson(1986)认为存在双方互相重叠的认知语境,并且重叠的部分是我们沟通和认可的基础。 陈香兰结合Sperber & Wilson (1986)的观点,将成功交际及相关因素用下图表示。[1]

图1中的认知语境包括情景语境、认知背景、个人因素三部分,A和B交流时,只有在两个认知语境互相交集的部分才能发挥作用。

图1 认知语境

3.3 高层转喻的情景语境限制观

陈香兰[1]提到高层转喻的情景语境限制观是指情景语境(指与话语交际相关的具体客观环境,包括交际时间、位置、方式、角色、交际身份等)有时会对转喻操作起限制作用。并不是所有的情景语境都对转喻操作起限制作用,只有引起人注意、并能进入人的认知领域的语境才对意义推理产生作用。比如,对指挥道路交通的交警来说,车和人流是交警关注的中心,道路周边的店铺等对正在指挥交通的交警来说没有任何感觉。所以说只有那些引起了人的注意,并进入了人的认知领域的语境才对推理产生限制作用。

3.4 高层转喻的多域操作观

认知语言学界认为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是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互映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转喻的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映射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多步映射,这就涉及到转喻的多域操作。陈香兰提出转喻的多域操作的形式是多样的,即多域操作变体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多个源域激活相同的一个目的域;第二,一个源域同时指向多个目的域;第三,多步转喻,也就是一步转喻完不成需要两步或多步来完成,在这样的转喻中,第二个认知域既是第一个的目的域,同时又是第三个认知域的源域。[1]

3.5 高层转喻推理观

在语用学领域,Grice (1967) 的研究使人们对话语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考察话语的真值和解码,而是关注对说话者意图的推导。但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并没有刻意地去遵循或违背合作原则,甚至有些人交流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原则,所以把话语的隐含意义归咎于违背合作原则,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Sperber & Wilson (1986) 提出关联理论使交际理解的解释上升到一个更为复杂的认知层面,比语用学中任何派别更重视认知的作用,但仍然未能揭示怎样关联以及为何推理能如此迅速、准确。陈香兰指出,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义来源于人的认知,意义形成的过程实质就是概念映射和整合的过程。[1]

3.6 高层转喻认知背景限制观

陈香兰[1]提到,作为认知语境一部分的认知背景,高层转喻的操作起着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到决定作用。认知背景是指存储在长期记忆中已概念化的知识结构。认知语境的基础部分是认知背景,认知背景是静态的,而认知语境由于随时有情景语境的加入,因而是动态的。

4 间接言语行为与高层转喻

以下主要是借助高层转喻的思维模式及高层转喻多域操作观来分析语用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旨在更深入研究高层转喻。

4.1 间接言语行为的发展

间接言语行为在语用学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Austin的言语行为说。第二阶段,Austin的言语行为三分说;第三阶段,Austin对言外行为的分类;第四阶段,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Searle借鉴了Austin对施为动词的分类,并对施为性言语做出了更全面的研究,重新把它分为五大类:断言类行为(assertives)、指令类行为(directives)、承诺类行为(commissives)、表情类行为(expressives)、宣告类行为(declarations)。[5]

4.2 间接言语行为的多域操作

在Panther & Thornburg (1998)场境理论的基础上,本小节主要分析间接言语行为转喻多域操作的问题。

4.2.1 多个源域与一个目的域

按照场境理论,在一定的语境下间接言语行为可以作为部分转喻地指代场境整体。不同间接言语行为与核心语义存在不同间接程度的问题,间接言语行为和场景中心的距离是不相同的,离中心越远,转喻的激活整体越弱,理解付出的努力就越多。说话者会选用间接程度越来越低的间接言语行为,以便达到目的。这样在整个言语行为事件中,会形成不同间接度的次域,激活相同的目的域,整体形成多域操作。[1]42

例如曹禺《雷雨》中的少爷周萍与丫鬟四凤相恋,遭到家人及旁人的反对,于是准备离家出走,可是四凤母亲死活不答应,因为周萍也是四凤母亲所生。而此时四凤已经怀孕,刚开始她并不想告诉母亲。

(1)妈,我只好先离开您了。

(2)(死命地退缩)妈,您不能这样做。

(3)(哀求)妈,您愿您的女儿急得死在你的面前么?

(4) 啊,妈妈!(晕倒在母亲怀里)

(5)(口渐张,眼睁开,喘出一口气)啊,妈!

(6)(叹出一口气)妈!

(7)(抽咽)我,我——(放胆)我跟他现在已经有……(大哭)

以上这七句话一直在用间接表达,如图2,刚开始四凤还是比较委婉地从侧面表达了自己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不离开母亲,由于这次的间接表达在概念意义上离中心意思较远,母亲不明白。所以导致四凤不得不使用更加强烈的语气,母亲还是无法明白,所以迫使四凤不得不改用在概念意义上离中心意思最近的语句——说出实情,听话人母亲能够正确推理出真正的交际意图。[1]45

图2 多个源域一个目的域的间接言语行为操作

4.2.2 一个源域与多个目的域

上文提到多个源域与一个目的域,还存在同一个源域可以同时指向多个目的域的情况。

A:Every morning,I kiss my wife.

B:So do I.

上文提到的例子中,有一个目的域“So do I”,在没有太多语境信息的情况下,B的回答使得听话人会有两种解读:“B kisses B’s wife every morning”或“B kisses A’s wife every monrning”,所以就存在两个目的域。当然,随着其它信息的补充,目的域就会更加明确,明白实际话语是指前者还是后者。两种情况的解读同时存在是有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该转喻的源域为一个,而目的域由两个认知域组成,整体为多域操作,如图3。

图3 “So do I”多域操作

4.2.3 多域操作变体

转喻的多域操作指转喻思维过程中,涉及不止源域和目的域两个域而是多个认知域。陈香兰[1]指出,在不同的语言现象中,不仅可能出现多域操作,而且多域操作各不相同,可能会出现多种变体形式。

妈妈:12点了,写什么呀?

孩子:明早要交作文,马上就好。

妈妈的问话有疑问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建议停止工作,从小孩儿的回答也可以看出这点,他把妈妈的话既当作疑问,更当作建议来理解。所以,先回答“明早要交作文”,后回答“马上就好”。在这里“写什么呀”的出现会激活与之相关的认知域即“写的整体事件”,在已经12点的情景下,也就是说在通常该休息的情景作用下,会进一步转喻地指代“停写”。这个例句中的转喻思维操作如下图[1]47:

图4 建议一疑问句转喻多域操作

5 结论

本文梳理了转喻研究的学科路径及方法,归纳了转喻中较为抽象的高层转喻研究的相关概念,探究高层转喻及其思维模式和观点,并借助高层转喻思维模式和高层转喻多域操作观来分析语用学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中传统的推理理论未能很好地解释为何听话人能毫不费力地做出语用推理这一事实,没有系统解释有关的推理模式和认知基础。该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研究,特别是高层转喻的思维模式和观点,更好地补充了语用推理理论,促进了转喻研究的发展。

[1] 陈香兰.语言与高层转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孙亚.语用和认知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曹燕黎.转喻研究的学科路径、方法及其融合趋势[J].现代外语,2015(2).

[4] 张辉,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2005(3).

[5] 胡薇.言语行为转喻及其语用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责任编辑:九 林

2017-01-25

贺汀(1992—),女,湖北赤壁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外语教学。

H0-05

A

1671-8275(2017)02-0039-04

猜你喜欢

多域源域高层
高层动态
美陆军多域作战概念的发展与实践研究
基于多维战场空间理论的联合防空反导作战效能评估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美军谋划联合作战新棋局
基于时限访问控制模型的时间判断点选择算法研究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遏制暴力伤医高层发力